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商品靠網路長銷 業績不輸熱賣貨
冷門商品靠網路長銷 業績不輸熱賣貨
2006.09.15 |

《長尾理論》 (The Long Tail)
■ 作者:克里斯.安德生(Chris Anderson)
■ 出版社:Hyperion(中文版為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06年7月(中文版9月28日發行)

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com)上可以找到多少本書?iTunes(線上音樂商店)上又有多少首歌?光是商品種類和商品數量就已經夠嚇人了,但如果你知道這些商品當中,九八%每季至少賣出一次,是不是更令人吃驚?這就是《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所觀察到的新趨勢。
「長尾理論」是由《連線》(Wired)雜誌主編克里斯.安德生(Chris Anderson)所提出。他試圖描述一種新型態的網路銷售模式,反映網路科技造成消費文化的改變。現在的供需市場和以往大不相同,經營者要有新思維,才能掌握網路上聚沙成塔的消費者。

商品只要曝光就有人買

八○/二○法則告訴我們,八○%的收入來自二○%的商品;長尾理論則說,不要管那少數的熱門商品,而要注意過去被忽視的「其他」選擇。網路商店可以提供無限種類的商品,根據安德生的說法,這些原本連實體店面都上不去的非主流產品,現在反而在網路上重現生機。
對陳列空間與商品選擇斤斤計較的實體店面,經常必須放棄無法熱銷的商品,但這些商品卻可以透過網路達到細水長流的銷售成績。冷門的、小眾的、沒有時效性的利基商品(niche goods),雖然不如暢銷商品一上市即造成轟動,但在供需曲線上始終有一定的銷售量。
換言之,利基商品一直都能找到自己的市場,一直在創造收入。也許單一的小眾商品成績不亮麗,但小眾商品聯合起來創造的收益,也不輸給熱門商品短時間內創造的營收。原本在需求曲線上不受注意,甚至被當作不存在的尾端曲線,從安德生的觀點來說,長到足以發光發熱。
依安德生的觀點,eBay和Google都是長尾理論的成功例子。前者創造出二手商品的價值,後者緊抓小廣告商締造亮眼的廣告收入。這是市場法則進入網路時代的變革,消費者不但不會被為數眾多的選擇搞得眼花撩亂,反而只要有適當的搜尋評價機制,他們樂得在大海中尋寶。
更讓企業驚訝的是,商品只要有曝光的空間,所有的東西都有人買。上架的商品愈多,買的人愈多。對於陳設和倉儲幾乎沒有成本的網路商店來說,長尾無疑是最有效的獲利模式。二十一世紀的消費文化不再是獨大的明星商品,而是無止盡的選擇。

交易模式依顧客需求調整

要如何創造出長尾商業模式呢?安德生提出三種方法。首先,降低成本。安德生認為實體商品可以採中央倉儲(不配送到各別的商店),或者存放在各別合作廠商,僅提供聯合的線上平台。在台灣,博客來書店則兩種方法都採用,大量書籍都在中央倉儲系統,同時也提供精品、美食、化妝保養品的販售平台,交易成功之後再轉給廠商出貨。
另外一個降低成本的方法是,把生產內容的工作交給使用者。例如MySpace、Wikipedia都由使用者自行生產內容、自行評價。這符合長尾理論中尾端永不停止的概念,只有使用者可以永續生產內容,並且自行創造市場。
其次,思考利基商品。大量生產、大量販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從產品銷售到產品本身,甚至到產品價格都應該因應使用者的需求。這點台灣的雅虎奇摩拍賣是個很好的例子。同樣的商品可以選擇多種寄送方式,掛號、自行取貨、貨到付款;服裝可以零售,可以整套買,還可以因應客戶需求做更動調整。當然因為商品更動,價格也隨著調整,以網路拍賣為例,價格是隨著消費者競價而改變。
最後,網路交易提倡公開分享資訊,提供所有選擇,不再(也不能)藉著資訊不流通從消費者身上獲利。相反的,交易平台應相信市場機制,市場機制自然會選擇商品,賣方不需要先替消費者做選擇。另外,免費的服務是付費服務的先決條件,讓消費者免費享用服務之後,自然會決定是否購買。
《長尾理論》一書推出後,除了讚揚之外,當然也有許多的批評。其中《華爾街日報》的記者李科姆(Lee Gomes)和安德生的辯論最受矚目。李科姆的主要論點是,明星熱銷商品根本沒有消失,長尾也不如安德生所說的那麼長。公平多樣化選擇的世界是個美夢,現實市場法則依然被熱銷商品支配。

理論遭批不合現實狀況

李科姆以數據指出,安德生的九八%法則(九八%的商品都有人買),在選擇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沒有人買的商品也變多了。網路商店流通著實體店面沒有的商品,這些商品雖然有市場,卻不及安德生所認為和熱銷商品並駕齊驅的地步。商家大部份的營收依然來自暢銷商品。也就是說,在供需曲線上,尾巴雖然變長了,但暢銷商品的量依然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事實上,安德生廣遭批評的一點來自於,他雖然提出長尾理論,這本書的行銷手法並不遵循長尾理論。這本書配合媒體宣傳、簽名會等巡迴活動炒熱氣氛,在極短的時間內變成熱銷書。簡單來說,這本書就是長尾理論所認為逐漸不重要的熱銷商品。

重新定義熱門商品

長尾效應並不一定終結熱門商品,雖然長尾理論經常被這麼誤會。就如同李科姆的論點,現實的市場法則依然還受熱門商品的制約。但是長尾理論讓熱門商品有了新的定義:由下而上的草根明星。從網路發跡的熱門商品不再需要遵循以往的模式,由賣方包裝行銷製造話題,而是在網路上一傳十、十傳百地紅回傳統媒體。
台灣有為數不少的圖文畫家、作家、藝人都是先在網路上有知名度,然後變成眾所周知的熱門人物。網路小說作家如早期的痞子蔡、近期的藤井樹和九把刀,都是先在網路上寫作,有了知名度之後才跨足實體出版,變成暢銷作家。他們的知名度不是出版社行銷而來,而是讀者的口耳相傳。這些雖然不是細水長流的典型長尾理論例子,卻是因為長尾理論所認為網路含有權力下放給使用者的特質,才造就出這些草根的熱門明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