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球創新企業揭曉!蘋果連10年冠軍,小米首進榜,科技業最具創新動能
2014全球創新企業揭曉!蘋果連10年冠軍,小米首進榜,科技業最具創新動能
2014.10.28 | 科技

美國顧問機構BCG(Boston Consulting Group)發布2014創新企業年度調查報告,蘋果(Apple)連續第十年登上最創新企業排行榜的第一名,Google和三星(Samsung)則分居第二和第三,而日前才被蘋果設計部門資深副總裁艾夫(Jony Ive)點名抄襲iPhone的小米,今年首次進榜,排名第35,同時也被選為未來最具創新潛力的新興企業。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2014年創新企業榜單上,蘋果再次蟬聯冠軍,小米也首次入榜,排名第35。製表:李欣宜。資料來源:BCG, The Most Innovative Company 2014。)

BCG自2005年起開始發布年度創新企業調查報告,除了請高階經理人投票決定企業創新程度,也參考企業近三年的股東投資報酬率、營收成長和毛利率成長來評估,1,500名參與調查的高階經理人來自21個不同的產業,涵蓋科技、消費品、零售、農業、媒體業…等等,參與企業總共有1,500個。高階經理人的評分占總體評分的80%,3年股東投報率(TSR)占10%,營收成長和毛利率成長各占5%。

依據2014年的創新企業榜單,科技業依然是最具創新動能的產業,前5名皆為科技業,即使放大到前五十名來看,依然有21家科技業者,是四年來最多的一次。除了小米異軍突起,首次闖進創新企業Top50排行榜,同樣首次入榜的還有日本家電大廠HITACHI和雲端服務公司Salesforce.com。

而排名躍升幅度最多的是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從去年的39名一舉跳到第7名,但被選為創新企業的汽車製造廠比起去年少了5家,只剩9家。BCG的報告指出,這很可能是因為Tesla大幅提升汽車業的創新門檻,改變了汽車業的創新標準,例如Tesla日前推出具有半自動駕駛功能的四輪傳動電動車Model S D版本,再度撼動電動車產業。

未來三強:小米、WhatsApp、Square被點名

有趣的是,在2014年創新企業眼中的明日之星,被視為最具創新潛力的前三大企業,完全沒有進入今年前十大榜單,這是否意味明年的創新企業即將洗牌呢?值得拭目以待。

而BCG今年請參與調查企業列出10名他們認為最有創新潛能的新興企業,其中美國企業占了二分之一,其餘5名由中國、日本和印度瓜分,但小米被選為冠軍,二、三名分別為通訊軟體WhatsApp和電子支付公司Square。

就國家別而言,新興發展國家的創新企圖心最大,相較於已發展國家的企業只有57%表示明年會增加創新預算,幾乎有75%的新興發展國家企業表示將會投入更多預算。其中又以中國政府最積極打造鼓勵創新的環境,設立創新獎勵制度,並且越來越重視專利,注重市場反應速度和消費者觀點,顯見中國對於創新的旺盛企圖心。

[活動推薦]
2014創業小聚年終盛事!掌握物聯網、雲端應用的創新創業趨勢與現況
時間:12月9日(二)大會論壇、12月10日(三)創業之星Demo Show
地點:臺北文創大樓6樓 (臺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6樓)
報名方式:請參見活動網頁(11/20前早鳥票7折優惠)。另有創新創業大展徵件中,歡迎報名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成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延續開放精神助海外新創回臺掛牌活絡資本市場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成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延續開放精神助海外新創回臺掛牌活絡資本市場

今年臺灣加權指數的年度大盤走勢呈現強勁上揚的趨勢,根據證交所資料,臺灣資本市場表現截至9月底,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對臺灣資本市場以及鏈結全球創新能量有何指標性意義?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暨AppWorks之初加速器董事長林之晨,從業界角度剖析第一手觀點。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偕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舉辦「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展現政府打造臺灣特色亞洲那斯達克的決心。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具備三大特色:法規鬆綁、聚焦重點產業、實踐市場雙向開放。

法規鬆綁!調整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來臺上市規範

深耕亞洲新創生態、關注AI、雲端、數位科技創投領袖的林之晨,相當認同本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法規鬆綁新制。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本次鬆綁重點包含:創新板採行一般板交易制度;精進創新板本國公司上市制度;優化創新板及一般板外國公司上市制度(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以及創新板、上市一般板、上櫃得互相轉板等機制。

針對上述機制升級,林之晨表示:「資本市場的制度革新是臺灣科技公司邁向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試金石。對於任何科技公司,如果想要上市掛牌,最重要的是必須擁有籌碼和流動性。一旦具備良好的流動性和優質的估值乘數,這些公司就有機會利用他們的籌碼去進行國際併購,進而擴大他們在整個區域的佈局跟影響力。」

透過法規鬆綁,林之晨也認為對於臺灣新創、優質企業走出去有絕對助力。「今年初創新板的投資人資格鬆綁之後,這此這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等於延續開放精神,也就是提升流動性的重要舉措。同時,我們也觀察到許多臺灣的創業者在海外經營,有時會因與海外公司併購或合併而可能被歸類為國外公司。如果這些公司在退場時,能夠回歸到我們臺灣自己的資本市場掛牌,這對於活絡資本市場,並讓臺灣與國際接軌都具有非常大的好處。」

聚焦重點產業,資本市場活絡AI新創機會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另一特色是聚焦重點產業,特別是半導體、人工智慧、AIoT技術、智慧製造、綠能環保、機器人、 數位雲端、智慧交通、智慧健康、生技醫療、資安安控、次世代通訊、無人機及國防航太等前瞻新經濟產業,同時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提供整合服務。

盤點相關產業正巧與AppWorks生態系與台灣大哥大過去關注的AI、數位經濟、雲端科技、次世代通訊等不謀而合。林之晨回應道,「我們開始進入所謂Agentic AI(AI代理)時代,可以說是AI 3.0,接下來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會變為Business-to-AI to Consumer,然後再進一步變成B2AI to AI2C。在這個過程中,將會產生很多AI的新創機會。」

針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關注的新興領域,林之晨認為不論是台灣大哥大自身參與這些成長的機會,或是透過投資新創,攜手他們有機會抓住在這個領域的成長,「我們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感到欣慰,因為資本市場能支持這類產業發展,我們也期盼,未來有機會能讓這些我們支持的新創公司上市,創造流動性,並為創業者或股東創造好的報酬。」

實踐雙向開放,支持海外優質公司進入臺灣資本市場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更遠大願景是雙向開放,不僅讓臺灣的公司能走向國際,同時也要讓國際優質的資源能夠與臺灣連結,讓創新板將成為匯聚創新產業的核心樞紐。針對這方面的制度優化,林之晨認為對於臺灣的投資人,如果有機會透過這些板塊投資國際優質的新創公司,參與這些公司成長,這對於廣大的投資大眾能增加他們投資組合的多元性,並帶來未來的財富成長機會。

另一方面,林之晨也提到他們在東南亞投資的公司之中,不乏有市值已接近新臺幣一兩百億的企業。林之晨明確指出,「但我們也觀察到,許多東南亞的資本市場相對不活絡,不論是印尼證券交易所(IDX)或新加坡交易所(SGX),對於掛牌後的交易量,或者對科技股的友善度都非常不夠。」

換言之,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藉由本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推出,加上證交所將再次鬆綁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上市制度,林之晨深信此舉不僅讓臺灣公司在海外併購有強大的籌碼後盾,同時也能吸引更多在海外發展或符合科技趨勢的優質公司回流臺灣資本市場掛牌,並且讓臺灣的投資人能夠參與優質公司的成長,從而全面提升臺灣資本市場的活力與國際接軌程度。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