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金融科技騙局,我想說的是…
關於中國金融科技騙局,我想說的是…
2016.01.13 | 科技

最近中國有兩宗有關金融科技的騙案被揭發,甚至掀起一片「維權潮」。作為全球在金融科技領域走得最前的國家,中國公司獲得《全球金融科技 100 強》的第一名,微信、支付寶成為外國模仿對象,但金融科技乏監管的背後,實際更多的是風險。

全球百大 FinTech 企業排行第一

澳洲金融科技創投機構 H2 Ventures,上月聯同 KPMG 發表《全球金融科技 100 強》報告,結果中國的「眾安保險」排名第一,多達七家中國上榜,相比 2014 年只有一家並排名 32 位,2015 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展速度驚人。

很多人在談論金融科技時都會先想到「支付」,但其實支付僅只是眾多金融科技應用中的一小類。據《數位時代》歸納,目前金融科技的商業模式有 6 種,分別是 P2P 網路借貸、區塊鏈虛擬貨幣、第三方支付、群眾募資、P2P 匯兌和人工智慧理財。

延伸閱讀:[圖解]六張圖看懂金融科技模式:概念、現況與案例

而星展銀行(DBS)台灣執行董事陳識仁,早前亦在一個論壇上為金融科技歸類六大技術,分別是數位 / 行動支付、生物鑑定與身分認證、Bitcoin 式區塊鏈技術與分散式記帳、雲端技術、大數據與開放數據,以及機器學習。

圖說明

P2P 網路借貸風氣盛

《全球金融科技 100 強》排名第一的「眾安保險」正屬於「大數據」領域,2013 年 11 月成立的「眾安保險」是全球首家網路保險公司,由螞蟻金服、騰訊、中國平安等中國領先企業發起設立。透過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來設計產品、自動理賠、市場定位、風險管理等,目前估值已達 500 億人民幣,客戶人數亦達 3.56 億。

圖說明

排名第四的「趣分期」則是屬於「P2P 網路借貸」,2014 年 3 月成立的「趣分期」是針對中國大學生和年輕白領市場的小額網路借貸平台,提供分期購物和現金消費等服務,已覆蓋全國 3,000 萬大學生用戶,上週已獲 E 輪投資,而上年 8 月亦獲螞蟻金服牽頭的 2 億美元 D 輪融資。

排名十一的「Lufax」,則是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陸金所)旗下的理財平台,除了提供網絡投資融資平台服務,亦利用金融市場調研及大數據技術提供先進的風險管理服務,為金融資產交易提供專業的投資理財平台。

延伸閱讀:認識FinTech獨角獸:估值破200億美元的陸金所

e 租寶涉嫌犯罪資產遭凍結扣查

如果細分留意,不難發現「P2P 網路借貸」是其中一個最熱門的領域。但最近在中國「爆煲」的兩家金融科技公司,便正是涉及「P2P 網路借貸」和「區塊鏈虛擬貨幣」。

2014 年 7 月上線的 e 租寶(Ezubo)搭上金融科技在中國高速發展的列車,是其中一家中國 P2P 網路借貸公司。開業後以「投資低門檻、高回報」為標榜,資料顯示截至去年 12 月底,e 租寶總成交量達到 745.68 億元,總投資人數 90.95 萬人,待收總額亦屆 703.97 億元。

但在去年 12 月 3 日,e 租寶深圳寶安分公司突遭偵查,12 月 8 日官方網站與手機應用更開始無法訪問。到 12 月 16 日,廣東省公安廳在官方微博發佈通報稱各地公安機關均已對 e 租寶及其關聯公司涉嫌犯罪問題依法立案偵查,涉案資產亦被查封、凍結、扣押。

諷刺的是,e租寶曾獲《中國新聞周刊》評為「中國最有責任感的網路金融企業」之一,不少散戶均感其「可靠」而投資,但最後卻因此損失慘重。據最新新聞報導,多達 10 萬個苦主計畫到北京「上訪」維權,要求取回投資本金,但多個城市的示威活動均被有關當局清場,據報至少數百訪民被強行帶走。

圖說明

MMM 騙局傳入中國宣稱每月 30% 回報

據國內媒體報導, e 租寶實為「龐氏騙局」一種。近期另一個跟金融科技公司有關的新聞則是「MMM 騙局」,而且比起 e 租寶來說則更明顯屬於「龐氏騙局」。騙局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不是靠這個「計畫」、「項目」、「產品」本身賺錢的,而是靠不斷發展下線來賺錢,一旦下線發展不下去了,金字塔馬上崩潰。

去年 11 月全球 Bitcoin 價格突然大幅飆升,一天之內曾暴漲 25% 到 502 美元,達到過去 14 個月新高,但其後在翌日卻出現跳樓式下跌,大量拋盤將其價格壓至 368 美元。Bitcoin 價格大幅波動,有媒體調查原因後發現,俄羅斯相信屬「龐氏騙局」的集資網站 MMM 傳入中國,大量中國投資者相信其「每月 30% 回報」的宣稱而大手購入 Bitcoin,並透過介紹他人入會獲得 10% 的獎勵。

「MMM 社交金融網絡」由俄羅斯前國會議員 Sergey Mavrodi 創辦,規則是新會員首先無償提供援助資金給其他會員,然後每個月獲取 30% 利息,主要利用比特幣進行交易。此規則明顯屬於「龐氏騙局」,而其每月 30% 的高回報也不合理,但在 4 月開始在中國微信、微博以至線下人際網絡廣為傳播後(包括 Unwire.pro 的 Facebook 專頁也受到垃圾訊息騷擾),仍有不少人因貪念而參與。

所謂「龐氏騙局」是指透過不合理的高回報吸引投資者,再以後期投資者的資金回報給前期投資者,營造出「真的有回報」的假象,但實際並沒有任何投資活動。一旦再沒有新的投資者加入支撐,「龐氏騙局」就會破產,而中國的 MMM 騙局也在 12 月 26 日宣布崩盤,大量參與者資金被套,血本無歸。

圖說明

科技無罪、只是人太貪心

Bitcoin 本身無罪、P2P 網絡貸款其實也無罪,但無可否認騙徒用科技來包裝後,很多老舊的騙局卻依然有效。近年經常有人說香港的金融法規太緊,導致香港在金融科技發展落後,但如果考慮到很多騙局都只是用高科技來包裝舊點子,那一些固有的金融法規未必就不是對市民的保障。

以 P2P 網絡借貸為例,事實上小額貨款一向存在,也確實幫助了不少人,只要能在監管範圍內的確是便民的服務。但香港不讓 P2P 網絡借貸經營的主要是《放債人條例》,放債人必須申請牌照,原意是為了取締高利貸,持牌放債人須確保其營商手法和進行放債交易的方式,符合相關法例的規定。

條例在多個範疇,包括貸款協議的形式、利率的表述方式、還款安排、廣告、放債人向借款人提供資料等事宜作出規定,規定旨在確保貸款廣告和貸款協議須具高透明度和條款清晰,以助借款人清楚了解貸款安排。以 P2P 網絡借貸來說,誰可保證不會有不良機構借此為名來隱藏身分經營高利貸?

而收款一方又會否是另一場龐氏騙局?據中國媒體透露,在去年 6 月已有投資者懷疑 e 租寶存在「自己融資」、「自己擔保」的情況,而且資金沒有第三者托管、涉嫌資金池,項目披露也不夠清晰。如果貸款者實際是 e 租寶自己的「幽靈帳戶」,那平台批出投資者的真金白銀後,就是入了平台自己的袋。

金融科技快速增長背後換來風險

筆者不只一次說過,中國金融科技發展快速的最大原因,正是本身中國的金融體制和法規不健全。缺乏監管雖然產生了創意和創新,但產生更多的卻是騙子。KPMG 早前接受《信報》訪問時就提醒要民眾要小心「儲值黑洞」,即儲值金額不知所終的風險。

舉個例子,今天香港的銀行存款都受到「存款保證」的保護,用意是穩定金融系統,以免因「擠提」而導致現金不足的銀行倒閉。但消費者放在並非銀行戶口的電子錢包的錢,就未必受到保護了。政府願意提供「存款保證」的前提,當然是確保銀行是財政穩健、透明度高,而目前是否有電子錢包服務商能以跟銀行相同的標準來運作?

金融科技的急速發展既是機會,亦是危險,以快速增長換來風險的代價,可能會得不償失。如果騰訊和阿里巴巴不是市值超高的科技公司,恐怕未必有民眾能如此給予信任。中國出現各種金融科技的騙局爆破案例,其實是前車可鑑,香港在發展金融科技並為法規鬆綁時可作警剔。

圖說明

如何判斷一個新出現的投資機會是不是騙局?
來到最後,不妨分享一下判斷一個新投資機會是不是騙局的一點技巧。

1. 文宣的「感嘆號」愈多,愈危險

宣傳一款產品往往都會強調自己好處,但如果標榜好處太夢幻,宣稱文章用太多虛無縹緲詞句的說明的話就要小心。愈是強力利誘你參加的投資機會都愈可能有風險,而其中一個指標就是文章裡「感嘆號」的使用次數。「感嘆號」愈多就愈浮誇,也代表愈危險,你未必看得懂專業的投資術語,但數感嘆號應該不難吧。

2. 愈是強調「革命性」創新的,愈危險

誠然新科技往往都有新突破,但就如前面提到,其實不少創新都只是基於舊有的事而來。但騙徒為了讓更多不知就裡的人中計,會把事情說得很突破、顛覆、革命性,而且往往把事情複雜化,令受害人難以理解真實狀況。因此愈是強調顛覆現有架構的都應該留心。

3. 愈是用「名人」做招牌的,愈危險

內容農場很多那種「李嘉誠的十句名言」、「比爾蓋茲的三個習慣」之類的文章標題,但實際上是否名人說過的、做過的,卻可能只有作者和名人自己知道。很多人都會被這種「名人效應」欺騙,只要把事情拉到名人甚至國家級層次,既無法求證亦無從反駁,就會有人中計。因此愈是強調大局、名人的,都要小心。

本文授權轉載自:Unwire.pro

《數位時代》新嘗試!「白話新商業」數位專刊,一本59元,全新試賣!

@@BOOKID:126722@@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持續推動數位轉型,第四屆數位業務發表會近日登場,發表AI創新應用及數位工具升級成果。會中亮點包括升級業務行銷工具「新業務平台 NAP 3.0」(New agent Platform, NAP)導入三大 AI 功能,並率先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以提升業務通路服務效率與專業能力;並特地邀請新加坡保險同業MDRT(百萬圓桌會員)業務菁英參加,同台分享跨世代客群溝通與數位轉型實務經驗,泰國人壽更派出策略創新長等高階主管來台參與盛會,期能攜手海外同業彼此交流,為國壽業務部隊經營開創新視野。本次發表會活動吸引逾400位業務人員到場,另有2萬人透過線上直播參與,創下發表會收視人數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自2022年起每年舉辦數位業務發表會,透過新技術、新應用發表,協助業務人員更掌握科技趨勢與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於發表會中表示:「國泰人壽的數位工具不斷進化,NAP從5年前戰情室藍圖規畫,現已成為業務同仁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落實了效率工作與輕鬆生活的承諾,期許進入AI時代,國壽同仁以更堅實的底氣疾風前行。」強調保險服務已邁入智慧新時代,作為台灣保險業數位轉型的先驅,國泰人壽持續投入創新科技,為業務夥伴打造全方位的數位工作環境。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副董事長李長庚(左3)及總經理劉上旗(右3)率領高階主管,出席數位業務發表會,展現公司對數位轉型的高度重視。
圖/ 國泰人壽

此次發表的「新業務平台NAP 3.0」導入三大AI新功能:一是「文件智慧識別」,透過AI大型語言模型(LLM)輔助智慧字元辨識技術(Intelligent Character Recognition,簡稱ICR),當業務夥伴為客戶進行保單健檢時,不需手動輸入,就能透過ICR拍照將資料正確帶入相關欄位;二是「自動生成圖文」,讓業務夥伴運用AI自製賀卡轉傳給客戶,利用生成式AI技術產生各類情境圖文,讓業務員有源源不絕的話題可以拜訪客戶;三是「AI COACH口袋教練」,能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再搭配「FitBack健康吧」增進與客戶的互動,提供完整且深度的保險資訊,成為業務人員的最強後援。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NAP「AI COACH口袋教練」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
圖/ 國泰人壽

「新業務平台NAP 3.0」平台使用率已達到100%,深獲業務人員肯定,今(2025)年國泰人壽更率先實現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應用於投保、保單變更、保費付款授權、理賠申請及據點臨櫃辦理等五大保險服務流程,業務夥伴可協助客戶使用NAP平台完成人臉註冊,暢行國泰人壽全服務平台,除了讓客戶能享受快速、安全且便利的數位服務,亦能強化業務通路的服務效率,預計年底前將全面推行。

在培育業務人員專業能力方面,國泰人壽優化「C-Learning」內部學習社群平台,以遊戲式的學習模式,提供教育訓練及時事分享,提升學習動能;更透過「集團全攻略」匯聚人壽、產險、金融及健康四大核心服務素材,讓業務人員能夠開拓例如企業主、新手爸媽、超跑車主、銀髮族等不同客戶族群,並透過工具獲得實質的銷售幫助。未來,國泰人壽將持續落實集團「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深化AI技術應用,打造「人機協作」的最佳典範,優化數位服務功能,攜手業務夥伴開創保險服務的新局,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