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電機畢業的莊繡華,對唱歌一直情有獨鍾。大學時期加入合唱團,畢業前夕參加了全校藝術歌曲比賽,得了生平第一個第一名。畢業之後到聯電工作,參加全公司的歌唱比賽,獲得生命中第二個冠軍。這些美好的經驗不免讓她對歌唱有些不同的期待,為她的出國之路埋下伏筆。
莊繡華開始找人教她譜曲,準備出國念聲音表演,親友間當然反對聲音不少,大部分人的都認為,這對未來職涯一點幫助也沒有。但是她先生則對她說:「年輕的時候,有歲月沒有錢;年老的時候,有錢沒有歲月。」因為這番話,莊繡華決定帶著他的鼓勵,花掉積蓄,隻身飛到英國伯明罕學音樂。
進音樂學院不久,莊繡華遇到音樂學院的院長,忐忑不安地問,「我需要修多少個學分才能畢業?」院長笑笑回答,「為什麼亞洲學生都愛問這種問題?你怎麼不問,你想要什麼?」更讓她不知所措的是,院長教授的「現代音樂研究」這門課,竟然沒有教科書!院長說,「書都在圖書館裡,自己去找。如果我告訴你哪本書好,那是我的意見,不是你的感覺。」
莊繡華只好每天到圖書館報到,一本一本地拿下來翻看。在每天像是大海撈針的翻書過程中,從現代音樂的定義、類型到演進歷史,問自己問題,然後翻書尋找解答。這一門課,莊繡華以非常優秀的成績過關,因為她「唱出了心裡的聲音」;這一門課,讓莊繡華徹底領悟,原來「尋找的過程才是真正的學習,只有靠著自己認真地尋找,才能學到東西。」
雖然只有一年的時間,卻是莊繡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她說:「舞台訓練其實對工作上的presentation(表現)很有幫助,在有些場合唱一下歌,也可以活絡氣氛。」音樂表演是一種整合後的呈現,莊繡華說在目前的工作(製程管理、良率提升)裡,也可以看到音樂,在舉行跨廠區的workshop時,也常運用不少舞台的手法。她認為,工作中有些事情已非單純的專業可以做得完全,需要加些軟性,從多角度來考量。
音樂替莊繡華開了一扇窗,讓她身上帶著人文關懷與創意。莊繡華說:「如果學科學的人能涉獵一些藝術、人文的活動;學文學的也看看所謂科技人都在做什麼,為生命多開一扇窗,應該對生命的感覺會更鮮明。」
*莊繡華
1988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1988聯華電子工程師/1990德州儀器品保工程師/1992英國中英格蘭大學伯明罕音樂學院學士後聲樂表演文憑/1993聯華電子製程整合工程師/1997聯華電子品質品保部門副理/2000聯華電子品質品保部門經理/2002聯華電子資深品質品保部門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