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國際新創年度會議MOSA 7日正式展開,聚集創業社群、創投、政府、學生等多方的志工之力共同舉辦,一整天下來,講者們都圍繞在「不要怕失敗」,就連行政院長毛治國及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向矽谷精神學習,希望能讓台灣成為不怕失敗的環境,變成全球的創業聚落。
(圖說:MOSA展場設計效法Slush的時尚感,一開場就有三段結合燈光的表演。圖片來源:郭芝榕攝影。)
MOSA最大的特色是為創業家設計的創業活動,邀請來自美國、歐洲、以色列、阿拉伯、日本、東南亞、中國與香港等10個國家的40多位創投,輪番上台用簡報說明自己的創投、基金大小及所投資的公司。
以往大部分都是創業家上台簡報給評審和創業聽,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創投和創業家角色互換,讓創業者對創投有更多了解,才能找對投資者,現場吸引了一、兩百位創業家聚集,預期台灣新創公司未來會受到世界投資者更多關注。下午也有創投與創業家一對一快速認識媒合會,完全以創業家為主體的活動。
(圖說:來自日本的Infinity Venture Partners是KKBOX、Pinkoi和17的投資者。圖片來源:郭芝榕攝影。)
「這個世代很努力工作,有很多人才在台灣,但很難創造像過去那樣的傳奇,也很難讓台灣經濟成長。」
負責此次議程的阿碼科技執行長黃耀文觀察,上一代不了解年輕一代在做什麼或要什麼,也無法給年輕世代需要的資源。太陽花學運後,政府開始聽年輕人說話,不管政府做什麼,人們都不喜歡,但政府還是必須有人出來面對批評,國發會把創業生態圈的重要人士聚在一起,了解能為創業生態體系做什麼。他指出說,MOSA投資者都願意無償飛來台灣見新創團隊,活動也得到創業社群的熱情支持,因為大家都希望台灣能持續成長。
(圖說:阿碼科技執行長黃耀文是MOSA議程設計的幕後支持者。圖片來源:郭芝榕攝影。)
特別飛回台灣的網路連續創業家賀元也分享創業成功的秘訣,他直言,「我每天都犯很多錯!你推出的產品有80%都不會成功!」只要你相信你做的東西是世界上最好的產品,必須聽消費者的聲音,不斷修改、嘗試,最終會成功。失敗是必要的,創辦人常說自己犯錯,員工才會覺得他可以犯錯。
毛治國:三大創業政策點火,成為全球的創業聚落
1、產業聚落完整,力推物聯應用
行政院院長毛治國說,科技和製造將驅動台灣的經濟成長,網路科技有效降低創業成本,行動和物聯網改變人們的生活,未來也是高品質小量製造的世界,台灣從設計、製造、物流及行銷,在產業供應鏈有完整群聚,且有很安全居住的環境,很適合變成全球創業聚落。
2、建立創業生態體系
毛治國指出,「我們想建造一個像矽谷,但有台灣風味的創業生態體系。」除了建立國際創業聚落TSS之外,為了吸引國際資金,也讓國發基金與民間、國際創投共同成立基金,投資初早期新創,國發基金最多讓利80%,截至2015年9月為止,總募資金額達到4.5億美元。
鬆綁法規部分,推出股權群募平台、閉鎖型公司,通過第三方支付法案、推出一年期的創業家簽證等等。此外,邀請國際創業家來台灣孵化台灣新創團隊,或支持像MOSA這樣的國際創業活動。
(圖說:行政院院長毛治國說,想讓台灣成為全球創業聚落。圖片來源:郭芝榕攝影。)
3、支持創業家走向全球
3月在台灣建立快速試製中心,6月在矽谷成立台灣創新創業中心,建立台灣和矽谷的連結,9月成立台灣矽谷科技基金,專門投資台灣和矽谷的新創公司。
毛治國說,政府應把目標放在全球市場,讓創業家能「Dream Big, Go Global」!政府的角色應身為贊助者和支持者,鼓勵更多民間能量,並將企業資源和經驗與新創公司的創新想法連結起來。政府需要做的是提供國際創業家簽證,吸引更多國外人才來台灣,並向下扎根,舉辦寫程式和自造者的活動。
(圖說:幫創業家連結全球及讓外國創業人才更容易來到台灣。圖片來源:郭芝榕攝影。)
柯文哲:台北市要創造一個不怕失敗的環境
台北市長柯文哲則說,自己從事的是「政治創投業」,他分析柯文哲現象,白色力量的崛起,是因為他在政治上販賣一個跟過去選舉完全不同的新產品,拋出與主流市場不同的東西,讓人民重新相信本來就應該相信的東西。他覺得未來政治家應該不是領導者,而是傳道者,才能在市場上存活。
就如同一個公司賣的產品如果都一樣,不可能存在太久,柯文哲說,「如果你賣的產品、通路都一樣,當然是目前市占率最大的公司會贏。沒有優勢的話,就要創新,創新是弱勢者的義務!」
(圖說:台北市長柯文哲說,政府必須創造讓青年世代敢冒險、敢失敗的氛圍。圖片來源:郭芝榕攝影。)
柯文哲認為,改變是不變的真理,不變的只有化石,改變沒有保證成功,但不變一定會失敗。他也強調,絕大多數的改變會失敗,對企業來說,「倒店是應該的,長存是特殊的。」
他認為台北市應該要創造一個不怕失敗的環境,因為矽谷的成功不是因為塑造很容易創業成功的環境,而是失敗了也不會全軍覆沒,都還能從中學習。所以台北市的創投基金存活率是93%很不正常,10%左右才正常。柯文哲說,「台灣要恢復海洋國家的性格,只有政府提供讓青年世代敢去冒險的氛圍,才能創造無限可能。」
1、創業單一服務窗口
成立創業服務辦公室「StartUP@Taipei」,做為創業單一窗口,整合48項中央計畫及14項地方創業資源。並籌組54人的創業導師領航團,隨著都有導師排班諮詢。
2、整合民間資源,創立台灣天使俱樂部
5月成立台灣第一個天使俱樂部,進行國際創新創業交流。
3、台北創新實驗室
在內湖科學園區設立台北創新實驗室,與APEC舉辦亞太創業交流會。
4、辦理創業輔導課程
包括老闆學校、創業育成、創新加速課程等等。
5、創業資金協助
產業發展獎勵補助提供勞訓、薪資、租稅、租金、利息、研畫計畫、品牌建立、育成計畫等補助,最高可以到3百萬美元。另外,青年創業融資貸款,讓青年容易取得所需資金。
「不要被你的想像限制了自己(You are limited by your imagination)!」
柯文哲說,台北市要成為鼓勵年輕人可以胡思亂想的環境。台灣已經不可能像中國那樣採用計畫經濟,也沒辦法效法新加坡的制度,台灣應該走荷蘭、瑞士的路線,要用更民主、自由的方法,所以他認為要用「民間先行、政府支持」的方法,盡量讓民間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