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包吃包住還包女友,見過孵化器界之最:創新谷
[專訪] 包吃包住還包女友,見過孵化器界之最:創新谷

全球創業熱,不只創業是門生意,協助創業也成了一門好生意,諸如孵化器和加速器一般提供創業者教學課程、資金對接與資源轉介的創業機構也越來越多,在美國有些孵化器甚至成了新創名校的代名詞,新創各個搶破頭爭取知名孵化器如:Y Combinator、500 Startups的入孵門票。在擁有一萬家孵化器的中國,孵化器之間的競爭越趨白熱化,找天使和大佬來上課、提供共同辦公室不稀奇,現在竟還出現供吃供住甚至幫找女友的孵化器。

創新谷是孵化器界的黃埔軍校
(圖說:創新谷自詡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界的黃埔軍校。照片來源:李欣宜攝。)

從去年底火到現在的中國孵化器

來到位於廣州的孵化器創新谷,外觀看起來只是棟其貌不揚的水泥建築,比起中國現在到處一間比一間還要豪華氣派的孵化器,創新谷的門面看起來像個救國團中心,位置也不在市中心精華地段,完全看不出來這就是這半年來中國最火紅的孵化器之一。

創新谷的這一把火,從去年底開始燒起。去年11月在《中國青年說》節目上誇下海口說要發一億人民幣給員工的超級課程表創辦人余佳文,因為敢說敢秀,在節目播出之後爆紅,被稱為「90後霸道CEO」,大家開始注意到這個有1,500萬用戶,連阿里巴巴、紅衫資本和周鴻禕都投資的創業家。而另一個幫學生與企業媒合打工機會的「兼職貓」App,創辦人王銳旭年初因被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接見而爆紅,前陣子獲得300萬美金A輪投資,公司估值破億,而這兩家估值破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團隊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從廣州創新谷出來的。

說起中國創業熱點,北京中關村與深圳最為知名,廣州只能算是創業二線城市,但創新谷的新創團隊陸續交出漂亮成績單,打響了創新谷孵化器名號,連前富士康總裁、中國創客教父程天縱都說,創新谷是他見過最好的加速器,現在創新谷每年招收兩期團隊,一期錄取30個,但每期都有2,000家團隊申請,競爭程度不下於YC,但創新谷創立至今也不過三年而已,到底創新谷厲害在哪裡?

團隊進A輪成功率高達7成

創新谷執行長何雲湘說:「我們不懂投資也不懂孵化,所以我們最好,我們完全沒有規章與方法,完全依據創始人過去二十年的痛苦創業經驗,重造孵化流程。」創新谷四名創辦人全都是技術背景出身,何雲湘自己學半導體設計,另一名創辦人朱波也是工程師,何雲湘表示,正因為創新谷沒人懂得正統孵化器和投資怎麼做,方能打破規章,做出一番讓外界跌破眼鏡的成績來。

兩年來,創新谷總共投了40多家團隊,這些團隊從天使輪到A輪的成功率高達70%,到B輪的也有10%。相較之下,美國矽谷新創團隊進到A輪的成功率大概只有1-2%,北京中關村是3%,創新谷孵化的團隊成功率高得十分驚人,兩年來只失敗過2個團隊,而且投了40多個團隊總共只花6千萬人民幣,每個團隊的投資金額不超過500萬。以「禮物說」為例,當初創新谷投資500萬人民幣,如今禮物說進到B輪後的估值已高達2億美金,帶給創新谷豐厚的回報。

投資原則:人若靠譜,萬事皆成

外界好奇創新谷為何投資眼光神準,接連孵化出一個個明日之星,何雲湘接受《數位時代》專訪時說,他們的投資原則就是:「人不靠譜,萬事皆休,人若靠譜,萬事皆成。我們有自己一套的心理測試。」以余佳文為例,當初余佳文來找創新谷時已被十幾個投資人拒絕,手上沒產品也沒團隊,但他們與余佳文談了十分鐘就決定投他,原因無他,余佳文全身上下散發出強烈的「魯蛇」氣息(編按:大陸用語為屌絲),而且非常異類,與外界格格不入。

創新谷董事長徐洪波說:「只有你是個異類你才會成功,如果你跟大家做得都一樣,你肯定不會成功。」創新谷喜歡投異類,原因之一是成功的創業家通常都是異類,二方面是因為現實因素,創新谷剛成立時又小又窮,沒有什麼名校畢業的創業家願意到廣州來,他們只好找沒有退路的魯蛇,魯蛇願意背水一戰方能成就大事。

創新谷何雲湘
(圖說:創新谷執行長何雲湘,現為創新谷股東,轉任InnoHub。照片來源:李欣宜攝。)

我們為什麼投余佳文?因為優秀的創業者不讓我們投啊,我們只好投屌絲,我們只好精心培養這些人,我們買不到好種子,我們只好精心澆水施肥,很多好的種子現在連渣都沒了,我們才成名。」何雲湘說。

辦食堂、淋浴間和宿舍還幫找女友

創新谷有多麼精心培訓這些種子?在創新谷走一趟便知。一樓是創新谷咖啡廳,供創業者喝咖啡交流,也提供場地給企業團體辦活動,牆上有著塗鴉風彩繪「創新谷夢想起航地」,再走進去穿過長廊便是創新谷提供給新創團隊工作的辦公室、宿舍、淋浴間與快餐車,孵化器提供辦公室或咖啡交流區早已不稀奇,但提供宿舍、淋浴間甚至食堂的卻前所未聞,見記者看傻了眼,何雲湘解釋說:「我看我們每個新創團隊都是金燦燦的元寶,每個都值十億美金,萬一他們吃地溝油吃壞了身體什麼的怎麼辦,我想想乾脆弄了個快餐車給他們吃,比較安心。

創新谷
(圖說:創新谷的入孵團隊幾乎都定居在創新谷內,有些新創團隊會在牆上貼上打氣字條,例如牆上春聯寫道:起早貪黑修巴格,廢寢忘食編程序。照片來源:李欣宜攝。)

至於提供宿舍、淋浴間和烘乾機,則是因為有一天何雲湘在創新谷內看到一名新創團隊創辦人全身散發異味,一問之下發現他竟然已待在創新谷工作六天沒洗澡,何雲湘方才一不做二不休,弄了淋浴間和行軍床給新創團隊使用。但創新谷為新創企業家做的不止於此,創新谷每個季度都會找「小師妹」來與新創團隊聯誼,希望一併照顧到創業家的異性交友需求,何雲湘笑說:「我都跟這些小師妹說,你們就像天使投資人啊,你們現在認識的這些創業家,未來很有可能每個都變成下個雷軍或馬雲啊。」

創新谷
(圖說:何雲湘說,為了讓每個新創都吃得健健康康,他乾脆自己辦食堂。照片來源:李欣宜攝。)

從食衣住行每個層面悉心照料新創團隊,每個創新谷的團隊還得要在入孵四個月的期間入住創新谷,這又是另一個孵化器界前所未聞的規定,而這也是創新谷自稱「創業界的黃埔軍校」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希望打造新創團隊之間的革命同志情誼,就如同矽谷著名的YC幫或PayPal幫一樣。

何雲湘表示,如此有助於團隊間相互幫忙,也有助於打響創新谷的名號,例如之前余佳文因樹大招風備受批評,禮物說的溫城輝立刻跳出來幫他說話,顯現強烈的兄弟情誼。另一個要求新創團隊住在創新谷的重要目的,就是要用創新谷的文化教條「洗腦」這些團隊。

用文化教條「洗腦」新創團隊

創新谷的文化教條有三:變態勤奮、超級務實和非常專注。

何雲湘一一解釋:「中國人都很勤奮,所以你不變態勤奮你無法勝出;你還得要超級務實,任何飄在空中的東西都會被我們罵得狗血淋頭,最後你還要非常專注。」她舉例某次與新創團隊開會時,一個創辦人問徐洪波怎麼看現在百度阿里和騰訊的格局,徐洪波立刻拍桌大喊罵:「BAT怎麼搞,關你鳥事?你能不能把你的產品趕快搞好,然後做B輪?」這就是創新谷希望灌輸給每個新創團隊的文化,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其他人在幹嘛與你無關。

創新谷幾乎提供了創業家所需的一切資源:場地、資金、導師、課程、行銷與媲美打造好萊塢巨星的公關策略,但說到底,創新谷並不認為自己是孵化器,它更像是連鎖孵化器管理公司,自我定位為中國版的A16Z。

廣州創新谷

我們不是孵化器,我們是孵化器管理公司

創新谷旗下有兩家公司,一家是投資公司,一家是孵化器管理公司,廣州創新谷的營運模式已經成功複製到了深圳、北京、上海、杭州和武漢,創新谷提供全套的人員培訓服務,由當地的孵化器提供場地,就好像酒店蓋好了,再交由專業管理公司經營一樣,只是創新谷經營的是一個個孵化器,創新谷支出人員費用,再從房租回收利潤,這些「創新地產」的價格是一般行情的三倍以上。

創新谷這套連鎖孵化器管理模式,讓中國各地方政府都跑來取經,因為孵化器成千上萬個,但像創新谷一樣賺錢的沒幾個。談起創新谷這套孵化器管理模式,何雲湘有些得意地說:「所有的孵化器都沒有盈利模式,只有他(地方政府官員)跟我合作之後,他才知道孵化器可以賺錢了,我不只不收加盟費,我還分他錢,所以現在每天平均三四波人來找我談合作。」

何雲湘帶我們參觀創新谷與附近一家「創業大學」合作的孵化器地產計畫,下個月就要開幕的空間已經幾乎打點完畢,就等著新創團隊入駐,這裏每一間辦公室的大小與桌椅設置都經過精心規劃。何雲湘一邊走得飛快一邊說:「這裡每張桌子和椅子都是統一規格的,我們創新谷在全國每一個孵化器的桌椅都有規定的」接著指指牆上,「這邊以後也會噴上變態勤奮、超級務實和非常專注三個教條,每個都要。」

創業大學
(圖說:這是創新谷與廣州一家創業大學合作的孵化器,近期已開始營運。照片來源:李欣宜攝。)

從外頭看整棟尚未落成的「創業大學」,外牆上掛著一幅大大的「中國好創業」字樣,以及「要創業,來創大」,再加上何雲湘自信滿滿的神情,在廣州創新谷,這個孵化器界的連鎖黃埔軍校公司,你很難不相信孵化器也是門好生意。

編按:創新谷執行長何雲湘與董事長許洪波已於五月退出創新谷的經營管理,只保留創新谷的股東身份,創立創吧Innohub,定位為國際化的投資與孵化服務模式。本篇報導造訪時間為今年四月。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