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列出幾種線上文書檔案協作服務?Evernote、Google Docs、Box、微軟的OneNote?而在這已經看似飽和的市場上,Dropbox又要擠一個位置,把自己公司的第2個產品,押注在此。
6個月前,Dropbox低調地推出協作服務Notes,只有獲邀請者才能加入他們的測試用戶行列,而經過半年的用戶測試與回饋,Dropbox更名這項服務為「Dropbox Paper」,仍然維持Beta版,但邀請更多「企業用戶」加入測試行列。
這個名為Paper的服務,是Dropbox繼雲端儲存以外,第一次推出的新服務,它主打雲端協作,強調「在乾淨、簡潔的畫面中,分享、激發彼此的創意想法」,它限制3種顯示字樣,不像Google Doc一樣,可以對文字字型、大小、粗斜體進行多種組合變化。但是當你寫一條程式碼時,Paper能夠辨識,然後自動以程式碼的字樣呈現。
使用者一樣可以加入圖片與文書檔案,來源可以是上傳、雲端來源,或者貼上Google Doc檔案網址連結,也能自動讀取、匯入檔案。Paper支援一人或多人同時協作檔案,而且每個人編輯過的地方,都會註記姓名,來辨識檔案的變化紀錄與來源。
Paper的產品經理卡喬柏(Christina Cacioppo)表示,不同於其他協作工具,Paper不希望畫面上有太多工具列,太多選擇會混亂用戶,我們只專注在使用者的文字、圖像所呈現出的點子與創意。
Dropbox長期以來就是以雲端檔案儲存為名,這個新服務Paper明顯是他們想要擴展服務的野心結果,但是這個協作市場早已充斥相當多競爭對手,Paper要闖出一片天,寫下Dropbox的下個成功歷史,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