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創業之星] 無線擴充傳輸來了!聯齊科技讓USB裝置、手機相連
[Meet創業之星] 無線擴充傳輸來了!聯齊科技讓USB裝置、手機相連
2015.01.26 | 創業

在人手一機的雲端時代,許多人早已習慣透過手機存取、並加以運用各種檔案。但你是否曾經覺得,當手機要存取硬碟機、光碟機等裝置中的內容時,卻得經過層層的檔案轉換很麻煩呢?現在,聯齊科技(LinkNext)即將上市的新產品NextDrive Plug無線擴充座,可以快速簡化這些流程。

USB裝置雲端化,檔案隨可傳

以「無限擴大,你的自由」為標語的NextDrive Plug無線擴充座,可連接的裝置包括USB 硬碟、隨身碟、光碟機、WebCam。只要將裝置插上這個外形看似黑色充電器的NextDrive Plug,就能在60秒內將資料送上雲端,並透過Wi-Fi連線與應用程式「NextDrive Connect APP」,直接將檔案下載、轉存資料到手機。

NextDrive Plug無線擴充座的應用極廣,經由手機與USB裝置的無線連接,能使兩邊檔案相互開啟、播放、甚至轉存檔案格式。聯齊科技創辦人顏哲淵舉例,因現有的音樂光碟保存不易,使用者可將光碟機與NextDrive Plug連接,將音樂轉存MP3格式至自己的手機,以利永久保留;或是接上WebCam,時刻監控家裡情形。另外,目前還能透過Chromecast或Apple TV,使串流影音內容移至電視上觀看。不過,考量到隱私安全性,NextDrive Connect APP必須設定固定密碼,但可以同時開放權限給十個訪問用戶。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聯齊科技推出的NextDrive Plug,外形像個精緻的黑色USB充電器。照片來源:陳凱爾攝影。)

創業三人行:我們要做有創意的事!

聯齊科技的三位創辦人顏哲淵、陳重光、陳良信都有十多年科技業背景,各自擁有IC設計、雲端技術、軟硬整合技術等深厚底子,顏哲淵回憶,「IC設計通常只是做一套有標準規格的產品,但我們比較想要有創意的東西。」於是一年多前,他們決定結合三人的專長,踏上創業之路。

但聯齊科技並沒有一開始就推出自己的品牌,而是先幫其他廠商研發、製作產品,「本來想說先練兵三年。」顏哲淵笑說,後來他們發現廠商要求瑣碎,產品規劃也不見得符合期待,所以不如自己跳下去做產品、推品牌。去年十月,他們更成為第一組受邀進入 Garage+育成中心的團隊,接受時代基金會創業加速器的輔導。

顏哲淵說明,NextDrive Plug是聯齊科技的第一個自有品牌產品,構想來源很明確:「用手機存取其他裝置太麻煩,我們創造產品,讓這件事變簡單。」目前,NextDrive Plug已釋出兩千個產品預購,預計一月底出貨。接下來更預計在三月上KickStarter募資平台,之後鋪貨至網路和傳統通路,再透過媒體、社群網路擴大宣傳。另外,顏哲淵透露,聯齊科技會以NextDrive Plug為起點,持續發展簡單易用的IOT應用,他笑說:「只要連起來有功能的裝置,我們就能把它連起來!」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Q1:最主要的客戶群?
一般終端消費者、及特定領域應用的發展與協助。

Q2: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一、凝聚團隊。
二、順利做出產品。
三、預售成功,獲得消費者肯定。

Q3:就目前市場狀況,您認為貴公司服務的競爭優勢為何?
創意、快速、雲端及軟硬體整合能力。

創立時間:2013年11月
團隊人數:10人
網址:www.nextdrive.net

@@ACTIVITYID:405@@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