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觀點] 從金牌特務看智慧眼鏡的極限
[數位觀點] 從金牌特務看智慧眼鏡的極限

最近在全台熱賣的動作特務片《金牌特務》(Kingsman:The Secret Service)開出2億1550萬票房佳績,蟬聯票房冠軍,華麗的武打動作兼具黑色幽默的手法搏得觀眾好評,而片中各式充滿科技感的道具,也成為本片的一大賣點。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所有金士曼特務必備的英倫紳士風智慧眼鏡,這副眼鏡在片中可以開視訊會議、在平面上投影資料、即時錄影和回傳和辨識真實世界的物體和人,對照剛落幕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各大廠紛紛祭出最新的智慧眼鏡和VR頭罩,頓覺現在的科技水平要達到「金士曼智慧眼鏡」的境界,恐怕還需要十年以上。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電影《金牌特務》中的智慧眼鏡,兼具時尚感和強大功能,成為電影中的一大亮點。照片來源: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官方粉絲團。)

你也許會問:視訊會議、錄影和平面投影有什麼了不起,這些Google眼鏡都可以做到,還可以導航和回E-mail呢!而年初微軟耗時五年推出的HoloLens虛擬實境眼鏡,還可以像電影《關鍵報告》一樣,在虛擬世界中創造3D影像,讓人對於智慧眼鏡的未來充滿信心,彷彿下樓去燦坤買智慧眼鏡的日子已在轉角了,但,真是如此嗎?你不妨自問,即使不問價格(第一代Google眼鏡試用版為1500美元,HoloLens價格未定),你真的願意戴著活像未來版的孫悟空頭箍(Google眼鏡)或是《X戰警》雷射眼眼罩(HoloLens)走在路上嗎?

雖不知道你的答案為何,但至少現階段我不願意戴著智慧眼鏡出門,在它尚不足以成為時尚配件之前,我懷疑智慧眼鏡成功商品化的可能性有多高。所謂時尚配件,不見得非得要出自高端精品設計師之手,但至少要讓人放在身上時,感到舒適與自信,全然接受與擁抱這個配件是自己身上的一部分,而非躲躲藏藏,彷彿見不得人。

美國知名創投Fred Wilson日前提到智慧手錶在兼具美感與功能之前,恐難成為主流商品,而眼鏡跟手錶比起來,又更是如此,手錶造型即使亂七八糟,通常也不會成為目光停留的第一站,但眼鏡或頭罩是放在臉上的東西,堪稱一個人的門面,一個智慧眼鏡即使功能做得再強大,但少了時尚感,要人輕易買單,談何容易。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Google眼鏡年初宣告第一代產品停產,商業化失敗,將重新來過。)

何謂兼具時尚和功能的智慧眼鏡?也許從《金牌特務》中可以略見端倪。「金士曼眼鏡」不僅時尚,出自英國百年眼鏡品牌Cutler and Gross,而且使用情境也非常合乎使用者習慣,無論是外型設計還是功能,都幾乎達到了一副完美的智慧眼鏡的技術極限,雖然只是一部特務電影中的道具,但卻讓我們看到了何謂真正來自未來、友善使用者的智慧眼鏡。

以視訊通話為例,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智慧眼鏡都是在鏡片成像對方的影像,但視訊通話一直以來最大的缺點就是,鏡頭與螢幕的位置不同,無論你是用什麼載具進行視訊,大多數人都是看著螢幕中的對方說話,但在對方的眼中你並沒有在看著他,這就少了點眼神交流的感覺,而且受限於鏡頭角度,你通常只能看到對方的上半身,然而,在《金牌特務》中的一幕,當特務們戴上眼鏡開會時,對方的全身影像會直接投影在你所處的空間中,每個人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彷彿所有人此時此刻都在同一個空間中開會,身歷其境。

而當主角深入敵營需要找到一台筆電時,眼鏡立刻就為使用者偵測畫面中的筆電在哪裡,幫助主角迅速找到筆電駭入敵營系統,這些應用情境,不僅解決了現代科技的侷限,更為科技所能為人類帶來的便利生活增添無限的想像空間,讓穿戴式眼鏡不只是酷炫的玩具而已,而是真正能在現實世界幫助人類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同時兼具時尚感。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說:當智慧眼鏡不時尚,你有多大動力將他戴在臉上?圖為微軟HoloLens。)

根據AugmentedReality.org的預測報告,智慧眼鏡的出貨量將會在2020年達到10億支,並且在十年內超越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2014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11.67億),顯見市場對於智慧型眼鏡的應用潛力非常有信心,而HTC在本屆MWC展出VR頭罩,從智慧型手機跨界到穿戴式頭罩,Sony和Oculus也都展示了最新一代的智慧眼鏡技術,顯見各科技大廠對智慧眼鏡的濃厚興趣,但即使是被外媒評為Google眼鏡最強勁對手的Sony智慧眼鏡,其導航功能從展示影片上看來確實相當直觀友善,但一旦回到外型設計,一如年初才宣告砍掉重練的Google眼鏡一樣,美感依然不合格。

正如蘋果執行長庫克在《紐約客》報導中所說的:「我們一直都覺得智慧眼鏡是個不太高明的策略,因為人們根本不會想要真的戴上這些眼鏡到處跑。」美感聽起來抽象,但卻是穿戴式裝置能否成功被大眾接納的關鍵。看著《金牌特務》裡的西裝特務一邊戴著復刻經典款眼鏡,一邊透過鏡片迅速判斷敵情,帥氣地鏟奸除惡,再看看MWC上的智慧眼鏡,不禁心想:即使帥氣如007,一但戴上這些眼鏡,恐怕再怎麼樣也帥不起來了吧?而到底要到何年何月,一如金士曼智慧眼鏡般完美的智慧眼鏡才能真正走入日常生活?且讓我們期待十年後的MWC吧。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