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大數據與商業化,百度發表多款智慧硬體向Google挑戰
瞄準大數據與商業化,百度發表多款智慧硬體向Google挑戰
2014.09.04 | 科技

「Google Glass什麼都能幹一點,但是什麼也沒有做好」,BaiduEye產品團隊的一名成員告訴36氪,「我們想至少在一點上做好,能把它做起來」。

BaiduEye是近日百度世界大會上發表的一款可穿戴智慧硬體。它不是眼鏡,更像是把眼鏡反著戴上,所以我們也不知道叫它什麼好,只能叫BaiduEye了。它和Google Glass之間最大的相同點就是都需要和手機配對才能正常工作。BaiduEye搭載了兩塊陀螺儀,一塊在腦後用於監測頭部運動,一塊用於檢測觸控動作;前方是一顆攝像頭和紅外線雷射發射器,剩下最重要的就是語音識別模塊。

你是我的眼:頭戴裝置「BaiduEye」

用戶可以通過「請識別…」,「百度一下」,「請開啟(關閉)雷射」向BaiduEye發出語音指令,後者的攝影鏡頭識別正前方的物體,你也可以用手勢在目標物體前面畫圈來幫助它確認。這套系統的後台就是上週發布的百度圖片搜尋。由於沒有螢幕,BaiduEye的反饋也通過語音進行。

BaiduEye的電池容量百度還沒有公佈,但是產品經理透露和Google Glass的570mAh大致相同。如果連續使用可以續航兩三個小時,也大致是女性在一家商場逛街時間的上限。

目前圖片搜尋還不成熟,準確率不高,數據庫不夠完備。為了提升用戶體驗,百度獨闢蹊徑:這款智慧硬體不向普通消費者出售,而是和大型商家一起合作免費提供給用戶使用,使用場景僅限於購物,串連數據庫和商家,需要機器學習的樣本從無限變成了有限。

銀泰商業CEO陳曉東出現在百度世界的現場,他指出BaiduEye要解決傳統零售體驗中消費者和商戶都「看不見」的問題:用戶不知道眼前的商品是不是新品,是否打折,價格,做工,原料;商戶不知道用戶的喜好、訊息和消費記錄。有了BaiduEye,這些數據都可以雙向沉澱下來。

除此之外,通過和手機結合,BaiduEye還可以提供語音室內導航,讓商家的營銷效率更高。

你也是我的眼:智慧餐具「筷搜」

另外一款智慧硬體是百度「筷搜」,這本來是百度愚人節的營銷笑話,但是現在成為了現實。它底端集成了四顆傳感器,分別可以監測油脂、鹽分、PH值和溫度。「如果發現了品質不良的油,或者水質有問題,筷子頂端的紅燈就會閃亮起來」,產品經理告訴36氪,「其他更多的訊息會通過藍牙和手機同步」。

這雙智慧筷子與普通筷子的重量沒有明顯區別,續航情況是「一天只一頓飯使用的話可以用一個星期」。充電通過一個「筷籠」:茶杯大小,放上去就可以充電。筷籠還有更神奇的作用,可以識別放在上面的食材成分。「放胳膊上去它會告訴你是人肉」,硬體工程師很驕傲,「我拿著這東西在外面的路邊攤轉了一圈,羊肉串什麼肉都有,就是沒有是羊肉的」。

這雙筷子看到的這些普通人肉眼看不到的訊息,會匯總到百度的雲平台,為用戶的飲食提供建議,也可以監測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食品安全情況。這款硬體目前還沒有開賣的計劃,但是產品經理告訴我們如果上市價格肯定會很親民。

你不是我的眼了:智慧耳機「酷耳」

最後的這款硬體叫酷耳,其實就是一款智慧藍牙耳機,內置百度的語音識別模組。除了可以用語音命令開啟線上聽音樂、接打電話等傳統藍牙耳機的功能之外。酷耳還接入了百度的網路服務,可以提供日程安排、景點導遊、實時翻譯、地圖導航等服務。

酷耳內置260mAh的電池,支持最多連續6個小時的語音識別和11個小時的音樂播放,比較神奇的是可以同時接入兩部手機,但都得是Android手機,iPhone暫時還沒得用。雖然酷耳可能是我們今天介紹的三款硬體中最不起眼的一款,但是只有這款是已經上市的。

在這次「百度世界」大會上展出的還有支持OCR識別的塗書筆記,百度定製版的米鍵,還有和第三方廠商合作推出的雲攝影鏡頭等。

本文出自36氪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外送平台變軍師!foodpanda用數據當武器,殺進轉型顧問市場

台灣餐飲業正面臨「三高」壓力——店租高、物價高、人力成本高。疫情後商圈景氣逐漸回流,店面需求攀升帶動餐飲業租金持續上揚;與此同時,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食物類物價自2021年起連續四年上漲,累積漲幅達13.98%;儘管2025年基本工資調漲4%,仍難以紓解餐飲業缺工困境,勞動部人力需求調查顯示,住宿餐飲業人力缺口估計高達24萬人。

面對嚴峻挑戰,餐飲經營者必須追求單位產出極大化,方能在有限資源下維持營運效益。對此,全台最大外送平台 foodpanda 憑藉每日百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優勢,透過精細化分析平台數據金礦,提出「極效經營」新思維,協助餐飲業者投入極小資源、創造極大效益,開啟可持續的經營新常態。

foodpanda拋出新極效思維,以數據洞察助攻極效經營

餐飲經營效益的關鍵,或許不只在於菜好不好吃。許多店家面對業績不振時,直覺反應往往是延長營業時間、加碼廣告投放或更換菜單,卻不一定能看到改善效果。攸關經營效益的問題,難道只能憑感覺判斷?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指出,這些「憑感覺」的決策缺乏數據支持,所以適得其反。例如延長營業時間雖能多開放時段,但若缺乏消費需求,只是徒增人力與水電成本;顧客評價不佳,也未必完全與餐點味道相關,可能是包裝體驗造成印象扣分;為了衝業績而進行廣告投放,若沒有精準鎖定目標客群,流量依舊難以轉化為營收。

「工具不缺,缺的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問題意識與策略思維。」對此,foodpanda 率先提出「新極效思維」,將經營效益拆解為三個核心變數:人效、時段效、通路效,將平台累積的海量消費數據金礦轉換成深度洞察,以營運顧問的角色協助店家重新理解營收從哪裡來、何時來,以及如何放大,取代傳統的經驗式判斷。

集結產學資源,打造接地氣的數位轉型方案

從POS系統、訂單系統到報表介面,儘管數位工具普及,實際能將數據轉化為經營策略的餐飲業者卻少之又少。深耕台灣13年的 foodpanda,累積超過 10 億筆訂單,合作店家逾萬間,實地輔導過上千商家;平台所累積的數據不只包含訂單紀錄,也涵蓋消費者輪廓、消費頻率、地區飲食習慣、客群結構與品項偏好等,對多數中小餐飲業而言,都是難以自行蒐集的珍貴經營資產。

為了讓數據真正轉化為行動力,foodpanda 自2024年起組建百人商業顧問團隊,經過內部的商務學院專案分享、跨部門培訓與餐飲實戰演練,將平台 know-how 轉化為輔導實力。同時,foodpanda也攜手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以及 AMT 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協會,補強數位轉型方法論,針對不同餐飲業者量身打造成長方案,在台率先推出「餐飲錢力股計畫」,以「診斷-訓練-優化」三階段打造轉型模型:

  1. 數據認知期 :透過12題線上檢測,免費協助店家快速盤點經營現況,建立數據意識。
  2. 行為調整期 :針對檢測結果與平台分析,產出「客製化錢力數據報告」,內容涵蓋曝光數、轉換率、回購率、客群結構與市場趨勢,並由顧問解析機會點,制定行動方案,如新客優惠、廣告投放策略、商品組合優化等,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為單位持續追蹤與調整。
  3. 數據經營期 :透過「錢力股實戰坊」4小時濃縮課程與顧問小組,協助店家從認識數據、活用數據,到發展長期經營策略。
Foodpanda
圖/ 數位時代

簡紫涵指出,推動數位轉型的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心態」。許多商家老闆秉持「東西好吃就好」的傳統觀念,對於改變現狀抱持疑慮。因此,foodpanda 顧問的角色不僅是提供數據分析,更要與店家並肩作戰,明確告知投入成本、執行時間與預期成效,並透過同業成功案例創造「跟進效應。」

而顧問服務的核心,則是將數據洞察落地為行動——從菜單設計、商品攝影到促銷搭配,確保流量變現。例如:北部一間便當店,新客轉換率低,經雙軌策略(新客優惠+廣告曝光)半年營收翻倍並展店;一間早餐店則在調整商品組合並搭配廣告後,成功帶動業績與客數雙成長;還有一間滷味店透過菜單 A/B 測試,成功提升高客單價品項的銷售比例。

不只是外送平台,foodpanda也是專業餐飲轉型顧問

外界談到外送平台,往往聚焦於抽成比例與外送服務,卻鮮少注意到,它們同樣能成為餐飲業的成長推手,就像 foodpanda 發起的「餐飲錢力股計畫」,為合作商家全面賦能、提供全額免費的顧問服務,除了客製化潛力數據報告,非合作商家也可透過12題線上檢測進行數位轉型健檢,並免費參加實體工作坊。

首波實戰坊將於9月啟動,首批輔導50間潛力商家,目標逐步擴大至每年1,000間,協助業者翻倍成長。「我們與餐飲業是互利共生,商家成長,我們才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簡紫涵強調,只要有改變意願且具成長潛力,合作商家皆能獲得顧問服務。

據統計,創業後三個月是餐飲業的存活關鍵期,奠定能否進入長期成長循環的基礎。「數位轉型不是少數大型商家的專利,而是餐飲業的新常態。懂得善用數據的店家會不斷成長,不懂的則可能被淘汰。」

不侷限於外送平台的角色,foodpanda 更願意擔起專業餐飲轉型顧問的責任,發揮數據力與企業影響力,讓餐飲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從存活走向壯大,更帶動餐飲產業發展更上層樓。

立即領取專屬錢力報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