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之偉] 媒體電商的機會與挑戰 (下)
[彭之偉] 媒體電商的機會與挑戰 (下)
2015.08.28 | 行銷

筆者在上文曾提及,傳統媒體電商的商業模式,不管是B2C、B2B,還是O2O,傳統媒體賺的是快錢(廣告、置入、冠名或廣編稿),而電商賺的則是慢財,需要系統平臺(資訊流)、金流、物流和商流來支撐消費者購買或消費的元素。

而傳統媒體的經營者思維,大多不具備電商平臺的建構知識與經驗,這就形成了「落差」,包括認知的落差、執行的落差、收益的落差、人才的落差與知識的落差等等。這種種的落差,使得大多的傳統媒體佈局電商的腳步顯得有些緩慢;即使有了網站、內容和資源,大多也難以整合,這就是因為種種落差造成傳統媒體電商發展較為緩慢的原因。筆者就自身在電商產業十多年的經驗與這兩年處在傳統電視媒體的實務經營經驗,做出以下觀點與建議:

怎麼發展媒體電商?

「人、模式、資源和時間」是傳統媒體發展電商時,基本所需要投入的要素,簡單來說,就是要找對人,找出對的商業模式,給相對足夠的資源,等待相對發酵的時間。這個順序很重要,如果一開始沒找對人、沒規劃出對的商業模式,後面即使給很多的資源也不會發酵。但就算找對人,規劃出對的商業模式,倘若沒給予相對足夠的資源,也不會發酵。

顯而易見,其中的「人」是關鍵,而這個負責發展電商的人,可以是從媒體中直接延攬,或是有從事電商經驗的人,但重點在於是否能切身瞭解電商發展模式與媒體所擁有的相對資源?其次重要的是要直接對得到最上層的老闆(不管是總經理還是董事長),這點很重要。因為企業本身經營者如果真的要做電商,就要有決心徹底去執行;換言之,帶頭老闆要親自去盯進度,才不會到了真正要落實的時候,被許多阻力而阻撓了。對人才專業度的信任,會是最後能否開花結果的關鍵。

「電商重打底,媒體重話題」,電商人才善於打底(金流、物流、資訊流與商流),而媒體人善於鋪陳、包裝和操作話題,兩者能融合最好不過,尤其擁有自營媒體對於操作話題更是相對有經驗,最後在於所操作的話題,如何界接到平臺上,也就是「媒體腦」操作話題、引起討論及想要購買的慾望(真正的媒體影響力),「電商腦」承接消費者(使用者)購買的平順流程(使用介面、使用者動線),唯有兩者合作無間,才能創造好的媒體電商模式。

傳統媒體電商基本觀念

「媒體改變了什麼?」
過去傳統媒體能做到的是兼顧收視率、發行量和觸及消費者(讀者)等,但重點在於媒體影響了消費者什麼?在媒體電商裡,著重的是後面的行為,也就是電商的「轉換率」。媒體在生產內容上,要從好的、優質的、感動人心的、令人省思的與歡笑的目的,加上「行為模式」,也就是看完要讓消費者願意、想要去採取行動。所以,有了媒體腦固然很好,但還得加入電商腦的「轉換率」。

「電商是要賣東西?」
賣東西需要的是電商基本功,常常許多電商人把商品規劃的很完整,把該有的故事、訴求都做到了,但是怎麼正確且一針見血的傳達給對的消費族群,切中族群(觀眾、讀者、收視戶)的心中,觸發族群的需求,是電商腦要加入的「媒體力量」。

媒體電商的三件事?

一、資源配置:

擁有自營媒體的人通常會以「賣不掉的廣告來做電商」的思維,是對也不對,因為賣不掉的廣告通常無用,不好的版位/時段/內容,本身影響族群(觀眾/讀者/收視戶)的力量就是薄弱的,如果只以這樣的思維來宣傳,當然力道一定是有限的,甚至是不好的,但賣不掉的廣告該不該拿來做宣傳,當然是可以的,只是好的(版位/時段/內容)廣告(或節目或主題報導)要跟不好的一起搭配,抓出對的宣傳策略,也就是媒體的資源配置很重要。

二、知識融合:

上述有談過的,「媒體腦」與「電商腦」的思維本來就不同,擅長的操作面也不同,不同時間、不同點的「換腦思考」很重要。人不同,事不同,觀念也不同,要能彼此「知識融合」,找出最佳合作方式,才能發揮媒體電商的絕佳優勢。

三、專業合作:

萬一媒體業者沒有電商人才怎麼辦?對外找專業的合作夥伴是一個解決方案,然而找對合作夥伴是一件很重要且是否有機會發展成功的關鍵點。就目前許多電商平臺租賃系統公司,筆者並不覺得市場上一般的電商平臺租賃系統公司(開店系統)有媒體腦的思維。建議還是需要客製化系統,才能將自有的媒體資源系統化,或是尋求有經驗的顧問或系統商共同合作,以減少前期摸索的成本及避免走錯路所花費的時間與金錢成本。

以上幾點,是筆者就自身從事電商十多年的經驗與這兩年處在傳統電視媒體的實務經營經驗,所提出來的建議與分享。媒體網路化與電商化,可說是必然的趨勢,而傳統媒體發展電商模式也會是必要的轉型與策略。

傳統媒體要跨界網路或電商,而電商要向媒體取經,學習如何創造影響族群(觀眾、讀者或收視戶)的行為,把「電商腦」與「媒體腦」在不同時間、不同點的「換腦思考」,找出最佳融合方式,就能發揮媒體電商的絕佳優勢。

原文獲得作者授權 彭之偉的臉書授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元大證券「投資先生 APP」獲第18屆金彝獎肯定,不僅成為市場公認的創新典範,也象徵元大證券已將數位服務從工具升級為支撐「投資人體驗」的數位基礎設施。

在下單APP已成證券業經營「標配」、交易介面越做越像的今天,要在市場上創造競爭力並不容易。 然而,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 APP 卻交出一份極具說服力的成績單 ,不僅累計下載突破 560 萬次、月活躍使用者超過 130 萬人,穩坐全台新一代行動下單平台, 在近日剛公佈得獎名單的 「第 18 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獎」中,更一舉奪下「傑出金融創新獎」殊榮

這樣的成績讓人不禁好奇:在人人都有下單APP的時代,它到底如何打造差異化,獲得投資者與評審的肯定?「我們認為,這次得獎的關鍵並不是來自單一功能,而是評審看見了完整而連貫的行動投資體驗」元大證券表示。

投資先生 APP 在2025年全新改版後,成功串起投資旅程的每一個節點,從線上開戶、市場資訊取得、交易下單,到帳務查詢與投後管理,讓使用者可以在單一 APP 裡完成大多數投資決策所需的關鍵流程,減少在不同 APP 之間來回切換的時間與不方便,有更多時間可以去瞭解市場資訊、優化投資組合與投資成效。

從客戶痛點出發的改版藍圖,讓投資旅程更順暢

元大證券指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源自於團隊多年累積的使用者洞察。 自 2018 年上線以來,元大證券便持續蒐集使用數據與用戶回饋,逐步梳理出投資人在行動投資旅程中常遇到的關鍵痛點。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首先,是過往臨櫃開戶流程繁瑣又花時間。其次,許多投資人同時擁有多項金融資產,每一種資產都有各自對應的 APP,常常要在不同 APP間反覆切換,難以快速掌握整體資產狀況。第三,APP 介面採固定版型,投資人每次都得層層點選才能找到所需資訊,操作體驗難以提升。第四,市場波動快速,但投資人又難以時時刻刻緊盯盤面變化,一個不留意就可能錯過絕佳的進出場時間。最後,在時間有限、資訊繁雜的情況下,許多投資人沒有足夠時間深入研究商品,只能依賴親友建議做決策,投資過程缺乏個人化引導與專業支持。

這些長期困擾投資人的問題,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指出了明確方向: 不僅逐一拆解這些痛點,更要串起各個投資節點,打造出一條更順暢的行動投資動線。 正因如此,投資先生 APP 2.0 推出5大創新設計,並依照投資人的實際操作流程,將這些創新整合成更直覺的投資路徑,讓使用者能夠一步接著一步操作,投資流程自然更連貫、順暢。

創新1、一戶五開》讓開戶變快、變簡單、也變更安全

在投資旅程的第一站,元大證券推出「一戶五開」創新服務,整併證券、複委託、財富管理、銀行台幣扣款與外幣扣款5大帳戶的開戶流程,使用者只要一次申請、一次驗證,就可以同步開立這5大帳戶。過程中,亦結合 OCR 與銀行資料共享機制,自動帶入部份資料,讓使用者從原本近 60 個欄位的填寫量,一口氣降低至剩下五分之一,整體開戶時間也縮短至 約 5 分鐘

元大證券強調,「一戶五開」服務不只是把流程變快、為投資者重新定義開戶體驗,更重要的是,同步降低詐騙風險,藉由將身分與資料比對前置化的做法,在開戶端就能攔截高風險樣態的交易,而統一的驗證軌跡也能降低人為錯誤與資料偽造的可能。

創新2、客製化投資首頁》打造個人專屬投資儀表板

完成開戶後,進入日常使用階段,投資先生 APP 推出「客製化投資首頁」的創新設計,以卡片式模組架構,一次整合台股、ETF排行、研究報告、行事曆等16種功能模組,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習慣自由增減模組,並透過拖曳方式調整順序,打造個人專屬的投資儀表板 ,讓 APP 不再只是資訊堆疊,而是更貼近每位投資人決策節奏的個人化入口。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創新3、智能貼標》把個人化體驗從介面設計升級到內容推薦

在個人化體驗上,投資先生 APP 不只提供客製化投資首頁,還進一步導入「智能貼標」機制,讓個人化服務從介面配置走向內容推薦。元大證券透過數據分析 自動辨識用戶的投資屬性並建立標籤 ,據此進行個人化訊息推播,提升內容相關性與觸及率。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這項設計的價值在於,它能隨著投資人所在的投資階段動態調整內容,不論是新手需要基礎知識,或是進階投資人關注市場機會,都能收到更對時、對題的資訊。

創新4、智能條件單》不必盯盤也能照策略走

當投資人準備進場時,投資先生 APP 的「智能條件單」便成為策略執行的重要助力。此功能同時支援台股、美股與期貨交易,讓投資人透過自動化條件設定,提高策略落地率並強化風險控管。

目前智能條件單共提供六大應用情境,並支援長達 90 天監控,滿足不同類型投資人的需求,也獲得許多投資人高度肯定。以台股為例,智能條件單至今已累積逾 10 萬名使用者、創造超過新台幣 700 億元的成交金額,顯示 自動化策略工具 已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的日常操作利器。

創新5、元大集團資產總覽》14 類資產一次看清

最後,在投資後的資產管理階段,投資先生 APP 運用集團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打造更完整的資產全貌檢視能力,讓投資人能在單一介面一次 總覽多元金融商品

元大證券串接元大金控集團內各子公司共 14 類資產,免去過往跨 APP查詢資訊的麻煩,使用者僅需完成一次身分驗證,即可跨平台查詢證券、銀行、期貨、投信與人壽的資產,至今已寫下每月使用人次逾 2 萬次的好成績。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展望未來,元大證券將持續以「投資體驗先行」作為產品迭代的核心原則,讓既有的服務主軸走得更穩定、更順暢,也更貼近日常使用情境。同時也會持續關注新興技術的發展,於技術成熟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謹慎引進,讓數位服務真正成為投資旅程中的穩健助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