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不知道什麼是「超級女聲」,那你就落伍了。「超級女聲」是由湖南電視台推出的一個歌唱比賽節目,凡是女生,不管是零到一百歲,都可以報名上節目唱歌。主辦單位預計將從參賽者中挑選有潛力的女生,有計畫地培養成本土歌手。因此除了專業評分外,還與手機簡訊業者合作,讓觀眾還可以透過手機簡訊撥指定號碼投票給想要支持的參賽者。
過去五個月來,每週五晚上固定守在電視機前觀看節目競賽的觀眾,累計已經超過數億人,節目中穿插的廣告已經喊價到每十五秒十一.二萬元(折合新台幣約一百二十三萬元)的天價,而其中獲利最多的就是手機簡訊業者。
來自成都贏得「超女」第一名的李宇春,已經有了一票死忠親友團「玉米」,玉米粉絲團的負責人說:「玉米是最自發的一個群體,我們與李宇春毫無關係。」但是她們曾經在今年三月十日,李宇春生日前夕,在網路上號召所有的玉米成員,要發三百一十萬通簡訊,衝高李宇春的人氣。
迷經濟背後商機驚人
「李宇春有這樣巨大的簡訊支持量,表明這個節目的眾群和她的個性有很多共鳴之處,」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網路傳播研究專家匡文波表示。「年輕的手機族才會主動、強烈,甚至不惜搶奪別人的手機去追星。李宇春是手機的一代,所以她的簡訊投票會相當高。」掌上靈通市場副總裁孫雋認為,李宇春的個人特點與互聯網、手機和遊戲存在很多共通的元素,她抓住了這個時代最敏感的東西。
根據百度的調查顯示,玉米的年齡集中在十三歲到三十五歲不等,他們的身份是軟體工程師、房地產開發商、城市交通部門主任、人力資源經理、外企主管、電信職工、網路公司職員、酒吧老闆,更多的玉米則來自學生、教師和媒體,他們不僅是手機的一代,同時也是中國網路的主體力量。
新媒體模式產生蝴蝶效應
「我們並沒有從(超級女聲)這個活動中獲得利益,現在還是處於投入期,」當超級女聲的催生者——天娛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鵬說出這句話時,令整個電視圈的人都感到愕然。 天娛傳媒不參與傳統電視節目品牌的分成,而把野心放在賺取品牌平移到其他產業和行業中後可能獲得的利潤。
「超級女聲」是由湖南衛視播出和製作,天娛傳媒投入品牌經營,王鵬甚至沒有指望從「超級女聲」節目上去賺錢,而是著眼在以後再與其他電視台合作。「我們希望能和中國所有的電視台一起做一些事情,合作模式是天娛傳媒創造一個軟體,交給電視台。」
「超級女聲」似乎以恢弘的氣勢,宣告一個多媒體時代的到來。廣電網、電信網、互聯網,這三張網在「超級女聲」的造星運動上,產生了一股不得不注意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