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商品靠網路長銷 業績不輸熱賣貨
冷門商品靠網路長銷 業績不輸熱賣貨
2006.09.15 |

《長尾理論》 (The Long Tail)
■ 作者:克里斯.安德生(Chris Anderson)
■ 出版社:Hyperion(中文版為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06年7月(中文版9月28日發行)

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上可以找到多少本書?iTunes(線上音樂商店)上又有多少首歌?光是商品種類和商品數量就已經夠嚇人了,但如果你知道這些商品當中,九八%每季至少賣出一次,是不是更令人吃驚?這就是《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所觀察到的新趨勢。
「長尾理論」是由《連線》(Wired)雜誌主編克里斯.安德生(Chris Anderson)所提出。他試圖描述一種新型態的網路銷售模式,反映網路科技造成消費文化的改變。現在的供需市場和以往大不相同,經營者要有新思維,才能掌握網路上聚沙成塔的消費者。

商品只要曝光就有人買

八○/二○法則告訴我們,八○%的收入來自二○%的商品;長尾理論則說,不要管那少數的熱門商品,而要注意過去被忽視的「其他」選擇。網路商店可以提供無限種類的商品,根據安德生的說法,這些原本連實體店面都上不去的非主流產品,現在反而在網路上重現生機。
對陳列空間與商品選擇斤斤計較的實體店面,經常必須放棄無法熱銷的商品,但這些商品卻可以透過網路達到細水長流的銷售成績。冷門的、小眾的、沒有時效性的利基商品(niche goods),雖然不如暢銷商品一上市即造成轟動,但在供需曲線上始終有一定的銷售量。
換言之,利基商品一直都能找到自己的市場,一直在創造收入。也許單一的小眾商品成績不亮麗,但小眾商品聯合起來創造的收益,也不輸給熱門商品短時間內創造的營收。原本在需求曲線上不受注意,甚至被當作不存在的尾端曲線,從安德生的觀點來說,長到足以發光發熱。
依安德生的觀點,eBay和Google都是長尾理論的成功例子。前者創造出二手商品的價值,後者緊抓小廣告商締造亮眼的廣告收入。這是市場法則進入網路時代的變革,消費者不但不會被為數眾多的選擇搞得眼花撩亂,反而只要有適當的搜尋評價機制,他們樂得在大海中尋寶。
更讓企業驚訝的是,商品只要有曝光的空間,所有的東西都有人買。上架的商品愈多,買的人愈多。對於陳設和倉儲幾乎沒有成本的網路商店來說,長尾無疑是最有效的獲利模式。二十一世紀的消費文化不再是獨大的明星商品,而是無止盡的選擇。

交易模式依顧客需求調整

要如何創造出長尾商業模式呢?安德生提出三種方法。首先,降低成本。安德生認為實體商品可以採中央倉儲(不配送到各別的商店),或者存放在各別合作廠商,僅提供聯合的線上平台。在台灣,博客來書店則兩種方法都採用,大量書籍都在中央倉儲系統,同時也提供精品、美食、化妝保養品的販售平台,交易成功之後再轉給廠商出貨。
另外一個降低成本的方法是,把生產內容的工作交給使用者。例如MySpace、Wikipedia都由使用者自行生產內容、自行評價。這符合長尾理論中尾端永不停止的概念,只有使用者可以永續生產內容,並且自行創造市場。
其次,思考利基商品。大量生產、大量販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從產品銷售到產品本身,甚至到產品價格都應該因應使用者的需求。這點台灣的雅虎奇摩拍賣是個很好的例子。同樣的商品可以選擇多種寄送方式,掛號、自行取貨、貨到付款;服裝可以零售,可以整套買,還可以因應客戶需求做更動調整。當然因為商品更動,價格也隨著調整,以網路拍賣為例,價格是隨著消費者競價而改變。
最後,網路交易提倡公開分享資訊,提供所有選擇,不再(也不能)藉著資訊不流通從消費者身上獲利。相反的,交易平台應相信市場機制,市場機制自然會選擇商品,賣方不需要先替消費者做選擇。另外,免費的服務是付費服務的先決條件,讓消費者免費享用服務之後,自然會決定是否購買。
《長尾理論》一書推出後,除了讚揚之外,當然也有許多的批評。其中《華爾街日報》的記者李科姆(Lee Gomes)和安德生的辯論最受矚目。李科姆的主要論點是,明星熱銷商品根本沒有消失,長尾也不如安德生所說的那麼長。公平多樣化選擇的世界是個美夢,現實市場法則依然被熱銷商品支配。

理論遭批不合現實狀況

李科姆以數據指出,安德生的九八%法則(九八%的商品都有人買),在選擇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沒有人買的商品也變多了。網路商店流通著實體店面沒有的商品,這些商品雖然有市場,卻不及安德生所認為和熱銷商品並駕齊驅的地步。商家大部份的營收依然來自暢銷商品。也就是說,在供需曲線上,尾巴雖然變長了,但暢銷商品的量依然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事實上,安德生廣遭批評的一點來自於,他雖然提出長尾理論,這本書的行銷手法並不遵循長尾理論。這本書配合媒體宣傳、簽名會等巡迴活動炒熱氣氛,在極短的時間內變成熱銷書。簡單來說,這本書就是長尾理論所認為逐漸不重要的熱銷商品。

重新定義熱門商品

長尾效應並不一定終結熱門商品,雖然長尾理論經常被這麼誤會。就如同李科姆的論點,現實的市場法則依然還受熱門商品的制約。但是長尾理論讓熱門商品有了新的定義:由下而上的草根明星。從網路發跡的熱門商品不再需要遵循以往的模式,由賣方包裝行銷製造話題,而是在網路上一傳十、十傳百地紅回傳統媒體。
台灣有為數不少的圖文畫家、作家、藝人都是先在網路上有知名度,然後變成眾所周知的熱門人物。網路小說作家如早期的痞子蔡、近期的藤井樹和九把刀,都是先在網路上寫作,有了知名度之後才跨足實體出版,變成暢銷作家。他們的知名度不是出版社行銷而來,而是讀者的口耳相傳。這些雖然不是細水長流的典型長尾理論例子,卻是因為長尾理論所認為網路含有權力下放給使用者的特質,才造就出這些草根的熱門明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