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商務模式2:社群平台變身開店平台
社群商務模式2:社群平台變身開店平台
2014.01.01 | 科技

社群網站發展歷程中,多半經歷或長或短的「燒錢」歲月,購物網站雖然不見得有利潤,但多半第一天就有交易額。社群網站的價值來自於能夠聚集多少人,如何讓群眾「變現」換營收?能創造交易量的電子商務是其中途徑。

全球最大的社群網站Facebook眼光就放在商務領域,2009年起掀起一波Facebook開店風潮,應用程式開發商陸續興起,舉凡美國的Payvment、Storefront Social、Ecwid等,以及台灣的魔集客、eGo shop等,其中Payvment全盛時期有高達20多萬商家使用。

但是開店風潮只延燒了一年左右,Payvment甚至到2013年2月宣告結束營運。探究失敗經驗,企業主認為是很好的顧客交流平台,但是很難產生銷售。

其次是與自家官網購物功能重疊,若是官網並未具有購物功能,企業主也不願太過依賴單一平台。且從消費者端觀察,消費者不見得喜歡社群朋友知道自己的購物內容,也不願意單一平台擁有太多自己的使用行為。因此Facebook的商務初體驗出乎意料的慘淡。
2013年底Facebook商務再度出現亮點,傳言將會與PayPal推出名為Autofill的支付服務,瞄準行動族群,Facebook會員可將信用卡訊息,一鍵式地傳送給受款方,若結合實體店鋪消費,將會帶動新的支付模式。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開店模式當道

2013年9月剛剛IPO的Twitter,多年來記取Facebook教訓,始終謹慎看待購物發展,8月份聘任首任商務主管,全面規劃購物模式。Twitter在2014年策略與Facebook相同,有志一同瞄準行動與實體市場商機,預計透過會員行為分析,推播會員可能感興趣的附近商家訊息,創造網路到實體的導流模式。

相對於美國網站坎坷歷程,中國網站反而做出雛形。擁有5億名會員的新浪微博,在2013年4月被電子商務龍頭阿里巴巴集團收購之後,8月份推出「微博淘寶版」,前台類似Facebook粉絲團,特色在於後台整合,淘寶賣家綁定微博帳號之後,就能在微博後台看到自家淘寶賣場的商品,直接推薦到微博,將能呈現完整的商品資訊、照片等其他細節。上線第一個月成效優異,測試賣家所發布的商品互動量,是未使用微博淘寶版賣家的六倍,測試賣家所獲得的微博導流量更是增加了五倍。

同樣是社群開店,為何Facebook不行,微博淘寶可以?原因出在Facebook所招募到的商務帳戶,多半是實體企業品牌,他們希望網路行銷能促進實體店鋪業績,而非搶食既有市場;但微博淘寶面對的是淘寶賣家,他們的訴求是導入更多流量,因此有了截然不同的結果。此外,中國消費者樂於分享,對於隱私關注較小。

串接支付工具

台灣最大的社群平台痞客邦(Pixnet),營運長暨業務副總周守珍表示,痞客邦研究發現47%網友曾經購買部落客推薦商品,19%的部落客曾經向網友買東西,社群關係之中有很多的購物需求,因此採取的策略是平台扮演工具性角色,讓部落客有較多的發揮空間。痞客邦就在去年9月與永豐銀行第三方支付豐掌櫃合作,部落客只要在後台勾選使用,就能立刻變成賣家,所有的網友都變成買家。

社群網站的商務之路看來並不好走,每個網站都有失敗經驗,痞客邦在2013年初推出的購物頻道「痞一物」,共繳交百萬元學費理解電子商務。相對的,個人式的社群商務反而容易起步,現階段不論是Facebook粉絲團長、部落客,都能「克難」地完成商務活動,未來若是平台創新功能布建完整,可望能更加活絡市場。

(原刊載於《數位時代》2014年1月號雜誌》

延伸閱讀>>
網路開店首重使用者第一印象,如何成功吸引消費者點擊進入商場,成為經營電子商務之首要考量;而網路流量與經營的數據,又要怎麼做才能轉化為經驗值,用來當作未來經營的參考值呢?
9/24數位行銷學院【網路開店必勝術】,帶領您從茫茫網海中找到對的顧客!
時間:2014.09.24(三)09:30-17:00 地點:YOUR SPACE
9/17前報名,立即享有早鳥優惠價!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