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原來媽祖遶境也可以找人一起共乘嗎?這是來自巴西的共乘平台Tripda趣達,在台灣發展出的在地共乘服務。Tripda自1月底正式宣布從Rocket Internet公司與紐約投資者募得1,100萬美元A輪資金後,Tripda亞太區負責人Nitish Bhushan來台分享Tripda不到一年內擴張至13個國家的心法。
Tripda目前在13個國家都有在地團隊,擁有超過10萬名用戶,1月底已累積30萬共乘趟次,平均每個月都有幾千趟次。Tripda亞太區負責人Nitish Bhushan說,2至3月全球乘載人數的月成長率為1倍,台灣則成長3倍,總計從2014年10月台灣開站以來,平台上的駕駛已累計提供5萬個空位。
為什麼Tripda要鎖定新興市場發展共乘服務? Nitish Bhushan指出,Tripda的主要投資者德國創投Rocket Internet,把網路創業當成事業來經營,就是要找到尚未被滿足的機會,把現有的商業模式複製到其他市場。
(圖說:Tripda在10個月內快速擴張至13個國家。圖片來源:郭芝榕攝影。)
Tripda選擇進軍13個新興市場,考量的因素有兩個,第一、消費者行為,城市中使用者使用App的情況成熟。其次,基礎建設有缺口,需要用科技來解決交通運輸的問題。兩大因素是長距離共乘服務能發展的關鍵,花一樣的時間,使用者可以花費得更少。
目前Tripda尚未發展出商業模式,在Rocket Internet的支持下,全球13個市場的目標是快速擴張使用者人數,並依各國特色發展在地化。Nitish Bhushan說,「何時會有營收,並沒有時間表。」但預計未來可發展的商業模式有,平台訂閱費或依公里數收取手續費。
Tripda台灣是台灣唯一一個橫跨13個國家的共乘平台,但事實上,Tripda不是台灣唯一的共乘平台,早在2007年就有共乘王、新北市政府也成立綠色共乘網,跟Tripda模式比較接近的是2013年底由一群台大學生成立的共乘媒合平台Carpo,除了固定通勤,也還有活動專區。
共乘平台的特性是長距離運輸,Tripda在台灣希望用新概念來解決交通問題,鎖定交通難以到達的大型活動合作,連媽祖遶境都可以共乘。2014年底選舉時推出青年返鄉共乘,就有82位駕駛提供250-300人次共乘服務。光是單一個墾丁春吶活動,就媒合超過700位乘客,最近也搭上Lamigo桃猿隊的棒球熱潮。
此外,也規畫出通勤類的共乘活動,如「內湖上班揪車送便當」,初期媒合成功就送100元便當,要讓台灣人的生活方式有不同的想像。
Tripda台灣總經理王鶴穆表示,每次共乘像是拿張樂透卡,會很好奇刮出來的是什麼故事,共乘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它一定脫離不了人,有人就有故事」。
延伸活動|Future Commerce Expo未來商務展
你對未來商務的想像是什麼?無論是數位行銷、行動支付、交易安全、智慧商場、無人機送貨、智慧物流、體驗經濟......,你的角色是什麼?5/14-5/15《數位時代》Future Commerce Expo未來商務展,也許可以給你一些靈感,幫助你從現在想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