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三年,當時彼德.傑克森(Peter Jackson)還是個九歲小毛頭,因為看了當時的電影(金剛)(King Kong)而感動落淚,激發他走上導演之路。因此,這次重拍經典名片,不僅對金剛迷,同時對傑克森本人也是意義重大,他希望將(魔戒)所打下來的觀眾基礎成功轉移到(金剛)。 通常電影在上映前三、四個月,會開始架設官方網站,接著在各大電影院或其他通路放映電影預告,最後再依照各國的不同狀況,舉辦宣傳活動以及首映會。但是這些「既定流程」對於傑克森來說,似乎都太過制式化而且起步太晚,傑克森接受(Wired)雜誌專訪時表示:「當我聽到環球電影公司打算在上映前半年才架設網站的時候,我心想,天啊,一定得等到那個時候嗎?」 Video Blog 讓影迷參與拍片過程 傑克森突發奇想,自開拍(金剛)前就開始架設獨立網站「Kongisking.net」,發布包括選角等前製消息;去年九月開始拍攝期間,使用「製片日記」(Production Diary)方式和影迷溝通。最有趣的則是「影片日誌」(Video Blog),傑克森每隔一段時間會親自上場錄製小短片,解說(金剛)相關議題。到了後製階段,這些影片內容更有趣了,諸如電影幕後花絮等特效、佈景、戲偶製作流程等都拍成五分鐘短片,還可供下載。 「這讓網友可以最快了解電影進度,而且讓網友清楚我們拍了多久、花了多少時間、做了多少努力,」傑克森在其中一篇「後製日記」短片中,坐在工作室的長沙發上,回答網友問題時這麼說。為了拍這些幕後記事,傑克森找來兩位專門的攝影師及製片,前後拍了將近三千五百小時的毛片,再進一步剪輯成素材豐富的短片,「我一開始就跟他們說,不要避諱去捕捉我們很累或拍片過程中遇到困難的鏡頭,因為拍電影本來就不簡單。」傑克森認為,如果這些幕後花絮只是用來浮誇以及粉飾,就失去了真實記錄的意義。 Diary DVD 搶在電影上映前推出 雖然過去喬治魯卡斯的(星戰三部曲),也同樣以網路片場日誌的方式,來和廣大的星戰迷預先溝通,只不過得加入會員,幾經認證之後才可一窺究竟。但(金剛)這次不但提供了豐富的影片網誌可供自由下載,甚至未上映前就出了「製片日誌」珍藏版DVD,是好萊塢史上第一次,這些都是傑克森自己的構想,負責發行的環球電影公司也放手讓他嘗試,並未涉入。 「彼德.傑克森是個非常用心而且勇於嘗試不同方法的導演,」環球電影台灣分公司媒體公關林郁儀說,利用影像部落格,預先將拍攝過程以及花絮公開的作法,和導演本身特質有很大的關係,例如拍攝過(侏儸紀公園)、(世界大戰),同是好萊塢大導演的史蒂芬史匹柏就喜好不同,他偏好保持神秘感,讓等著進戲院的觀眾有更多想像空間。「另外,電影內容容易引發網友討論的,也比較適合用這樣方式,」林郁儀補充,例如觀眾不陌生的(金剛)、影迷眾多的(星戰)等都符合這種特色。 Blog Marketing 找到網友感興趣的題材 由於利用片場影片網誌的方法還可以依照下載、點閱的次數來分析網友最感興趣的部分,有愈來愈多的電影跟著嘗試。 曾拍攝過(X戰警)的導演布萊恩辛格(Bryan Singer),目前正在拍攝明年六月即將重回大銀幕的(超人)(Superman Returns)力作,也開闢了獨立電影網站「BlueTights」,記錄在澳洲拍攝電影的相關過程。在網站中,「Bryan's Journal」這部分是影片網誌,大約每半個月就有新的片場拍攝日誌上架。 而台灣在拍攝期間就有片場日誌的電影目前數量不多,即將在明年初上映由楊祐寧(曾演過(夢遊夏威夷))主演的國片(國士無雙),從今年七月開拍前就以部落格全程記錄,連一開始甄選演員都在上面搞定,雖然沒辦法像好萊塢一般還提供豐富檔案,「以片場日誌的型態來看,這是第一部這樣做的國片,」樂多市場行銷林微惠表示。 過去台灣電影運用部落格行銷的例子還有(無米樂)、(生命)等電影,不過都屬於電影上映後,利用部落格所串聯起來的宣傳力量,雖然並非片廠日誌,卻都十分成功,許多小成本電影都成功地利用部落格吸引更多影迷的目光,增加不少宣傳效益。 輔以這次(金剛)以及(超人)的例子,電影在網路行銷的方法上似乎正逐漸發生改變,已經不是只能從官方網站下載桌布、玩玩遊戲、觀看預告、劇情簡介等那些千篇一律的內容了,使用每日更新的片廠記錄、豐富的多媒體檔案,提供網友節奏更快、更有趣,而且更貼近現場的娛樂感受。 千萬記得,永遠不要忘了部落格的精神——「真誠」,只要做到真誠,才能在抓住目光的同時,抓住網友的心。


國泰人壽持續推動數位轉型,第四屆數位業務發表會近日登場,發表AI創新應用及數位工具升級成果。會中亮點包括升級業務行銷工具「新業務平台 NAP 3.0」(New agent Platform, NAP)導入三大 AI 功能,並率先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以提升業務通路服務效率與專業能力;並特地邀請新加坡保險同業MDRT(百萬圓桌會員)業務菁英參加,同台分享跨世代客群溝通與數位轉型實務經驗,泰國人壽更派出策略創新長等高階主管來台參與盛會,期能攜手海外同業彼此交流,為國壽業務部隊經營開創新視野。本次發表會活動吸引逾400位業務人員到場,另有2萬人透過線上直播參與,創下發表會收視人數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自2022年起每年舉辦數位業務發表會,透過新技術、新應用發表,協助業務人員更掌握科技趨勢與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於發表會中表示:「國泰人壽的數位工具不斷進化,NAP從5年前戰情室藍圖規畫,現已成為業務同仁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落實了效率工作與輕鬆生活的承諾,期許進入AI時代,國壽同仁以更堅實的底氣疾風前行。」強調保險服務已邁入智慧新時代,作為台灣保險業數位轉型的先驅,國泰人壽持續投入創新科技,為業務夥伴打造全方位的數位工作環境。
此次發表的「新業務平台NAP 3.0」導入三大AI新功能:一是「文件智慧識別」,透過AI大型語言模型(LLM)輔助智慧字元辨識技術(Intelligent Character Recognition,簡稱ICR),當業務夥伴為客戶進行保單健檢時,不需手動輸入,就能透過ICR拍照將資料正確帶入相關欄位;二是「自動生成圖文」,讓業務夥伴運用AI自製賀卡轉傳給客戶,利用生成式AI技術產生各類情境圖文,讓業務員有源源不絕的話題可以拜訪客戶;三是「AI COACH口袋教練」,能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再搭配「FitBack健康吧」增進與客戶的互動,提供完整且深度的保險資訊,成為業務人員的最強後援。
「新業務平台NAP 3.0」平台使用率已達到100%,深獲業務人員肯定,今(2025)年國泰人壽更率先實現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應用於投保、保單變更、保費付款授權、理賠申請及據點臨櫃辦理等五大保險服務流程,業務夥伴可協助客戶使用NAP平台完成人臉註冊,暢行國泰人壽全服務平台,除了讓客戶能享受快速、安全且便利的數位服務,亦能強化業務通路的服務效率,預計年底前將全面推行。
在培育業務人員專業能力方面,國泰人壽優化「C-Learning」內部學習社群平台,以遊戲式的學習模式,提供教育訓練及時事分享,提升學習動能;更透過「集團全攻略」匯聚人壽、產險、金融及健康四大核心服務素材,讓業務人員能夠開拓例如企業主、新手爸媽、超跑車主、銀髮族等不同客戶族群,並透過工具獲得實質的銷售幫助。未來,國泰人壽將持續落實集團「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深化AI技術應用,打造「人機協作」的最佳典範,優化數位服務功能,攜手業務夥伴開創保險服務的新局,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