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禹旖把客戶底細變生意籌碼
曾禹旖把客戶底細變生意籌碼
2005.09.15 | 人物

Profile
現職:益登科技董事長
年齡:1958年生
學歷: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
經歷:新力工程師、宏碁科技業務工程師、1988年出任凌雲科技(Cirrus Logic)台灣分公司的首位業務經理後,五年之內,創造出2.5億美元的業績。調任凌雲科技香港分公司,也創造出5,000萬美元的亮麗成績,之後升任凌雲科技亞太區業務處長。

「很多人不相信,我為了簽下這項合作案,足足花了兩年,」留著一頭俐落短髮的益登科技董事長曾禹旖睜大眼睛說。以代理nVIDIA繪圖晶片起家的益登,今年六月,與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控制晶片供應者美商捷尼(Genesis)公司簽下合約,成為捷尼兩岸共四家代理商中,唯一授權能夠同時在台灣與中國大陸銷售晶片的業者。
根據DisplaySearch的研究顯示,全球液晶電視市場將由去年的八百萬台,成長到今年的二千萬台,明年將暴增至五千萬台,成長幅度高達二五○%,其中,兩岸液晶電視加起來將近兩百萬台,潛在商機驚人。
通常代理商為了避免付出過多的人力成本,與原廠的商談時間不會拖過一年,但是為了控制晶片掌管電視影像的品質,曾禹旖決定親自督軍,兩年之間,帶著團隊飛到美國不下十次,每一場簡報都親自上陣,讓客戶感受到誠意。「我最佩服的,就是他過人的毅力,即使對方再三拒絕,也不輕言放棄,」與曾禹旖一起負責與捷尼洽談的益登行銷副總經理林勝義豎起大拇指說。

繪圖晶片業務嶄露頭角

中原大學畢業後,曾禹旖跑到新力當工程師,後來跑到從事電子晶片代理的宏碁科技當業務,負責販賣英特爾、德州儀器與超微等當時炙手可熱的晶片,打下晶片技術及市場知識的基礎。兩年之後,他轉戰外商,跑去美商凌雲科技(Cirrus Logic)擔任台灣分公司第一位業務經理,銷售電腦用的繪圖晶片。
曾禹旖在凌雲七年,一切從零開始,五年之內,創造出二.五億美元的營收,年年都是業績成長幅度排行榜上的常客。實力受到肯定的他,先被總部指派到香港任職一年,創造出五千萬美元的業績後,更被拔擢為亞太區業務處長,領導亞太地區三千六百人的大軍,攻占台灣筆記型電腦用繪圖晶片的九五%市場,成為凌雲拓展亞洲市場的大將。

拿一半的資本額去繳學費

不過曾禹旖在開拓市場時,並非一帆風順。剛到凌雲的那年,求好心切的他,跟美國總部預估一季可以做四萬九千五百美元,但最終因誤判情勢,結果只做出二萬二千五百美元的業績,美國總部便派人飛來台灣了解狀況。當時這位與英特爾前執行長摩爾(Gordon Moore)共同創辦快捷半導體(Fairchild)的資深副總裁,一個一個流程跟曾禹旖確認,反覆問他為什麼沒考慮周延,「他可以連續念我一個禮拜,就可以想像問題有多少。」自認心思細膩的他,十多年後回想起來,對當時每個環節還歷歷在目,「發生這件事後,我以後的預算誤差,絕不超過五%。」
一九九六年,曾禹旖成立益登,選擇從熟悉的代理商做起。當時判斷DVD市場即將起飛,便大量買進相關晶片,結果卻因為誤判情勢,第一年就賠掉二千三百萬新台幣,對於當時資本額才五千萬新台幣的益登,是一道重重的直拳,迎面而來。
受重傷的曾禹旖,決定放慢步調,不再迷信「大就是好」。一九九八年,透過朋友介紹,他與當時不到二百人的nVIDIA搭上線,看好nVIDIA技術能力的他,與執行長黃仁勳會談半年,最終拿下獨家代理。如今nVIDIA已是年營收超過二十億美元的公司,有一半營收來自nVIDIA的益登,自然跟著水漲船高,曾創下連續三年每股獲利(EPS)高達十元以上的紀錄。
為了長期成長,嗅到消費性電子時代即將來臨的曾禹旖,二年前,開始與捷尼、Marvell(無線區域網路晶片設計業者)、Spansion(AMD與富士合資成立的NOR快閃記憶體製造廠)接觸。「一開始對方當然不理我們,」曾禹旖回憶,這兩家廠商在台灣都有長期合作的代理商,後來加入戰局的益登,自然不容易切入。因此他便從這些廠商的下游客戶著手,一點一滴地累積這些客戶的產品開發計畫,包括規格、量產時間與採用哪家的零件等,再將這一百多行的Excel檔案,轉化成自己的談判籌碼,「只要原廠看到這些資料,很少不會心動,」指著電腦螢幕上一行行作戰資料的他,眉宇之間盡是得意的表情。

賺錢要靠專業、體力和朋友

史丹佛(Stanford)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一個人賺的錢,一二.五%來自知識、八七.五%來自朋友關係。大學時代加入慈愛社的曾禹旖,以好交朋友著稱。出了社會,在凌雲這個集各方精英於一堂的地方,累積出的好人緣,更讓他無往不利,像是簽下Silicon Lab,許多生意就是靠這樣介紹而來,「他真的愛交朋友,有時候能不能談成生意,反而是其次,」益登行銷企劃協理林明靜觀察。
「二十到三十歲,一個人要賺錢,得靠專業與體力;三十到四十歲,賺錢要靠朋友;四十到五十歲,就得靠錢來賺錢,」是曾禹旖篤信的賺錢哲學,三十七歲創業的他,靠的就是朋友交織出來的人際網,以及不輕言放棄的毅力。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元大證券「投資先生 APP」獲第18屆金彝獎肯定,不僅成為市場公認的創新典範,也象徵元大證券已將數位服務從工具升級為支撐「投資人體驗」的數位基礎設施。

在下單APP已成證券業經營「標配」、交易介面越做越像的今天,要在市場上創造競爭力並不容易。 然而,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 APP 卻交出一份極具說服力的成績單 ,不僅累計下載突破 560 萬次、月活躍使用者超過 130 萬人,穩坐全台新一代行動下單平台, 在近日剛公佈得獎名單的 「第 18 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獎」中,更一舉奪下「傑出金融創新獎」殊榮

這樣的成績讓人不禁好奇:在人人都有下單APP的時代,它到底如何打造差異化,獲得投資者與評審的肯定?「我們認為,這次得獎的關鍵並不是來自單一功能,而是評審看見了完整而連貫的行動投資體驗」元大證券表示。

投資先生 APP 在2025年全新改版後,成功串起投資旅程的每一個節點,從線上開戶、市場資訊取得、交易下單,到帳務查詢與投後管理,讓使用者可以在單一 APP 裡完成大多數投資決策所需的關鍵流程,減少在不同 APP 之間來回切換的時間與不方便,有更多時間可以去瞭解市場資訊、優化投資組合與投資成效。

從客戶痛點出發的改版藍圖,讓投資旅程更順暢

元大證券指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源自於團隊多年累積的使用者洞察。 自 2018 年上線以來,元大證券便持續蒐集使用數據與用戶回饋,逐步梳理出投資人在行動投資旅程中常遇到的關鍵痛點。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首先,是過往臨櫃開戶流程繁瑣又花時間。其次,許多投資人同時擁有多項金融資產,每一種資產都有各自對應的 APP,常常要在不同 APP間反覆切換,難以快速掌握整體資產狀況。第三,APP 介面採固定版型,投資人每次都得層層點選才能找到所需資訊,操作體驗難以提升。第四,市場波動快速,但投資人又難以時時刻刻緊盯盤面變化,一個不留意就可能錯過絕佳的進出場時間。最後,在時間有限、資訊繁雜的情況下,許多投資人沒有足夠時間深入研究商品,只能依賴親友建議做決策,投資過程缺乏個人化引導與專業支持。

這些長期困擾投資人的問題,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指出了明確方向: 不僅逐一拆解這些痛點,更要串起各個投資節點,打造出一條更順暢的行動投資動線。 正因如此,投資先生 APP 2.0 推出5大創新設計,並依照投資人的實際操作流程,將這些創新整合成更直覺的投資路徑,讓使用者能夠一步接著一步操作,投資流程自然更連貫、順暢。

創新1、一戶五開》讓開戶變快、變簡單、也變更安全

在投資旅程的第一站,元大證券推出「一戶五開」創新服務,整併證券、複委託、財富管理、銀行台幣扣款與外幣扣款5大帳戶的開戶流程,使用者只要一次申請、一次驗證,就可以同步開立這5大帳戶。過程中,亦結合 OCR 與銀行資料共享機制,自動帶入部份資料,讓使用者從原本近 60 個欄位的填寫量,一口氣降低至剩下五分之一,整體開戶時間也縮短至 約 5 分鐘

元大證券強調,「一戶五開」服務不只是把流程變快、為投資者重新定義開戶體驗,更重要的是,同步降低詐騙風險,藉由將身分與資料比對前置化的做法,在開戶端就能攔截高風險樣態的交易,而統一的驗證軌跡也能降低人為錯誤與資料偽造的可能。

創新2、客製化投資首頁》打造個人專屬投資儀表板

完成開戶後,進入日常使用階段,投資先生 APP 推出「客製化投資首頁」的創新設計,以卡片式模組架構,一次整合台股、ETF排行、研究報告、行事曆等16種功能模組,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習慣自由增減模組,並透過拖曳方式調整順序,打造個人專屬的投資儀表板 ,讓 APP 不再只是資訊堆疊,而是更貼近每位投資人決策節奏的個人化入口。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創新3、智能貼標》把個人化體驗從介面設計升級到內容推薦

在個人化體驗上,投資先生 APP 不只提供客製化投資首頁,還進一步導入「智能貼標」機制,讓個人化服務從介面配置走向內容推薦。元大證券透過數據分析 自動辨識用戶的投資屬性並建立標籤 ,據此進行個人化訊息推播,提升內容相關性與觸及率。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這項設計的價值在於,它能隨著投資人所在的投資階段動態調整內容,不論是新手需要基礎知識,或是進階投資人關注市場機會,都能收到更對時、對題的資訊。

創新4、智能條件單》不必盯盤也能照策略走

當投資人準備進場時,投資先生 APP 的「智能條件單」便成為策略執行的重要助力。此功能同時支援台股、美股與期貨交易,讓投資人透過自動化條件設定,提高策略落地率並強化風險控管。

目前智能條件單共提供六大應用情境,並支援長達 90 天監控,滿足不同類型投資人的需求,也獲得許多投資人高度肯定。以台股為例,智能條件單至今已累積逾 10 萬名使用者、創造超過新台幣 700 億元的成交金額,顯示 自動化策略工具 已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的日常操作利器。

創新5、元大集團資產總覽》14 類資產一次看清

最後,在投資後的資產管理階段,投資先生 APP 運用集團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打造更完整的資產全貌檢視能力,讓投資人能在單一介面一次 總覽多元金融商品

元大證券串接元大金控集團內各子公司共 14 類資產,免去過往跨 APP查詢資訊的麻煩,使用者僅需完成一次身分驗證,即可跨平台查詢證券、銀行、期貨、投信與人壽的資產,至今已寫下每月使用人次逾 2 萬次的好成績。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展望未來,元大證券將持續以「投資體驗先行」作為產品迭代的核心原則,讓既有的服務主軸走得更穩定、更順暢,也更貼近日常使用情境。同時也會持續關注新興技術的發展,於技術成熟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謹慎引進,讓數位服務真正成為投資旅程中的穩健助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