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美國小天后Taylor Swift拒絕將她的最新專輯「1989」,上架線上串流音樂平台Spotify,而引起線上免費音樂討論風波嗎?對此,Spotify執行長Daniel Ek親自發出官方聲明,捍衛Spotify的商業模式,並表示Spotify服務推出以來已經支出共20億美元給音樂產業與音樂人。
Daniel Ek強調,Spotify不僅付錢購買音樂,而且已經造成實體音樂與盜版下載等2個音樂收聽管道的銷售數下降。

Taylor Swift今年7月時對華爾街日報表示,她認為音樂不應該免費提供給大眾,音樂人應該獲得應有的收入回報。上周在其新專輯推出時,她更做出決定,拒絕在Spotify上架。而Daniel Ek在他聲明的第一段就說道:「Taylor Swift說得沒錯:音樂也是種藝術,藝術有它的真正價值,而藝術家也理當獲得相對收入回報。」
但Daniel Ek表示,Spotify其實也在對抗網路上的盜版猖獗,盜版的確不會為音樂人帶來任何收入,如果一般民眾都到YouTube、SoundCloud等免費平台聽音樂,這些音樂人也不會有任何收入。而Spotify並不是個免費的音樂平台,自2008年推出以來,已經在商標、出版、作曲者、演唱人等領域,付出20億美元,Spotify的確有付費給音樂人,例如一首歌在Spotify上被播放50萬次,Spotify得支出約3到4千美元的費用。
Spotify目前提供註冊用戶免費線上音樂收聽,但約3至4首歌中間,就會穿插廣告,不想被廣告打斷的用戶,則可以選擇無廣告的付費訂閱帳戶。目前Spotify共有5億名活躍註冊用戶,其中1,250萬名用戶屬付費帳戶,每人每年付120美元使用Spotify。
資料來源:Spotify Blog、Reut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