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回顧] 四大市場關注焦點,台灣電商逆勢成長
[2015回顧] 四大市場關注焦點,台灣電商逆勢成長
2015.12.21 | Yahoo

向來不被視作產業發展重點的電子商務,在景氣不景氣的今年終於逆勢翻紅。就在2015年底的12月中,行政院長毛治國終於表示,行政院已經選擇八大重點領域,整合各部會資源就環境面、產業電商化、電商國際化等面向積極推動,促進電商發展並提升國際競爭力。過去對於網購賣酒以及部分醫療器材的禁令,也在逐步放寬。

圖說明

自從1995年博客來網路書店開張,電子商務至今已經發展了20年。經歷過2000年的網路泡沫化,到後來C2C拍賣、大型B2C電商平台、B2B2C第三方電商市集平台的竄起,到現在西進中國、南進東南亞,又從電腦端跨到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電子商務可說是模式快速更迭的一個產業。從被視為實體零售業的附屬,到現在被政府當作重點發展方向之一,來看2015年與台灣相關的電子商務產業發生了哪些值得關注的大事。

關注焦點1:小眾、團購網、垂直電商出頭天

過去能夠IPO的電子商務公司多是B2C電商平台業者,但隨著台灣的電商環境成熟,今年台灣又有兩家不同的公司加入IPO行列的電商業者。2015年初,團購網站GOMAJI夠麻吉登陸興櫃,即將在年底掛牌。10月底,垂直電商集團創業家兄弟也已經登陸興櫃,預計明年第二季掛牌。

GOMAJI行銷副總陳麗蓉曾在今年八月底表示,自從2014年發展行動支付,除了持續拓展實際使用的合作店家,也將和便利商店合作推出服務,希望三年內轉型成以行動支付為主要業務的O2O服務業者。

延伸閱讀:
GOMAJI明年一月上櫃,預期行動支付2017年可大幅獲利
GOMAJI新定位:O2O服務,目標3年內改以行動支付為主要營收
台灣首家團購網站IPO!GOMAJI年底上興櫃,明年計畫增資到3億元

早年以創辦《地圖日記》網站聞名的郭書齊、郭家齊兄弟,在被台灣Groupon併購離開後,以垂直電商為主創立「創業家兄弟」,嘗試各種不同領域的垂直電商,專注在少量選品的銷售。目前旗下有「生活市集」主打日用品、「好吃宅配網」以零食、水果類團購美食為主、「大折扣」專賣女性服飾美妝保養品、「生鮮市集」販賣生鮮魚貨,以及專賣3C電子產品的「3C市集」。創辦三年,今年整體營收上看20億,其中來自行動端的營收占六成以上。

圖說明

延伸閱讀:
年營收上看20億,創業家兄弟明日登錄興櫃,最快明年第二季上櫃

關注焦點2:C2C電商歷久不衰,行動App也跳進來搶生意

從2014年起,除了兩大拍賣平台露天拍賣和Yahoo奇摩拍賣,台灣的C2C電商市場還出現了一些有趣的變化:「行動端」成了C2C業者的重要戰場。

今年1月,露天拍賣宣布2014年全年平台成交金額已突破新台幣500億元,較2013全年大幅成長103%,8年成長125倍,變成成交額第一大的拍賣網站,更是「台灣首家達到500億交易金額的電商平台」,成交規模超過太平洋Sogo百貨,接近全家便利商店。

露天拍賣營運長曾薰儀表示,未來露天拍賣全面行動化,包括手機版網頁與APP應用程式的優化與新產品開發。而在今年12月的網家支付連活動的資料中,也顯示露天拍賣的商品數量目前已高達一億件。

而Yahoo奇摩在去年發佈過報告,顯示行動端流量已經高於電腦端流量。今年更優化Yahoo奇摩拍賣App,推出隨拍隨賣等方便個人賣家的功能。據Yahoo奇摩台灣暨香港電子商務事業群副總裁王志仁表示,今年Yahoo奇摩拍賣營收成長超過50%。

延伸閱讀:
網拍交易規模超越Sogo百貨!露天拍賣年成交金額突破500億元
Yahoo奇摩電商App,一分鐘完成拍賣刊登
「這一定要講一下!」王志仁宣布Y拍營收成長50%,第三方支付仍在規劃中

這兩年也冒出了許多行動原生C2C電商新面孔。例如2014年12月正式在台灣推出的新加坡新創團隊「Carousell旋轉拍賣」,以C2C社群電商為訴求,只提供交易平台,但不提供金、物流。而同樣來自新加坡,但背後母公司是Garena(知名遊戲代理商,代理的遊戲如「英雄聯盟」)的蝦皮拍賣,在今年十月正式進入台灣市場。

除了社群即時通訊功能、第三方信託金流、物流支援都非常完整,更燒錢發出大量的折扣以及提供黑貓物流免運費吸引買家和賣家使用。另外還有台灣新創團隊開發的Solda手打拍賣,也在今年四月搶進C2C行動電商市場。

圖說明

此外,今年12月初,KKBOX集團也跳進電商市場,推出「KKTOWN科科小鎮」App。目前了解,KKTOWN與其他C2C電商不同的是主攻二手交易市場,在使用介面與拍賣流程設計上以「個人二手交易」為主軸去開發,與一般電商需要大量後台功能的思維不同,專注在維持二手市場的環境。

延伸閱讀:
新加坡「Carousell旋轉拍賣」來台搶攻C2C行動電商
祭出免費優惠,蝦皮拍賣搶佔台灣C2C電商市場
KKBOX創辦人領軍內部新創,推KKTOWN搶攻行動C2C二手交易市場
[專訪]「其實我們不太像電商」從音樂跨入C2C電商市場,KKBOX推KKTOWN

關注焦點3:跨境尋找新市場,搶進中國、東南亞

在台灣的市場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不少業者會希望拓展到人口更大的市場。距離台灣最近的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因為有廣大的人口,成為業者選擇跨境的第一步。例如以電視購物起家的Momo購物,也在進軍泰國電視購物市場。來自日本的樂天市場,雖然以台灣作為跨境市場發展的第一步,但也未停下在東南亞和各地市場的跨境腳步。

PChome Online也在今年正式往東南亞市場發展,去年和泰金寶電通合資,在泰國成立子公司PChome Thailand,經過一年準備,預計9月正式在泰國上線,將首先推出C2C拍賣網站,PChome董事長詹宏志說,將會在C2C架構下把B2C模式及B2B2C模式也放進來,今年可達5百萬件物品刊登數。

圖說明

除了台灣電商業者跨到東南亞,東南亞的電商業者也搶進台灣市場。網路時尚購物平台ZALORA繼2012年進軍台灣後,曾經一度擴張至170名員工,最後卻因營運成本過高,在2013年4月突然退出台灣。今年7月30日ZALORA宣布重回台灣市場,成為ZALORA在亞洲擴張的第九個市場,也是ZALORA在2013年之後的新市場。目前網站上已有1.5萬項商品,將會持續增加至5.5萬項商品,更預計一年內在台灣市場最低投資1百至5百萬美元(約3千萬至1.5億台幣),來勢洶洶。

延伸閱讀:
網家泰國9月上線,首攻C2C拍賣模式
ZALORA重返台灣來勢洶洶,一年內投資1.5億台幣

Yahoo奇摩也在今年11月底和Yahoo香港合作開設B2C的新旗艦店,帶100多家台灣業者一同「跨進」香港電子商務市場。然而香港雖然和台灣文化相近,電商環境卻和臺灣不同,也發展出獨特的金物流生態,就看台灣的業者能否藉著平台對當地的了解而順利拓展市場。

若要談到中國跨境,就不能不關注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的發展。由於中國最近經濟成長幅度大不如前,外界普遍預期環境會影響阿里巴巴的營收。然而阿里巴巴在今年的雙11不只交易額再破去年紀錄,從人民幣571億元成長到912.17億,董事主席馬雲也表示,中國要強力發展內需市場,雙11在天貓國際大打全球化。

圖說明

而今年台灣電商在與中國阿里巴巴的跨境銷售中,最受矚目的就是Payeasy與天貓國際合作,將台灣米賣到中國市場。然而原本預備一萬盒的米,在雙11只賣出三千盒。顯示在雙11與中國市場逐步邁向全球化之下,台灣商品將要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一同競爭中國市場。雖然今年銷售不甚理想,但Payeasy表示,未來將持續拓展台灣米在中國的品牌能見度。

延伸閱讀:
Yahoo奇摩攜手百餘台商,跨境香港B2C旗艦店拼雙11網購熱潮
單日交易額912.17億人民幣,馬雲:雙11可以做100年
回應雙11天貓賣米爭議,PayEasy:台灣米要跨境,只剩下中國這條路

關注焦點4:線上線下虛實整合,書店、生鮮試水溫

談到電商的另一個趨勢,不能不談O2O。行動裝置的普及,讓實體零售和電子商務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業者能夠利用實體通路和電商通路打造「全通路」的環境。

舉例來說,網路書店就紛紛跨到線下市場,收集實體零售數據。亞馬遜才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附近的大學村(University Village)購物中心開了第一家實體店「Amazon Books」,在台灣有20年歷史的博客來網路書店的第一家實體閱讀概念店「未來書店」,也選在11月在台灣大學宿舍區旁的7-ELEVEN開張。

圖說明

來自東南亞的生鮮電商業者也為台灣的生鮮電商市場帶來新氣象。來自印尼雅加達的新加坡商Happy Fresh(中文名稱為「樂鮮」)生鮮電商平台即將進入台灣的生鮮電商市場,喊出購物一小時內即可配送到府。

延伸閱讀:
博客來實體店不賣實體書,推App掃碼O2O購物
印尼生鮮電商「Happy Fresh」進駐台北,一小時配送到貨

@@ACTIVITYID:481@@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