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洛杉磯比矽谷更能代表創業的未來?
為什麼洛杉磯比矽谷更能代表創業的未來?
2014.10.25 | 創業

還是要講一講洛杉磯的創業圈,故事從Google創辦之前講起。1998 年,一位年輕人被TED 邀請介紹自己創立的新公司ToGo.com, 他充滿的自信的描述著:「我們公司提供的搜尋服務,是由客戶競價來呈現搜尋結果的。只要訊息被搜尋的人點擊了,就可以按點擊次數來向客戶收錢」。他話未講完,台下的觀眾們就一陣哄笑,因為誰也不覺得這樣的商業模式能行得通。

後來,這家公司改名為Overture, 在2003 年以16 億美元被雅虎收購。而這個年輕人叫Bill Gross。他創立美國最古老的孵化器Idealab,孵化了100 多家公司,其中有30 多家被併購和上市。而這個在當時被觀眾嘲笑的商業模式,在2002 年拯救了另一家偉大的公司,就是Google。

當很多人談到美國的創業環境,幾乎總是特別指向矽谷。中國的科技圈尤其如此。但是實際上,洛杉磯的創業生態系統一直孕育著優秀的企業,並在以自己的步調成長著。最近幾年,洛杉磯創業圈可以以自信的姿態的與矽谷一相高下了。兩年前,洛杉磯創業生態圈被評為僅次於矽谷和以色列特拉維夫的世界第三大生態圈。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洛杉磯的10億美元新創獨角獸俱樂部

根據Angelist2014 年上半年的新創企業成長比例,南加州地區(洛杉磯,爾灣,聖地牙哥)為5.3% 名列第一,甚至超過了矽谷的4%。CB Insight 的數據顯示,自2012 年開始,有超過250 家洛杉磯的新創公司融資額度超過1 百萬美元,並且新創公司融資總金額每年正在以30% 的速率遞增。僅僅9 月份,The Honest Co(知名影星潔西卡艾芭創辦的母嬰電商) 融資7千 萬美元,JustFab 融資8 千5 百萬美元,ZipRecuiter 融資6 千3 百萬美元,這樣的消息已經屢見不鮮,就更不用說另一個星球上高貴冷豔的公司Snapchat, 到底吸進了投資人多少的銀子。

不用說,每個投資人都有養出一隻獨角獸的願望。那麼舉起手指數一數,近兩年生長在洛杉磯的獨角獸已經超過10 隻了:不只是之前提到的Snapchat(100 億),JustFab(10 億),The Honest Co(10 億) , 還有被收購的Beats(30 億),Oculus(20 億), Maker Studio(10 億),IPO 的Cornerstone OnDemand(20 億),TrueCar(10 億),還有自由生長的SpaceX(50 億) ,Live Nation(40 億), Tinder(10 億)等等。比數量更重要的是:

這些獨角獸散佈在各個行業領域,不僅滿足了遠大的宇宙征服計劃,同時也兼顧普通人找女友的樸實願望,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均有涉獵。

為什麼我認為洛杉磯代表了未來創業的發展方向呢?源自於洛杉磯創業圈最有名的投資人Mark Sustor 的「3C」理論。「3C」歸納了洛杉磯創業圈的產業格局:內容(Content)、、 交流(Communication)、電商(E-Commerce)。這套理論背後頗有深意。他引用了Andreessen Horowitz 合夥人Marc Andreessen在《科技變革和金融資本:泡沫和黃金時代的動力學》中的創新發展模型:

網路的發展曲線遵循著汽車、鐵路和蒸汽機等老一代技術的模式,先在基礎設施層面得到發展,之後應用層面的創新會隨之而來。

我們已經處在了構建網絡時代的基礎設施的中晚期,所以DropBox, Airbnb 這樣應用層面公司才會創新產生。在網絡的基礎設施上,路由器、瀏覽器,數據庫,壓縮技術等等都像工業時代鋪鐵路一般被逐漸構建完善。那麼就像工業時代構建城市化經濟體一樣,網絡應用層面的創新大門正向我們打開,顛覆著人們的食衣住行,娛樂交流的應用創新就是未來創業方向。

更進一步講,所有關於顧客個人的需求,也就是在網絡上可以完成的任何行為,都大致可以歸類於「3C」這個範疇。而在構築「3C」的產業中,洛杉磯創業圈有它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內容(Content)領域,好萊塢整個產業體系孕育出了內容方面最好的創意人才和技術,同時,虛擬實境的發展和良好的3D 特效技術運用在這片土地上,本來就已經領先其他地方眾多。在電商(Commerce)領域,洛杉磯每年的貿易額均超過4千億美金,同時創造了全美服裝領域36% 的工作,也是全美最大的零售貿易中心。在交流(Communication)領域,Snapchat、Tinder、Whisper 還有其他蓬勃新生的通訊工具硬是在Facebook和Twitter 的統治下殺出一片血路,有更多形式的交流工具也同時在圈內野蠻生長,探索不同的人與人溝通的新方式。

當然,這個洛杉磯生態系統的欣欣向榮,還有更多因素的推動。跨國公司紛紛在南加州開了新分部, 更多的技術人才願意留在洛杉磯; 加州理工、南加大、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著名學府,近幾年積極的推動創業人才培養和項目的支持;政府也出面相應的政策,支持Santa Monica,洛杉磯市中心,Pasadena 等創業區域的發展。我們今年辦活動時,Pasadena 市長辦公室主動提出合作,同時提供了市會議中心的大樓作為論壇場地。而更多的連續創業者在成功之後成為天使投資人或者建立風投基金,來反饋社群支持更多新項目的產生和發展。

華人在洛杉磯的機會

毋庸置疑,洛杉磯的創業圈發展也對中國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帶來了機會。洛杉磯本來就是最適合華人移民的城市,華人比例在全美各大城市中首屈一指。目前中國的海外資本在矽谷競爭得精疲力竭,卻不一定能搶到好的項目。洛杉磯孵化器成功率很高,項目的估值較低,而本土投資機構沒有項目成長的速度快,為資本進入提供了良好的空間。「3C」的產業結構下,洛杉磯新創企業國際化的需求大,中國市場無疑是他們期待的國際化的重要一站。而華人新移民創業的熱情,也逐漸高漲。

三年前我們在洛杉磯辦創業活動,能請來的洛杉磯大佬也只有幾張零星的華人面孔來參加。而現在關於創業的活動,幾天內就有上百人註冊,有時座位還供不應求,其中華人創業者和投資人佔了觀眾的大多數。和洛杉磯頂級創投機構談合作的時候,發現其孵化和投資的項目中,也出現了不少華人創業者的身影。連Cross Campus 的執行長Ronen Olshansky 都在會場主動找我大聊特聊,如何吸引中國創業者和投資人發展洛杉磯的創業圈。

當你獨自一人穿梭在洛杉磯的大街小巷,碰巧和路邊藝人或者咖啡館侍者聊得投機。從前他們通常是懷著電影夢的年輕人,認為自己是下一個Daniel Day-Lewis或者Jennifer Lawrence,而現在他們的開場變成:「你知道,我有一個很好的項目在融資……」。

本文出自36氪,作者為張晨辰,洛杉磯創業平台普創(PlusYoou)共同創辦人兼營運總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