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氣爆血的教訓:開放地下管線地圖,國安不是擋箭牌
高雄氣爆血的教訓:開放地下管線地圖,國安不是擋箭牌

高雄丙烯氣爆事件,讓民眾期盼政府公開高雄與全台地下石化管線地圖,因為斑駁鏽蝕薄如紙片的破洞管線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不知道還有多少危險管線潛藏地底,但經濟部次長杜紫軍卻認為,開放地下石化管線地圖會危害「國家安全」與導致「房價」下跌,因此不能開放。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經濟部請把這次高雄氣爆現場畫面和中東加薩走廊被以色列炮彈襲擊的畫面比較一下,這種氣爆災禍威力和炮彈襲擊差多少?就是因為這些管線資料不公開不透明,民間無法監督才會有今日的災禍。管線長達數百公里,不公佈管線讓用群眾智慧一起監督,光靠高雄市政府或經濟部要如何有效率的管理?如果經濟部還是堅持「不公佈」地下石化管線圖,如果有心人士取得情資,又缺乏民間監督,那國安疑慮更濃。

房價議題也是,不公布地下管線圖,恐怕引起民眾「寒蟬效應」,民眾整個高雄市區的房子都不敢買,高雄市熱門景點都不敢去,市區夜市不敢逛,最後不僅僅影響高雄房價,還影響旅遊業,台灣人不敢再踏入高雄土地,外國遊客視高雄為禁區。

經濟部應該想想如何在公布管線與安全維護之間找到平衡點,採取配套措施或彌補辦法。美國早在小布希當總統的時代就成立的管線與毒害物質安全署(Pipeline and Hazardous Materials Safety Administration,PHMSA)提供民眾透明資訊。經濟部應該先研究為什麼美國能開放而非兩手一攤,毫無辦法。

還是經濟部根本就不在乎美國的做法,因為國安問題是最好的擋箭牌,是不用開放資料的最好藉口。

難怪民間已經對政府失去信心,開放資料聯盟會長彭啟明砲轟政府 「政府要主動積極開放資料,而不是被動等民眾來要,難道民眾是乞丐嗎?還要我們去乞求資料,政府表面上說得好聽,民間有什麼資料需求盡量開放,但實際上卻是要什麼沒什麼。」彭啟明更直言,「目前只能把希望放在2016年,希望那時選出的執政者對開放資料議題更有Sense。」開放資料聯盟副會長蔣居裕甚至說,「對於台灣開放資料的未來,我蠻悲觀的,要政府體制內的人大改革,真正接受開放資料的精神與實際執行不太可能。 要民間力量表達憤怒,去衝撞才有可能有大進展。」

關鍵字: #開放資料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