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客邦關鍵報告] 年度網路口碑檢測:美妝產業市場分析
[痞客邦關鍵報告] 年度網路口碑檢測:美妝產業市場分析
2015.02.10 | 行銷

根據工研院產業分析資料,2013年,臺灣美妝保養品銷售額高達1107億新台幣,近年來,除了日系及歐美大廠的相互角逐外,因應韓劇爆紅而興起的韓妝品牌,創造出的「美麗經濟」尤其驚人!在面對市場飽和的環境下,品牌要如何穩固既有消費者忠誠度,並持續不斷擴展開發新客群,從每年擁有千億商機的美妝產業紅海中殺出重圍,將成為行銷人員最重要的課題。

根據資策會MIC的調查,高達81%的消費者在購物前,有使用網路搜尋口碑訊息的習慣。《痞客邦關鍵報告》統計2014/01/01-2014/12/31社群上近2,600萬筆內容瀏覽資料,透過大數據分析系統比對分析,洞悉美妝產業客群的網路實際瀏覽行為,分析「網路口碑」是如何影響消費意願,成為購物前最重要的參考指標、帶領品牌深度挖掘潛在巨大商機!

行動裝置依賴度高,美妝資訊不漏接

相較以往消費者直接前往百貨公司購買美妝品的消費行為來說,在社群及網購平台如雨後春筍冒出的年代,現在的消費者除了實體通路外,還能透過購物網站、品牌官網、社群導購等多元購物管道,讓大量的美妝消費行為,已直接跳過傳統由櫃姐服務的臨櫃體驗過程,改由透過網路、社群的口碑介紹,直接在網上完成購買行為。加上多螢跨屏時代的來臨,消費者常運用不同瀏覽裝置的特性,進行美妝資訊的蒐集與瀏覽。

從2014美妝產業年度網路口碑監測數據中可以看出,美妝相關資訊於行動裝置上的瀏覽量,已超越了使用桌機瀏覽量約10%,不難看出彩妝資訊族群對行動瀏覽裝置的高度依賴性。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社群情境策動消費,品牌直接搜尋已式微

分析瀏覽美妝內容的來源,可以發現流量大多是從「連結」而來,包含部落格推薦、臉書分享、論壇討論等社交媒體的擴散,除了常見的達人口碑薦證、臉書好友分享訊息,或是追蹤部落客的美妝好物分享等內容,在在都牽動了瀏覽者的消費慾望!相較於以快速擴散訊息為主的粉絲團,內容網站使用圖文並茂的呈現方式,並擁有方便儲存與搜尋等優勢,讓品牌行銷人員更能從文章內容中創造需求,進而促使進一步的「使用情境」搜尋動作,或直接導回部落格觀看完整介紹、創造消費體驗。

以使用裝置來看可以注意到,使用主要是以「瀏覽行為」為主的行動載具「搜尋」美妝產業資訊約佔30.5%,相較以桌機「搜尋」美妝產業資訊的37.2%較低,顯示由於使用行動載具的時間較為瑣碎,不適合進行複雜的搜尋動作或至美妝論壇進行比價,反而是順手滑一下臉書,瀏覽美妝分享資訊的文章或新聞,整體來說,無論是行動裝置或是桌機,「連結」加上「直接流量」的數據,皆大幅超越直接「搜尋」,表示多數消費者主要受到情境驅動的影響而策動消費,即使透過「搜尋」進行產品尋找,也大多不以品牌或單品名稱,而改由情境關鍵字進行資料搜索,因此品牌想要仰賴關鍵字廣告協助宣傳,恐怕已經很難直接觸及消費者或是潛在消費族群。

舉例來說,「面試妝容」、「同學會如何打理門面」等的情境搜尋模式,將取代品牌口紅、眼影等的搜尋方式。因此,品牌行銷如何利用消費者有興趣的使用情境產生共鳴,才能成功主導創造需求及擴展潛在消費新客群!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購物優惠搭配社群情境,創造藍海大商機!

從不同載具的週期瀏覽變化來看,週間時間因為處於上班的環境,瀏覽美妝產業資訊的使用者大多會以桌機瀏覽為主,而在週間屬於小週末的星期三以及外出旅遊比例較高的週末假日,則多以行動裝置為主要瀏覽工具,符合一般上班族的網路使用狀況。

因此就目前美妝通路在週末假日施行消費加倍贈送點數的行銷策略來看,主要為消費者受到透過大量行動瀏覽的情境影響,相對也較容易產生衝動性購買。不過,品牌可以考量以何種情境及針對不同裝置的瀏覽行為,規劃不同的行銷策略,準確地抓住消費者目光!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30分水嶺:小資女重口碑,熟女品牌忠誠高

以女性為最大宗關注族群的美妝產業來說(男性約佔本次調查10%的關注量),男性族群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雖然市場上已有不少美妝品牌特別推出男性專用美妝保養品,不過女性朋友及母親仍然是男性消費者選購前主要的諮詢對象,甚至很多時候以男性為主的美妝商品,仍是由女性購買為主,因此在情境溝通上,可以嘗試轉由溝通女性族群推薦或購買,降低男性接觸美妝保養品的門檻。

若從關注美妝資訊的瀏覽者年齡層來看,則以21~30歲的小資女為主要關注族群,主要行為為喜歡瀏覽美妝社群、閱讀他人評價為主,並無固定的關注品牌,品牌在鎖定族群溝通時,可擅用社群力量;而30歲以上的輕熟女與熟女們,相較於30歲以下的年輕女孩來說,大多已有固定使用品牌與產品,在美妝資訊上會以直接搜尋品牌或與競品的比較為多數,品牌若要改變其美妝品使用行為,僅主打廣告及關鍵字等既有行銷模式,對於30歲以上的女性消費族群來說,影響力較為薄弱。

參考瀏覽者來源管道圖中,可以看出「連結」與「直接流量」佔近6成比例,鎖定輕熟女與熟女為主要客群的品牌,應著重於情境置入、藉由與競品比較或大眾的口碑力量來切入溝通,將其搜尋的關鍵字導入內容,才有施力點能創造品牌轉移的機會!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想要有效打動準客群,原來可以這麼做!

什麼樣的瀏覽情境,才能吸引美妝族群的注意力?品牌如何觸動消費慾望轉而付諸實際的購買行為?從美妝相關文章瀏覽情境來看,美妝產業主要的文章瀏覽情境,品牌行銷人員大多習慣仍以美容彩妝、流行時尚為主,雖然可以與主要消費者直接溝通,不過若不想讓自家品牌淹沒於茫茫產品海中,藉由不同領域融入生活突顯商品以及打動「潛在消費者」,將大幅提升協助品牌建立接觸消費者的溝通情境!

以「關注情境排行榜」可以看出,「旅遊」、「美食」及「生活紀事」是瀏覽者最容易閱讀到美妝相關資訊的類別,除了閱覽美妝相關的族群對於這類文章的興趣較高外,在產品接受度上也相對提高,因此,可透過例如「夏天到海灘玩不怕脫妝」、「假日輕旅行的心機妝容」等主題與潛在族群溝通。另外,與「美食情境」相關的美妝文章,則是發現很多人在分享美妝品時,會同步提到「體內保養」,從「裡」到「外」都要表現出好氣色,同樣也是美妝族群很有興趣的瀏覽情境。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一直以來,品牌大多藉由電視廣告搭配產品關鍵字與消費者進行溝通,不過,在這個多螢年代,消費者除了不斷轉移載具使用外,對於大量的資訊也早已習慣戴上「濾鏡」忽略訊息,且品牌若想要藉由產品關鍵字在茫茫網海中殺出重圍,期待轉換為後續點擊進而購買,在成效上恐怕已每況愈下,加上需面對無效跳出率所造成的行銷費用損失,將使品牌浪費大量資源。

因此,如果能夠化被動(被搜尋、點擊)為主動(塑造情境策動消費),透過精準地內容行銷去接觸潛在族群,才能有效創造需求情境,將口碑影響力轉化為實際購買的行動力!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