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你的手機使用狀況,將會影響你申請貸款時的信用評分嗎?在非洲肯亞和坦桑尼亞,已經有貸款人透過蒐集手機使用狀況資料,做為申請人的信用評分參考。
Gartner 分析師 Avivah Litan 表示:「與我們生活相關的很多資訊,其實都能從手機的使用狀況中觀察出來,就像是一個人人格的延伸。」Litan 同時也說明,這樣的評分方式,特別適用在那些沒有跟銀行往來,沒有交易紀錄或信用紀錄的「小白」。
Litan 也強調,這樣的信用評估方式,可以也將會被美國、英國或其他國家採納,而此方法將會特別運用在學生或是移民工作者身上。Litan 補充,「這樣的評分方式,無論國籍、人種、貧窮或富有都能適用。」
從 15 萬份肯亞和坦桑尼亞地區的手機使用習慣調查中,我們大致可以歸類出幾種狀況。
舉例來說:一個手機經常充電的人信用評分可能會比較低,而這是透過與其他品牌的手機比較、分析常用 Apps 及 Apps 耗電量、使用手機的頻率分析而產生的結果。
「經常為手機充電對信用評分高低沒有絕對的關連性,但我們可以從中分析這個人可能用的是很舊的手機,所以電池有問題,而藉此推論出這個使用者可能負擔不起一隻新手機。」Litan 解釋道,「當然,不會有貸款人只因為這樣的單一條件決定核準與否。」
另外像是撥打電話的時間(是否避開高費率時段)、收發簡訊的次數(發簡訊比收簡訊貴)等等,都能判斷出申請貸款者的經濟狀況,是否能準時還款等條件。
來自矽谷的 Branch International,已經在肯亞地區提供可蒐集手機資訊對使用者做出信用評分的 Android App,使用者只要通過手機 App 的審核,就可以立刻獲得約 490 元美金(近 16,000 元台幣)的貸款,整個過程只需要五分鐘。
當然也有人對於這樣的評分方式提出質疑,並且懷疑資料蒐集與使用上的隱私問題,不過對發展中甚至未發展國家的使用者來說,能夠通過審核並拿到錢,或許比他們的隱私更重要。
資料來源/Lenders may eye smartphone use before giving you a loan
本文授權轉載自:TechNews
延伸閱讀:
1. 中國網路金融下一步:阿里巴巴與騰訊出招個人信用評估
2. 以後想貸款,得看Facebook好友的信用好不好?基於社交人脈數據的徵信,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