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20]蔣顯斌:跑到懸崖邊跳下去的過程中,翅膀就長出來了!
[Internet20]蔣顯斌:跑到懸崖邊跳下去的過程中,翅膀就長出來了!
2015.08.05 | 創業

蔣顯斌(CNEX創辦人兼執行長)
1995年創辦海外華人最大的中文網站華淵生活資訊網,1998年華淵與北京利方線上合併為新浪網,成為全球最大的華人網站。2000年推動新浪網在Nasdaq上市。2006年創辦CNEX,以記錄華人影像為使命,每年選定一個主題,計畫以十年時間,留下百部影像資料。

圖說明
(攝影/賀大新)

那時的網路是一種天未亮懞懂狀況,之後就坐上雲霄飛車,我們放棄了很多,當時所謂的正當職業,我本來要去念建築(哈佛)放棄的過程中,隱隱約約感覺到有個東西要起來,那我們恭逢其盛(網路),創業決心很強,基本上我可以連續熬夜兩夜不睡覺,最高記錄做到鼻血流下來,我還訝異地看天花板,怎麼會有血水流下來,我不知道是我的鼻血。現在回想起來,感謝那時的我,這麼願意拼命,當然也要怪這麼拼,身體不再像從前那麼好,我做了心臟的手術,這是我為拼命付出的成本,

我們見證了造山(網路時代)的過程,這是很特殊的人生機緣,人類有一些知識剛出來的時候,會有一些人看到全貌,音樂、數學、建築這是全腦開發,我們從山底選一條路,從山底鑿出一個洞,新科技打來的電話,從一個小小的學術領域竄出來,與商業結合成為數位資本主義,有些東西這是這麼神奇的從無到有的出現,顛覆舊秩序,全部重新洗牌,經歷過後突然理解到人類的文明是可以這樣造成的。

20年前抱著一種沒有未來,不知道未來也不怕,就進去了,當時大家流行,跑到懸崖邊,跳下去,有這樣的信仰,你要相信跳下去時翅膀就長出來。創業是很浪漫也很危險,十年砸下去但並不一定有結果。最大的阻礙來自於最愛你的一群人,因為創業的代價很高,成功機率很小,不是外界所想像的光鮮。但是,一旦開始有十個人談,有一兩個人相信你,然到家人也想支持你,甚至加入你,你就知道已經過了一個門檻。

以前對自己的認識很少,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能耐,後來發現自己會設計,談合作,會募款,這些領域是我擅長的,那我就要在這些領域把自己開到200%的狀態。

某個選擇就決定了你的人生道路,當時的選擇有沒有充分與嚴謹的調查,是一個直覺Got feelings 這是一種直覺,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也放棄了,我覺得我們當時能有這個機會決定走這條路,從三人變成3000人,一直不後悔,一直挑戰極限,有要一定的傻勁與勇氣,到今天我都還是覺得很重要。

1995到現在,後浪推前浪,老的品牌已經「化作春泥更護花」,大型的品牌也都變了,也都被後面的人取代了,過去認為二,三到年是一個新的波,但越來越快,也沒有放慢的跡象,未來20年速度會越來越快,最近大家很時髦「談指數型爆炸與成長」。因此改變人與人之間與未來的關係。

@@ACTIVITYID:356@@

圖說明
(《數位時代》2015年8月號文章精選,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來信洽詢:web@bnext.com.tw)
其他精彩內容》》
訂閱數位時代》》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