免裝卡、免下載、只要一張QR Code即可開通,主打便利的旅遊eSIM,成為愈來愈多台灣人出國上網的首選。再加上最重要的——價格相對低廉——無疑為傳統電信業者的國際漫遊業務帶來壓力。
雖然尚無市占率的精確數字,但從Google Trends的搜尋熱度趨勢變化,可以發現「eSIM」與「漫遊」兩大主題在2025年1月迎來黃金交叉。
國內電信三雄均向《數位時代》表示,自2023到2024年期間,國際漫遊營收已恢復至疫情前水準。當市場已回溫,隨即面臨的下一道考驗就是eSIM搶市。
傳統電信業者如何看待這場變局?又將如何迎戰?
旅遊eSIM、原號漫遊,電信資源分別怎麼來?
台灣大哥大個人用戶事業商務長林東閔指出,過去Wi-Fi機、實體網卡需要實體取貨,儘管價格較便宜,但不如開啟原號漫遊方便,如今eSIM能在線上完成購買並自行安裝,理所當然受到歡迎,「因為便利性就是需求的破口。」
原號漫遊服務售價相對高,反映的是背後更高的營運成本。傳統電信業者在與國外業者合作時,需要逐一協商談判,從費率、流量、頻寬、資安與各國監理政策,都必須一一確認配合,最終可能是購買流量,也可能是交換使用流量。
而在流量與費率討論過程中,商業談判的空間,就取決於雙方的出入境人流規模。舉例來說,台灣赴日旅客多、日本來台旅客人數也具一定規模,雙方自然能談出更好的條件與服務,使得日本成為台灣各家電信原號漫遊中價格最具優勢的國家之一。
此外,有著14億人口的中國,擁有龐大人口基數,加上大量國際商務往來需求,讓中國電信業者在國際漫遊談判中有著無敵優勢,能談下條件更好的龐大流量配額。
而全球電信業者獲得的流量,不一定可以全部賣給消費者。這些超出實際需求、但已協議取得的流量,就成為中游批發商的重要資源,進一步轉售給下游的eSIM業者。
「全球eSIM市場中,有超過一半來自中國的批發流量。」林東閔指出,這些多餘流量即使沒有售出,電信業者仍須負擔成本,因而形成層層轉售、賺取價差的商業模式,也讓eSIM能以低價迅速進入市場。
「我們和全球電信商都會討論如何應對這個現象,並非全球電信商都樂見,因為只有流量大、成本低的國家會來做這件事。」林東閔表示,旅遊eSIM以低價策略搶占市場的現象,並非台灣電信市場獨有,而是全球電信業者都正面對的挑戰。
原號漫遊、旅遊eSIM服務差異有哪些?
由此可知,原號漫遊取得的電信資源由傳統電信商協議提供,eSIM則不易確定背後流量供應商來源。雖然使用時,消費者可能感受不出太大不同,但是當連線品質出現異常時,差異化就可能浮現。
當兩家電信業者談妥合作,提供國際漫遊服務,就會以IMSI識別碼(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來辨認行動用戶身份,並協議共同服務用戶。因此當服務出現問題時,雙方能迅速掌握排解,「比方說大阪難波區網路出問題,我可以很快透過對方知道實際問題是什麼,必要時甚至可以讓客人轉到另一家電信業者的漫遊服務。」林東閔解釋。
eSIM業者對接對象則是批發商與二類業者,需要往上游了解相關問題,因此即使有24小時客服,不見得能有效為消費者解決問題。
中華電信同樣指出,旅遊eSIM產品雖在價格上具有優勢,但在資源上,通常只提供單網或雙網的電信業者服務,前往訊號較弱的地區時,可能面臨無法穩定使用網路的情況。
遠傳電信則提醒,部分eSIM產品僅提供純數據上網,但不支援語音與簡訊功能,在當地連線品質又遇上狀況時,就會難以聯繫重要事項。
此外,也正是因為eSIM流量途徑與實際供應商相較不明,無法確認行動用戶的網路封包是否受到完整保護。「因為監控流量的人,不是賣你eSIM的人,他們沒有資格、沒有設備,也沒有電信技術去處理。」林東閔建議,在意資安的使用者,如果希望避開風險,選擇使用一類電信業者提供的服務依然最為安全。
電信三雄各自出招,規模合作能取勝?
面臨旅遊市場eSIM的價格挑戰,電信三雄也都開始思考,如何為漫遊服務加值。
中華電信表示,傳統電信業者能努力的方向,首先是加強跨國協商與合作,強化漫遊服務的品質,以確保服務競爭力。第二則是提升整體服務價值,例如與保險業、銀行業與航空業等旅遊產業鏈合作,提供一條龍服務,並針對不同客群提供客製化方案,而非僅在價格上與eSIM削價競爭。
為協助客戶找出適合的漫遊產品,中華電信也推出「漫遊推薦小幫手」,能在客戶進線或臨櫃申請漫遊方案時,依照過去使用行為推薦最適方案,未來將推廣至網路門市及App等自助管道。
台灣大哥大則正在積極整合多角化經營的服務,整合國際漫遊服務。
「我們希望讓一支App能做的事情包山包海。」林東閔舉例,消費者在App上申請原號漫遊後,就能接著申辦旅平險、旅遊不便險,並加碼提供Uspace機場接送打折優惠,「透過這些週邊服務,幫助消費者降低旅遊成本,甚至降到跟用eSIM是差不多的。」
此外,台灣大哥大身為亞洲最大電信聯盟Bridge Alliance的成員,正與其他國家電信業者討論成立跨境旅遊獎勵相關機制,彼此進一步合作,強化國際漫遊在旅遊市場的吸引力。
遠傳電信表示,從長遠來看,eSIM普及不只是技術的轉變,而是正在重塑傳統電信漫遊的商業模式。電信業者應從單純的提供漫遊服務,轉型為整合網路品質、資安保障、數位客服與跨境合作等服務的全方位服務平台。
旅遊eSIM正在改寫遊戲規則,以低價挑戰市場之外,也讓傳統電信業者反思國際漫遊產品價值的定位。未來電信業能否透過規模優勢,在附加價值上創造差異,或許將成為爭取消費者青睞的一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