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執行長庫克: 我很自豪身為一個同志!
蘋果執行長庫克: 我很自豪身為一個同志!
2014.10.31 | 科技

「我很自豪身為一個同志!」今天科技界最受矚目的新聞,莫過於蘋果執行長庫克正式出櫃,他說,社會進步的一部分,是理解,為了激勵人們堅持自己的平等,揭開自己隱私的一面是值得的。讓我們跟庫克一起,為了開放、平等、自由價值觀而戰吧!以下是庫克今日在《彭博商業周刊》上發表的全文: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在我的整個職業生涯中,我一直試圖保持最基本的隱私。我在困頓卑微中成長,我不讓我自己引起注意。蘋果已經是世界上最受關注的公司之一,我喜歡將重點放在我們的產品,以及那些我們為客戶所完成的不可思議的事情。

同時,我深信在馬丁路德·金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所說的話:「生命中最恆久與迫切的問題是,你為別人做了什麼?」我經常問這個問題挑戰自己,我已經逐漸認識到,我對於個人隱私的重視,已經影響到我去做一些更加重要事情。所以這是為什麼我今天在這裡。

多年來,我對一些朋友公開我的性向。蘋果公司很多同事知道我是同志,但這似乎並沒有使他們對待我的方式不同。當然,我有好的工作運,可以在一家熱愛創造與創新的公司工作,而且可以熱烈地擁抱每個人的不同。但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幸運。

雖然我從不否認我的性取向,但我還沒有公開承認,直到現在,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訴大家:我很自豪能夠成為同志,我認為身為同性戀者,這是上帝賜給我的最棒禮物

同性戀給我的意義在於,對於是少數人有更深的了解,並提供了一個窗口,理解少數族群人們每天在生活中面臨的的挑戰。它讓我更加善解人意,也豐富了的生活。當然這中間也有艱難與辛苦的地方,但它給了我信心,能夠讓我按照自己的道路,超越逆境和偏執。它也給了我一個堅強的外皮,讓我對一些批評感到坦然,更幫助我能夠勝任蘋果CEO的職位。(It’s also given me the skin of a rhinoceros, which comes in handy when you’re the CEO of Apple.)

從我還是個孩子開始,這世界已經改變了很多。美國正在走向婚姻平等,公眾人物誰勇敢地站出來幫助改變觀念,使我們的文化更加寬容。不過,也有許多州允許雇主因為性向而解僱員工;有許多地方,房東可以驅逐同性戀房客;或者同性戀不被允許夜訪病友,甚至不被允許繼承伴侶遺產。有無數人,特別是孩子,因為性取向,他們生活的每一天,臉上都是充滿的恐懼和虐待。

我不認為自己是一個社會上的活躍分子,但我意識到,我已經多少從別人的犧牲中獲益。因此,如果聽說蘋果的CEO是同性戀,可以幫助別人減少困惑,減少孤獨感,或鼓勵人們去爭取平等,那我公開自己的隱私是有價值。

我得承認,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選擇。隱私仍然對我很重要,我還是想儘量維持最低度的隱私。我把蘋果當做我畢生的工作,我會繼續努力讓自己成為最好的CEO。這就是我們的員工、客戶、開發人員、股東、供應商和合作夥伴應得的了。社會進步的一部分,是理解,一個人不僅是由一個人的性傾向,種族或性別的定義。我是一個工程師,一個叔叔,一個自然愛好者,健身螺母,​​南方的一個兒子,一個體育迷,和許多其他的東西。我希望人們能尊重並注意那些為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喜樂的事情。

我很幸運能夠在蘋果工作,我們長期以來堅定地提倡所有人的人權和平等。我們支持在工作場所的平等法案,在加州婚主張姻平等,在亞利桑那州反對同性戀歧視法案。我們將繼續捍衛我們的價值觀,同時我也相信,這是任何一個蘋果CEO都會做的事。我個人也將持續致力推動人人平等的主張,直到我人生的盡頭。

當我每天早上到達我的辦公室時,迎接我的是相框中金恩博士(Dr. King) 和小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的照片。我並不認為我所做的這些,能跟他們相提並論,但是當我看到照片的時候,我能知道自己為他人作出努力。我們正一起,一磚一瓦地建立通往正義的道路。而這,是我的一塊磚。(《彭博商業周刊》刊登原文)

關鍵字: #Apple #Tim Cook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2025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直擊「圓未來之行」必看十大亮點:3+1大展區,跨入時空轉換通道,共創未來新可能!

亮點一:回溯城市源頭起點,航海語彙彷若時光倒流

「圓未來之行」共分為室內三大展區與一戶外展區,以「與城市一同成長」做為策展主軸,梳理出:「源─緣─圓─合」x時光「過去─現在─未來」串接時代軸線,將彰化的「交通、建設與生活」呈現於展區中。「源」記憶之源展區入口處,是彰化航運貿易的起點,設計語彙透過水波、帆船、引領觀展者漫步前進,從最微觀的早期建材文物看到城市發展的歷史,如:清領時期至日治時期的多樣建築元素與素材,包含:戎克船、壓艙石、福州杉、枕木、酒甕,回望彰化的源頭,憶起移居而來的風光繁榮。

亮點二:光雕沙盤演譯交通建設願景,點亮未來發展藍圖

「緣」的轉譯之間,以「連結」為核心主題。居民與城市透過交通路網緊密相繫,象徵彰化從人與地的互動中,編織出發展的脈動。〈脈動彰化〉展項以光雕技術投影於立體沙盤模型上,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隨著各交通樞紐依序點亮,縣域交通網絡的節奏逐步展開,城市與鄉鎮間的連結脈絡清晰浮現,展現彰化邁向均衡發展、共榮未來的宏觀藍圖。

1014_2.jpg
〈脈動彰化〉以光雕技術生動演繹「一軸一環雙樞紐四引擎」的整體建設願景。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三:模型x互動表述社群共融,實踐宜居生活的想像

以等比縮小建築模型結合互動展示,呈現伸港基地新時代青年住宅與社會住宅的「租售共融」模式,觀展者可透過互動深入瞭解青宅社宅共居的設計意圖與社會影響,感受彰化如何回應居住正義與社會福祉的生活需求,看見宜居城市的生活模樣。

1014_3.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基地「青宅+社宅共居」的創新政策。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四:鹿江綠建築校園AR互動,亮相生態x教育x文化的交織成果

教育是宜居生活的一大環節。「鹿江綠建築校園」透過立體模型結合互動呈現:未來綠學園─教育x永續x建築示範,將綠建築結合AR增強影像互動,觀展者用手機對準模型,即可看到校園的環境永續設計特點,讓綠建築不僅是獲獎的優秀成果,更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教育實踐。

1014_4.jpg
本次作為【圓未來之行】展區的鹿江國際中小學,即是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的綠建築場域,民眾可透過掃描模型上的標示點探索其中的永續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五:你看不見的城市隱形治理設計,一地多用校園複合蓄洪池

展區中,將「全國首創校園複合蓄洪場─地下停車場兼蓄洪池」,透過立體模型結合電控薄膜,呈現蓄洪場域與生活場域的結合。看資源如何整合應用,超越既定印象,創造一地多用,融合教育、社區、防洪機能的複合設計新模範,表達城市韌性設計的新可能。

1014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一站式長照大樓,民眾走至定位即可揭露對應設施的照護服務。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六:回應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窺見一站式長照大樓、共融公園等

健康共融的生活型態,城市是如何回應的呢?展區中也將呈現城市「全齡共享」的生活設計典範,讓不同的年齡層,都能被承接、照護與支持,展出:因應共融需求而設計的一站式長照大樓,內含不老健身房、托嬰與育兒親子館、長照創新等多項措施,只要踩在地上互動點位,便會亮起相應服務的大樓樓層,完整了解一站式長照大樓的服務項目。此外,也設計了「反應力x不老健身房」、「全民運動」等互動感應投影遊戲,以及未來「共融式遊戲場」投票選擇,表達未來城市規劃意向,提供參與城市共融的連結與共造,傳遞永續、人本兼容並蓄的溫柔回應。

亮點七:探索時間如何轉譯新生?走進老屋再造活化空間

展區概念中,回應300年的城市建設新舊共生,「時光新生所」打造出「老屋點燈造型故事屋」,精選五組代表案例,從老屋前身到改造過程,以及此刻的成果,看見老屋與社區、青年與夢想、創業與創新,透過建築再造表達當代生活的新生命與城市活力。

1014_6.jpg
〈時光新生所〉以翻牌形式呈現老屋整修前後的使用對比。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八:情境式體驗未來車廂,城市藍圖引導對未來的渴望期盼

當過去、現在被梳理完整後。未來會是什麼呢?「未來城市展區」則以縫合、綻放、圓滿、快捷幸福未來為題,透過「情境式劇場」,讓觀展者置身未來車廂中。搭乘未來號看著窗外,播放著目前規劃的未來藍圖,當旅程來到終點,未來就是始於現在的行動。邀請你共同參與種種希望與可能性。

1014_7.jpg
【圓未來之行】展區內的未來車廂,在車廂兩側呈現城市未來規劃遠景,帶給每位觀展者沉浸式體驗快捷幸福未來。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九:建築AI互動選擇,未來共創基地展區實驗計畫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未來城市的藍圖,必須由民眾共同描繪,唯有大家的想法與創意,才能讓城市更貼近生活、貼近人心。」因此,「未來城市共創基地」設計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
以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影響城市發展指數,並由 AI 生成建築於畫面上,最終於大顯示螢幕上看到共創未來城市的樣貌。
透過互動體驗,民眾得以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展項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基地。

1014_8.jpg
〈未來城市共創基地〉可透過平板互動生成多種建築,邀請民眾一同建設未來的理想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亮點十:戶外串聯生態作品區,看行動如何實踐永續?

最終,來到更宏觀的探討彰化未來城市的環境,傳遞三大核心:未來想像、智慧永續循環、綠色療癒,將其展現於生態設計作品中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往事河光.未來亭〉、〈漂泊之所〉,分別呈現自然環境保護,由在地師生共創孕生作品、以太陽能系統呈現未來資源的自給自足,及將彰化歷史重要的戎克船體轉化休憩裝置。回扣彰化的起點主軸:生態環境與幸福宜居生活,完成一趟精彩的「圓未來之行」體驗。

1014_9.jpg
【圓未來之行】戶外展區中的展品:〈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呼籲大眾綠色環保、永續循環的重要性。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