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知博覽會的創新
愛知博覽會的創新
2005.10.01 |

在愛知博覽會的尾聲去參訪,以為人會少一點,結果完全錯了。僅管西日本有颱風來襲,入園人數還是居高不下,9月3日更創下25萬人的高峰。為了進豐田館仍得排上三個小時,熱門的國家館如德國館,到下午五點還是有100分鐘等待線。就參訪人數而言,這算是一個成功的博覽會。 我們有幸訪問了總企劃人之一的福井昌平先生,對愛知萬博的企劃概念及創新有較深入的了解。他一開始便說這是21世紀第一個萬國博覽會,對這個有150年以上歷史的博覽會而言,愛知做了許多創新。不同於19世紀的萬博強調國力,20世紀的萬博強調企業力,21世紀的萬博應有一些新的省思與再出發。 探索自然與生命的智慧 他認為21世紀之後的萬博有二種趨勢,一是金磚四國之類的發展中國家,他們爭取主辦萬博的動機仍是展現國力,並與都市發展或造鎮相結合,因此開發與基礎建設的規模愈大愈好。1970年的日本大阪萬博,參訪人數6400萬人和展場面積都是本次的三倍,2010年上海萬博的目標一定是要超越大阪的記錄。 但已開發國家的動機完全不同,各國政府已很難得到國會的同意,再以大筆納稅人的錢來宣揚「國威」,而是必須以更高層次的目標與主題,足以凝聚眾人,吸引企業、市民、甚至是他國政府的參與才是重點。 愛知的主題是「自然的睿智」,一反過去透過一座座龐大的人造紀念物,以展場的規模來展現「人定勝天」的科技開發思維,此次以比較謙卑的心態,在對自然環境破壞最小的情況下,體驗與探索其中所孕涵的訊息(Nature's Matrix)、展現人生的技巧與智慧(Art of Life)、以及構思生態循環的社會開發(Development of Eco-communities)。從而以地球社會全體成員為主體,來形塑與建構全球規模的對話與交流之平台,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課題。這些概念不只要表現在會展期間,從會展的規劃設計過程、軟硬體設施到結尾的善後處理(再生、再利用、再回收)都要考慮大會的主題。以下就是這次博覽會的特色,提供給大家參考。 樹立市民參與的典範 第一,此次的場地原是「愛知青少年運動公園」,涵括了許多生態棲息地,約150公頃,因為會後要還原,此次只利用了原來球場、競技場、以及露營地共60公頃,算是相當緊湊(compact)的基地設計。整個基地的高低差達40米,設計上很巧妙地用了全長2.6公里的「空中走道」環繞各個展區,創造出流動的空間,讓參觀者沿著此一空中迴圈(global loop)就可穿越不同特色的各國展館。原基地中的13個池塘都原樣保留,也形成了自然庭園的地景形貌。 第二,為了讓各國的展館投資較經濟,不過份地在建物上爭奇鬥豔,大會蓋了161個18米×18米×9米的「模組」,由各國來租承及做內外裝潢。已開發國家的呈現較能掌握到大會主題,以創新手法呈現該國特色;開發中國家的想像力就較差,許多甚至淪為商品販賣場所,較為可惜。 第三,本次市民參與的深度與廣度也得到世界博覽會協會的稱讚,前後有十多萬市民直接、間接地參與此次博覽會的企劃設計建造及營運,另有三萬志工參與服務,非政府組織及非營利組織的計劃與節目超過250個,為未來的博覽會立下市民參與的典範。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