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大事] 微軟裁員手機部門 || Pepper機器人大賣 || 美國無人機應用三趨勢
[一週大事] 微軟裁員手機部門 || Pepper機器人大賣 || 美國無人機應用三趨勢
2015.07.12 | 行銷

微軟宣佈裁員6.5%員工7,800人,主要為手機部門


繼 6月30日 微軟公司與 AOL 達成廣告合作協議,AOL 將負責微軟公司旗下面向 9 個國家的數位廣告業務,裁員 1,200 人之後。它將裁員 7,800 名工人,其中大部分在其垂死智慧手機單位。在此之前,微軟剛剛對公司組織架構和業務進行了調整,包括工程團隊和高層管理的調整,將部分地圖業務轉讓給Uber,放棄顯示廣告業務等。(繼續閱讀)

鴻海代工Pepper大賣、華碩吃香!


由台灣鴻海(2317)代工的軟銀(Softbank)全球首款搭載感情辨識功能、且並擁有自身情緒的人型機器人「Pepper」6月20日在日本針對一般消費者開賣後,買氣驚人,1,000台Pepper在1分鐘之內就被搶光光。軟銀也與法國機器人開發商Aldebaran Robotics合作,在東京秋葉原開放工作室,讓開發者可以實際接觸機器人。除了實體工作空間之外,還架設專用網站「Pepper Creator Community」,方便開發者彼此交流。(繼續閱讀)

雲端金脈被斷,希臘新創陷紓困風暴


希臘紓困案公投結果今早出爐,希臘民眾用選票跟撙節方案說不,但希臘是否會因此退出歐元區、歐盟是否會開出更嚴苛的紓困方案以及全球金融市場會作何反應,一切都還是未知數,但可以確定的是,希臘自上禮拜開始實施資本管制,禁止銀行對外營業和限制希臘人每張提款卡每天最多只能提領60歐元,還停辦國外匯款業務,特別是最後一項,已經讓希臘新創吃足苦頭,許多新創團隊採用國外的雲端系統,現在因為政府禁止轉帳或付款給國外帳戶,導致他們的產品或服務可能因為無法繳納雲端費用面臨斷炊危機。(繼續閱讀)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快速消費品(FMCG)快速電子商務化,預計十年內將成長50%!


快速消費品(FMCG-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的全球網路銷售量快速成長,單獨在去年(2014)的年成長率就已經達到了28%。預計到2025年年底前全球FMCG的網路銷售總額將高達1,180億歐元(約3兆8千億新台幣)。最大的成長市場預計將發生在中國和韓國等亞洲國家。在英國市場,網路銷售比率最高的是濕紙巾(15%),番茄製品(11%),礦泉水(10%)。在法國市場,產品總類如嬰幼兒奶粉(12%),嬰兒食品(11%)和湯類產品(10%)有比較高的網路銷售比率。(繼續閱讀)

廣告主注意了!Facebook每點擊成本(CPC)計算有重大變革


過去臉書計算CPC的方案,包含只要使用者點擊廣告進入到網站、APP,甚至「按讚」、「分享」、「留言」、「持續閱讀」等動作,廣告主都需要支付每點擊成本。如今Facebook公布,最新的CPC計算只會包含「點擊連結」(link clicks)。按讚、分享、留言的按鈕,就不包含在最新的CPC計算之內,但廣告主仍可以用這些元件,評估你的商品受喜好、討論程度。(繼續閱讀)

美日機器人大戰成了!水道橋重工回應:好膽來打格鬥戰!


之前美國的機器人團隊Megabot,在AutoDesk的支持之下,打造了12000磅重的 MegaBot Mk. II巨型機器人,並且還向日本的水道橋重工的 Kuratas巨型機甲下了戰帖,宣稱美、日兩大巨型機器人有向世界上科幻愛好者交代清楚,誰是天下第一的義務。(繼續閱讀)

Apple Music 上線的這一周,是 Spotify 有史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周


Apple Music 上線剛滿一周。 這段時間裡我們用了太多精力去討論 Apple Music 和 Spotify 之間的競爭關係,但是大多數人都忘記了,串流媒體音樂的普及程度還有很大拓展空間。這意味著在美國,即便已經過了這麼多年,流媒體音樂市場卻遠未飽和。 還有大量使用者還沒習慣使用串流媒體音樂應用。 當有其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玩家進入這片市場時,其實是在幫「串流媒體音樂」這件事做宣傳,Spotify 從中受益也就理所當然。(繼續閱讀)

去年美國可以用無人機的公司只有數十家,你猜今年增加了多少?


對無人機行業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法律法規。在過去的法律框架下,對空中的管制非常嚴格。 在今年年初,美國航空管制局只允許數十家公司用無人機來工作,並且大多僅限拍攝或者封閉的場地。據 The Verge 報導,到今年6月底,美國已經有超過500家公司可以用無人機來完成各項任務,並且適用範圍也擴大了很多。(繼續閱讀)

運動相機探索未來出路:GoPro進軍影音業務


運動相機廠商GoPro正在大舉投資數位影音內容。該公司的目標似乎是提高使用者忠誠度,而GoPro目前的使用者主要是極限運動和戶外運動愛好者。此外,通過內容分發協議,或是與品牌和廣告主的合作,這些影音內容將給GoPro創造新的收入來源。(繼續閱讀)

機器人時代會出現新的 Intel 嗎?聽過 NPU嗎?


CPU是通用處理器,滿足的是最廣泛的通用計算需求。 從歷史來看,特殊的計算任務總是從基於通用處理器的純軟體方案,過渡到基於專用硬體的軟硬體結合解決方案。 圖形處理器GPU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它力于做動畫渲染這樣的複雜度高的特殊計算任務。」Horizon Robotics的想法是將專門化的人工智慧演算法邏輯實現在晶片裡。 簡單的說,他們要做的就是把深度神經網路等各種複雜的人工智慧演算法放置在晶片中。 余凱將其稱之為「 機器人的大腦」。稱之為NPU (Neural Processing Unit)。(繼續閱讀)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別讓「數據缺口」限制CRM效能!invosData指引會員經營驅動營收新解方
別讓「數據缺口」限制CRM效能!invosData指引會員經營驅動營收新解方

你的CRM成效為何總是不如預期?真正的關鍵可能不是系統不給力,而是數據源有缺口!當87%零售交易仍發生在線下,缺乏整合全通路數據的CRM,將難以描繪完整的顧客輪廓。

對此,台灣零售數據解決方案業者invosData舉辦《Grow with Data》系列講座,首場以「消費大數據如何為CRM賦能」為題,分享完整蒐集數據源的策略思維,指引品牌落實CRM關鍵方程式:完整數據 × 完善機制 × 全景會員,進而成功打造品牌成長新引擎。

invosData補齊數據拼圖,打造無縫整合的顧客生態系

數位轉型趨勢下,品牌雖積極推動OMO與D2C策略,但若未能整合第三方通路的消費行為數據,CRM仍難以真正串起顧客旅程。invosData執行長陳振榮指出,目前品牌經營「四大通路」包含自營線上、自營線下、第三方線上(如電商平台)、及第三方線下(如零售量販通路),特別是大量交易多半發生在第三方線下通路,品牌不易掌握到更細緻的消費數據。

對此,invosData助力品牌突破數據黑盒子,透過建立全台最大發票交易數據庫,將散落於量販、超商、藥妝等場域的消費紀錄,更全面、有效整合至品牌的CRM系統。等於是從顧客資料角度出發,驅動營收與客戶關係經營的雙重效益。

至於invosData的發票交易數據庫有多龐大?invosData商務總監Aaron提到,他們涵蓋850萬用戶行為統計、每月新增1億筆發票資料,累積超過40億筆跨通路消費紀錄。這些數據幫品牌看見非自營通路的真實消費情況。但重點不只在「看得到」,更在於「看懂後能行動」。

Aaron分享,invosData團隊對此特別聚焦兩大應用策略:「外展增量」與「內收活躍」。「我們的核心價值是用數據洞察來驅動成長。像是透過分析發票與交易行為,精準找出潛力顧客、滲透新市場,這是外部拓展;而整合品牌自有會員資料、優化互動節奏與再行銷流程,是強化品牌內部經營力,屬於內收活躍。」

invosData的全通路數據平台能提供品牌一站式的市場視角,讓品牌能同步做好「外展」與「內收」的策略佈局,打造一個「找得到、留得住、買得久」的顧客生態系,為長期經營創造真正的成長動能。

2.jpg
invosData商務總監Aaron提到,他們涵蓋850萬用戶行為統計、每月新增1億筆發票資料,累積超過40億筆跨通路消費紀錄。這些數據幫品牌看見非自營通路的真實消費情況。但重點不只在「看得到」,更在於「看懂後能行動」。
圖/ 引客數據invosData

解密2025零售新趨勢,行銷再升級驅動長效會員飛輪

面對消費行為的改變,新零售時代不再劃分線上與線下,消費者更追求隨時隨地皆可展開的沉浸式、個人化與愉悅體驗。因應此趨勢,Salesforce流通業總監Caroline分享2025零售產業的關鍵趨勢,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整合式電子商務平台」的重要性。

整合式電子商務平台,就是幫助品牌把「商品、訂單、庫存、顧客資料、行銷活動」串在一起,從實體門市到網路商店,一個後台就能統一管理所有銷售與溝通管道。這讓企業可以快速回應顧客需求、提供一致的購物體驗。

看準這樣的趨勢,根據調查,有高達88%的零售商預計在2027年前投入整合式電商平台,做為推動營收成長的關鍵投資。不過,真正能驅動這些平台發揮效益的關鍵,仍來自於背後的「數據整合能力」。這也是invosData的價值所在,透過整合實體與線上的發票數據,品牌能一眼看出顧客買了什麼、在哪裡買、多久買一次,掌握真實消費行為輪廓,進一步進行分眾行銷、發送個人化優惠,甚至結合商品券與任務行銷活動,讓數據不只是看得到,而是能真正驅動顧客行動、創造營收的助燃器。

接著,政大教授高端訓以「會員經營飛輪模型」切入,建議品牌應擺脫一次性促銷思維,轉向可持續創造會員價值的長期策略。他提出六大操作環節:從精準導流開始,搭配強力入會誘因、分群貼標與差異化權益設計,再透過互動推進與預測行銷擴大轉換動能,並定期清除無效會員以維持KPI真實性。

回顧整個會員經營的流程,高端訓也建議品牌主應多聚焦在三大關鍵指標:CR(捕獲率)、CVR(轉換率)、CPA(行動成本)的成效,以確保資源分配效益。相信當這套飛輪機制啟動後,會員自動轉動價值,品牌便能持續展現獲利動能。對品牌來說,這就是從「經營通路」進階到「經營關係」的關鍵思維,也是新零售時代不可或缺的競爭力。

3.jpg
政大教授高端訓分享「會員經營飛輪模型」,建議品牌應擺脫一次性促銷思維,轉向可持續創造會員價值的長期策略。
圖/ 引客數據invosData

品牌實戰學!The North Face到FMCG,克服數據痛點提升營收成長

戶外運動品牌The North Face過去面臨會員制度過於簡化、系統資料未整合、權益難查詢、互動頻率及每位顧客平均消費額(ARPU)偏低等多重挑戰。The North Face數位行銷經理Kaitlynne指出,為了發揮CRM效能,The North Face在LINE官方帳號建立起「一站式會員體驗中心」,並以數據為核心,整合消費者在各通路的行為足跡。

為此,The North Face將會員中心、卡券包、點數商城、門市顧問綁定等功能,匯集於LINE平台,並讓消費行為、互動紀錄與個人資料,持續回流到會員資料庫,同時將原本的兩級會員升級為五級制度,精細化經營分眾會員。新制推動後,三個月內新增超過4萬名會員,ARPU明顯提升,連帶折扣支出、系統成本皆顯著下降。證明透過一站式資料整合與數據驅動規劃,確實能刺激會員活躍度與營收成長。

4.jpg
The North Face數位行銷經理Kaitlynne提到:「The North Face將會員中心、卡券包、點數商城、門市顧問綁定等功能,匯集於LINE平台,並讓消費行為、互動紀錄與個人資料,持續回流到會員資料庫,同時將原本的兩級會員升級為五級制度,精細化經營分眾會員。新制推動後,三個月內新增超過4萬名會員!」
圖/ 引客數據invosData

接著,CRM策略專家Renee分享雀巢膠囊咖啡與富利餐飲(Pizza Hut/KFC)兩大案例,凸顯善用數據整合與價值路徑設計的必要性。雀巢面對多通路與高低頻產品結構複雜等挑戰,透過建立跨通路會員ID與旅程自動化推送,有效整合消費足跡與互動節點,讓會員營收貢獻占比與LTV皆顯著成長。富利餐飲則是在系統後台整合Pizza Hut與KFC雙品牌會員資料,設計情境式交叉推薦,成功讓跨品牌會員消費頻次與LTV明顯優於單品牌會員。

Renee強調,會員經營不應止於分類與反應,而是從貼標、預測到動作的三步驟,也就是先依據會員輪廓及行為進行貼標分類,再透過模型預測其活躍度、回購潛力與流失風險,最終提前設計精準干預策略。換言之,品牌要化被動為主動,透過「預測式會員管理」策略,及早佈局、提前預測消費者需求,創造出難以複製的競爭優勢。

從觀測到優化invosData賦能可持續成長的數據引擎

面對消費行為加速變化與會員經營思維升級,invosData執行長陳振榮最後強調,品牌若只依賴自營通路,將難以掌握全貌;唯有整合全通路消費數據,並升級為從即時觀測、預測洞察、到行動優化的循環模式,未來invosData將持續提供APP、Data、Martech、API等完整解決方案,協助品牌整合線上線下消費脈絡,建構以數據為核心的會員成長引擎,推動營收與會員價值的雙軌成長。

5.jpg
圖/ 引客數據invosData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