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富元] 天使投資如何煉金?聊聊那些年的經驗
[林富元] 天使投資如何煉金?聊聊那些年的經驗
2014.10.24 | 創業

2000年開始,陳五福、臧大化、王大成與我共同創辦了橡子園創投育成中心,迅速成為旅美科技界華人最有份量的育成中心。我在2000年代的天使投資,包括了以下談到的幾項有趣的案子。

不畏專利戰的華人企業

邢正人博士創立的晶片設計生產商茂力科技(Monolithic Power System, Inc.,簡稱MPS)2004年時上市不久,公司陸續收到四封來自於四家不同對手的智財權興訟信函。到了2000年,別人會玩的法律遊戲,我們華人也都學會了,所以面對MPS上市當天收到的四大公司四樁訴訟,他們當然毫不猶豫地開戰!

未來幾年,MPS的股價在訴訟的新聞壓力中節節敗退,可是這一回,我們華人公司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一路拚到底。當股價摔到剩下一半的時候,MPS第一樁官司勝訴,隔天股價跳升五美元。從那之後,好像每次有官司結果出現,和解也會跳升,勝訴更不用說了,跳升更多。所以幾年下來,MPS的股價一直支撐得很好。我的回收就安全地達成70倍上下。

與大公司合作的新創公司

電商企業興奇科技是一項令我印象深刻的天使投資。它雖然經常每周有數百萬筆交易,每天經營超過32萬種產品,處理後端的6千家供應商,前端則要面對數百萬的客戶,但它的商業模式卻是從頭到尾一份庫存都沒有,而且始終維持超低的錯誤率!

2008年興奇科技與雅虎台灣展開冗長的談判,始終找不到可以自己上市又可以繼續維持與雅虎的關係的雙贏方案,興奇科技最後賣給了雅虎台灣。新創公司在初期運用與大公司的合作,而得到快速大規模成長,絕對是最佳戰略。興奇科技從創立就與雅虎台灣結盟,流量互通,真是妙招!也奠定後來巨大成長的基礎。

傳統加工業轉型

我與龔榮琮合作超過20年,他是位非常傳統的工業家,我常常鼓勵他,為何不像鴻海那樣,往垂直整合的方向發展,然後再加入高科技的成分,提升公司價值。龔榮琮每次都笑著說:「哎呀,高科技,不就是『苛』求『計』較的行業嗎?咱們留在傳統加工,利潤雖然低,但是容易掌握,有什麼不好?」

傳統加工業轉型,是投資家天天在談,卻大多沒有真正做過。我有些朋友很會講,也很會寫,教育人家轉型說得頭頭是道,但並未親身經歷或親自負責轉型工作。我個人覺得這相當困難,第一,業主要有決心,遠離他的舒適地帶對他來說是可怕的;第二,轉型過程可能會花大錢或帶來巨大衝擊,造成內部與客戶的變動;第三,結果無法預期,不一定合乎理想。

奉獻一生的人才

亞洲報章雜誌稱呼創辦松光通訊的龔行憲為光纖教父,他曾經給予我很大的幫助,所以我這個天使投資人在松光通訊的創始時期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地協助他。

松光通訊開創後的第一個關鍵經理人是我的好朋友魏伯全,長年觀察下來,我知道他是位誠實可靠,又是光電本業的專家。我在偶然的機會下和他聊起松光通訊這家新創公司,當場立刻就打電話給龔行憲,將魏伯全推介給松光通訊。魏伯全不止是公司的中堅經理人員,他也是每天最早抵達公司,最晚離開的。

我在松光通訊的天使投資回收不是最好,但卻是天使投資人積極參與及無私奉獻的最佳案例。我認為每個科技公司的成功,得要有四大因素—人才、技術、資本、市場。在這個案例裡頭,技術我做不到,其他三大因素我都適當地走過,並且留下明確的痕跡!給所有有興趣做投資的天使們,請記住這四大因素:人才、技術、資本、市場,就是你可以創造價值的地方!

中國股市的潛力

2006年左右,朋友請我去上海與衛寧軟體的創辦人見面,希望我擔任他們的顧問。我對企業用管理軟體完全外行,當時衛寧軟體創辦人希望我協助的,也只是將公司轉成海外公司,以便迅速在美國或其他地區股票上市,同時進行新一輪的募資。

我曾經將衛寧軟體這個案子推薦給幾家創投,可是不曉得是否因為這些創投家比較喜歡半導體或網路硬體,不喜歡這種企業軟體事業,尤其它遠在中國大陸,所以既然大家興致不高,我就改變方針。後來中國的股市愈來愈好,衛寧軟體的創辦人就決定打消遠程在海外上市的計劃,轉向國內方興未艾的投資熱潮。

中國的股票市場潛力,在這一筆案例的成功投資上,完整地表現出來。他們公司在2010年送件申請上市,不幸地在最後一關被否決。2011年衛寧軟體公司捲土重來申請股票上市,這次可就順利過關了,在創業板風光掛牌。為何我說大陸股票市場潛力可觀?因為市場上籌碼還不多,只要有人捧有人拉抬,而公司的本質又好,有未來性,便很容易受到投資戶的垂青。果然,兩年之內,上市的衛寧軟體股價又上翻了超過5倍。

從這些案例來看,基本上反映了幾個天使投資鍊金術重點:

  • 最好的天使投資,是天使本身還能夠提供附加價值。伯樂賞識千里馬,千里馬當然要能跑。但身為投資天使的伯樂,除了錢,自己總得要有一些本事才能協助引領千里馬吧?
  • 天使與創業家的組合應該是誠懇的。經過互相幫助,自然會因雙向的感恩而衍生出互相的回饋。經驗告訴我,最好的投資條件,常常無法透過高姿態談判得來,而是雙方出自謝意而自動提供的。
  • 有許多天使投資人選擇做被動不參與的角色,這樣子當個局外人沒有不好,優點是可以輕輕鬆鬆的隔岸觀火,缺點則是公司的變化無從知曉,好壞都得聽人家選擇性的告訴你。

本文摘錄自《矽谷天使林富元的投資告白:四十年實戰經驗教你如何找趨勢賺大錢》

** [活動推薦]**
創業小聚專題場-矽谷天使投資人的創業對話
時間:10月30日(四) 19:00-21:00
地點:台北科技大學第六教學大樓-B2國際會議廳(台北市忠孝東路3段1號,由新生南路大門進入。捷運板南線4號出口)
參加方式:免費
參考活動網頁詳細資訊

關鍵字: #創投 #矽谷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