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併購IBM PC後,首次將原IBM PC業務併入上市公司,從今年第一季財報來看(四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新聯想集團原IBM PC業務就實現了盈利。聯想總裁楊元慶接受專訪時表示,對這樣的業績表示滿意,也顯示聯想將提前完成第一階段的整合。
整合順序,先易後難
記者:與中國其他實施跨國併購的企業相比,聯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了盈利,原因是什麼?
楊元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IBM原來客戶基礎很好,品牌基礎也非常好,同時也與聯想團隊的執行力有關。但更重要是,當初談判時聯想就做了許多比較細致的工作,這些工作包括分析它值不值得買,買了之後如何經營。買來之後再驗證,我們就會發現大多數的假設都是成立的。另外一方面當然就是談判的條件比較好。
記者:目前聯想整合到什麼階段了?
楊元慶:到目前為止,聯想做了兩個方面的工作:頭三個月穩定客戶,後三個月是業務進行整合。聯想的整合是分階段的,到目前為止只是第一階段,第一階段聯想只整合了總部的行政部門,即財務部、人力資源、法務等溝通部門,原聯想中國與聯想國際的業務還沒有整合到一起。再下一步肯定是把供應鏈整合在一起,把業務整合在一起,之後則是產品線的整合。
三年後淨利達到五%
記者:整合按什麼順序進行?
楊元慶:先易後難。後面八個部門比前面八個難以整合。因為後面的八個部門都是一線部門,都直接對盈虧產生直接影響,比如銷售、產品、供應鏈。現在聯想總部等於戴了帽子,業務單元還是過去聯想業務和過去IBM的PC業務在獨立運行。另外一個難度在於人員全球範圍內
的融合,現在中國的團隊和美國的團隊需要經常地溝通。
記者:聯想今年第一季財報很好看,如何保持持續地增長呢?
楊元慶:透過更進一步地整合,我們的確有更大的成本節省空間。一年後,聯想每年至少節省二億美元。即使現在的業務不增長,還是現在的一百多億美元,至少能省下來二億美元。其次,增長會來自新興市場,包括印度、巴西、中東、俄羅斯。還有一個增長可能來自於中小企業市場與筆記型電腦。這方面聯想有清晰的增長策略,一方面驅動成本降低,一方面驅動增長。
記者:對聯想目前的盈利狀況你滿意嗎?
楊元慶:現在的盈利是非常初步的,聯想還沒有完成整合,還沒有實現穩定增長的業務模式,還沒有徹底扭虧為盈。我們後面還有更艱鉅的工作要做,要把很艱鉅的工作都做好,這樣才能有前景。至於為什麼整合還沒有完成就賺錢了,那是因為這些錢都是不穩定、不持續的。 聯想現在的淨利不到一.八%,但我們認為,如果一個商業模式淨利不到五%,就不是好的商業模式,就是必須更改的商業模式。聯想希望三年以後達到五%,我們還得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