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觀點] 從金牌特務看智慧眼鏡的極限
[數位觀點] 從金牌特務看智慧眼鏡的極限

最近在全台熱賣的動作特務片《金牌特務》(Kingsman:The Secret Service)開出2億1550萬票房佳績,蟬聯票房冠軍,華麗的武打動作兼具黑色幽默的手法搏得觀眾好評,而片中各式充滿科技感的道具,也成為本片的一大賣點。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所有金士曼特務必備的英倫紳士風智慧眼鏡,這副眼鏡在片中可以開視訊會議、在平面上投影資料、即時錄影和回傳和辨識真實世界的物體和人,對照剛落幕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各大廠紛紛祭出最新的智慧眼鏡和VR頭罩,頓覺現在的科技水平要達到「金士曼智慧眼鏡」的境界,恐怕還需要十年以上。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電影《金牌特務》中的智慧眼鏡,兼具時尚感和強大功能,成為電影中的一大亮點。照片來源: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官方粉絲團。)

你也許會問:視訊會議、錄影和平面投影有什麼了不起,這些Google眼鏡都可以做到,還可以導航和回E-mail呢!而年初微軟耗時五年推出的HoloLens虛擬實境眼鏡,還可以像電影《關鍵報告》一樣,在虛擬世界中創造3D影像,讓人對於智慧眼鏡的未來充滿信心,彷彿下樓去燦坤買智慧眼鏡的日子已在轉角了,但,真是如此嗎?你不妨自問,即使不問價格(第一代Google眼鏡試用版為1500美元,HoloLens價格未定),你真的願意戴著活像未來版的孫悟空頭箍(Google眼鏡)或是《X戰警》雷射眼眼罩(HoloLens)走在路上嗎?

雖不知道你的答案為何,但至少現階段我不願意戴著智慧眼鏡出門,在它尚不足以成為時尚配件之前,我懷疑智慧眼鏡成功商品化的可能性有多高。所謂時尚配件,不見得非得要出自高端精品設計師之手,但至少要讓人放在身上時,感到舒適與自信,全然接受與擁抱這個配件是自己身上的一部分,而非躲躲藏藏,彷彿見不得人。

美國知名創投Fred Wilson日前提到智慧手錶在兼具美感與功能之前,恐難成為主流商品,而眼鏡跟手錶比起來,又更是如此,手錶造型即使亂七八糟,通常也不會成為目光停留的第一站,但眼鏡或頭罩是放在臉上的東西,堪稱一個人的門面,一個智慧眼鏡即使功能做得再強大,但少了時尚感,要人輕易買單,談何容易。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Google眼鏡年初宣告第一代產品停產,商業化失敗,將重新來過。)

何謂兼具時尚和功能的智慧眼鏡?也許從《金牌特務》中可以略見端倪。「金士曼眼鏡」不僅時尚,出自英國百年眼鏡品牌Cutler and Gross,而且使用情境也非常合乎使用者習慣,無論是外型設計還是功能,都幾乎達到了一副完美的智慧眼鏡的技術極限,雖然只是一部特務電影中的道具,但卻讓我們看到了何謂真正來自未來、友善使用者的智慧眼鏡。

以視訊通話為例,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智慧眼鏡都是在鏡片成像對方的影像,但視訊通話一直以來最大的缺點就是,鏡頭與螢幕的位置不同,無論你是用什麼載具進行視訊,大多數人都是看著螢幕中的對方說話,但在對方的眼中你並沒有在看著他,這就少了點眼神交流的感覺,而且受限於鏡頭角度,你通常只能看到對方的上半身,然而,在《金牌特務》中的一幕,當特務們戴上眼鏡開會時,對方的全身影像會直接投影在你所處的空間中,每個人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彷彿所有人此時此刻都在同一個空間中開會,身歷其境。

而當主角深入敵營需要找到一台筆電時,眼鏡立刻就為使用者偵測畫面中的筆電在哪裡,幫助主角迅速找到筆電駭入敵營系統,這些應用情境,不僅解決了現代科技的侷限,更為科技所能為人類帶來的便利生活增添無限的想像空間,讓穿戴式眼鏡不只是酷炫的玩具而已,而是真正能在現實世界幫助人類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同時兼具時尚感。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當智慧眼鏡不時尚,你有多大動力將他戴在臉上?圖為微軟HoloLens。)

根據AugmentedReality.org的預測報告,智慧眼鏡的出貨量將會在2020年達到10億支,並且在十年內超越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2014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11.67億),顯見市場對於智慧型眼鏡的應用潛力非常有信心,而HTC在本屆MWC展出VR頭罩,從智慧型手機跨界到穿戴式頭罩,Sony和Oculus也都展示了最新一代的智慧眼鏡技術,顯見各科技大廠對智慧眼鏡的濃厚興趣,但即使是被外媒評為Google眼鏡最強勁對手的Sony智慧眼鏡,其導航功能從展示影片上看來確實相當直觀友善,但一旦回到外型設計,一如年初才宣告砍掉重練的Google眼鏡一樣,美感依然不合格。

正如蘋果執行長庫克在《紐約客》報導中所說的:「我們一直都覺得智慧眼鏡是個不太高明的策略,因為人們根本不會想要真的戴上這些眼鏡到處跑。」美感聽起來抽象,但卻是穿戴式裝置能否成功被大眾接納的關鍵。看著《金牌特務》裡的西裝特務一邊戴著復刻經典款眼鏡,一邊透過鏡片迅速判斷敵情,帥氣地鏟奸除惡,再看看MWC上的智慧眼鏡,不禁心想:即使帥氣如007,一但戴上這些眼鏡,恐怕再怎麼樣也帥不起來了吧?而到底要到何年何月,一如金士曼智慧眼鏡般完美的智慧眼鏡才能真正走入日常生活?且讓我們期待十年後的MWC吧。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