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公司上群募平台的關鍵因素:群眾可以幫你開疆拓土!
新創公司上群募平台的關鍵因素:群眾可以幫你開疆拓土!
2016.01.21 | 創業

群眾募資平台不僅是突破傳統募資缺口的創新商業模式,同時也是新創團隊建立社群連結的利器。到底新創公司要如何維繫與群眾之間的關係?而當物聯網商機崛起,對於台灣亟欲轉型、擁抱物聯網浪潮的傳統電子大廠而言,在這之間又看到了什麼機會?

在日前由國發會主辦的「軟硬整合再進化,啟動生態系時代」論壇中,新創公司Particle執行長蘇帕拉(Zach Supalla)、BLOCKS共同創辦人翟㓋鋒(Fred Chak)、前Pebble生產管理與亞太地區的業務拓展負責人林常軒;以及廣達電腦技術長張嘉淵、宏碁自建雲應用事業單位總經理王定愷,便針對這些主題進行深入討論。

圖說明
(圖說:國發會日前舉辦「軟硬整合再進化,啟動生態系時代」論壇。照片來源:蔡仁譯攝影。)

Q1:新創團隊如何經營與群眾的關係?

Particle執行長蘇帕拉:在Kickstarter或其他的群眾募資平台上,會去支持專案的人並不是一般的消費者,他們對產品是有期待的、他們是擁有者,而他們參與其中。因此這些贊助者預期他們會受到尊重,也是團隊與贊助者一起成就這個產品。

所以新創團隊可以抱持分享訊息的開放態度,透明的來經營產品,這會讓你的粉絲們成為你的產品代言人,彼此若有共鳴,推出產品後他們能夠協助你開疆拓土。如果有客戶寄信給你而你沒回覆,或是你沒解釋時程,如果他們感覺不受尊重,他就會離你而去,他會覺得你人間蒸發,但這些事情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因為他們希望的是了解,給他們資訊,他們就會成為你的代言人。

BLOCKS共同創辦人翟㓋鋒:對我們來說,當我們的產品進入零售市場會有風險,會面臨競爭者。對零售商來說,他看到平台上的數字會覺得比較有保障。第一次我們的成績就很不錯,很多人就來問我們應該怎麼做。我都回答他們說,先建立人脈後再來做群眾募資,你要有很好的想法、產品,你要讓他們了解你、他們就會成為你的支持者。有支持者後才有社群,這時候再做專案是個不錯的方式。

在做第二次專案之前,我們很早就預估到我們會有多少收益、多少後援,在與群眾的互動中,我們會透過Skype、Google Hangout跟使用者做一對一溝通,我們可以了解他們有什麼期待,並且直接回復他們。當然你也可以聘請公關公司或第三方公司來做,但你必須與他們有良好的溝通。

Q2:新創公司如何打造一個生態系?

Particle執行長蘇帕拉:打造一個生態系就很類似我們在做生意,你要慢慢經營客群,就像《從0到1》中說的,創業的時候你想的不是那百分之一的市場,而是找到小的市場吃下百分之百,所以我們針對控制器這個小的利基市場去做生態系,再加上工業應用或其他應用,讓這些產品可以更擴展開來,隨著業務擴張,你可以找到市場的利基點,你可以確定你是不是站在正確的位置。

但對我們來說未來最大的風險是什麼?我們起步得太早, IoT有商機但現在還是實驗階段,大公司會做產品,但只有幾千個出貨量,時機還沒有那麼成熟、商機還不穩定。風險可能在於我們投入太早、走得太快,也許2018、2020年會比較穩定,對我們來說現階段最好的是方式是扎穩腳步。

BLOCKS共同創辦人翟㓋鋒: BLOCKS是第一個模組化的智慧型手錶,使用者可以依據他們的生活方式選擇想要的功能,不管是Android、iOS作業系統,他們都可以在我們的平台上做不同軟硬體應用,因為我們希望可以做出跟使用者緊密相關的產品。

我們也有像App store的軟體開放平台,讓任何人都可以將他們的想法、他們的模組放上來。現在我們的平台上已經有數千個模組,而且都是你以前從來沒看過的,比如說感應核廢料、空污的感應器。你都可以把這些感應器放到晶片裡頭,這開啟了無限的商機。我們要開發的不只是軟硬體,而是要讓不同開發者可以互相溝通、一起共創全新的產品,讓大家把問題放到平台,並且一起解決問題。

Q3:OEM廠要如何跟新創公司合作?

廣達電腦技術長張嘉淵: OEM廠要如何跟新創公司合作?其實這個問題並不容易,無論是新創或成熟公司都會有各自的策略,選擇夥伴必須承受風險,讓雙方提高合作效能。比如說穿戴式裝置,我們熟悉硬體設計,如果對方也剛好在做,我們的業務就會有一定關聯性。不過,你也必須了解自己的限制與不足之處,當眼前有很好的商機到了自己面前,你可能就得了解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強,這是一個反覆執行的過程,我們為未來做準備,未來不可知,也許未來有新的構想,但準備好抓住機會很重要。

廣達作為Pebble其中一個生產商,我們也還有創新的精神,我們持續都在創新、每年都有不同挑戰,我們希望能變成一家智慧敏捷的公司。我們的科技、業務模式一直在變,現在我們要透過推出創新產品找到新商機,所以看到創新公司我們也希望協助他們量產,這同時也是在育成我們未來的消費者。

宏碁自建雲應用事業單位總經理王定愷:我們目前的業務部門在做自建雲,客戶主要鎖定在新創社群,提供整合性的雲端物聯網解決方案,我們也希望未來能成為軟硬整合的公司,達成我們的王道思維。

在這樣的想法之下,我們針對社群展開藍天計劃,希望幫助新創團隊踏入藍海市場,並同時運用宏碁在過去40年來的網路人脈,現在的藍天計劃中有ABC三項元素:A是指Acer的開放平台、B是指BYOC自建雲平台、C是國際人脈,目前我們已經幫助數十家新創,讓他們參與國際展會,讓他們有更多媒合機會走向國際。最後一點,我們也有企業的創投團隊,針對策略性夥伴進行投資支援財務需求。

Q4:創業風險那麼高,所以你為什麼選擇創業?

Particle執行長蘇帕拉:我的媽媽常常告訴我,她認為我很適合冒險,過去我一直都不認同,但我最近才意識到,也許我跟其他人不同的一點在於,我會去量化跟計算未來可能的風險。創業可能風險很高,有90%的人都會失敗,但失敗會怎樣?我曾經在麥肯錫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如果未來我再轉行,也許Google會邀請我去做技術相關的工作,因為我有經驗、我嘗試過。所以我想,即使在最糟的情況,我可能還會有其他出路,我選擇創業,只是損失一年薪資(或許還有過去MBA的學費),但對我而言,風險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高。

前Pebble生產管理與亞太地區的業務拓展負責人林常軒:矽谷可以接受失敗,失敗是過程而不是結果,你靠著這些經驗你可以學習錯誤,未來你的人生可能會更豐富,所以也是很多大公司會選擇跟新創公司合作的原因。我幫過很多新創公司拓展業務,未來,我可能也想自己創業。

BLOCKS共同創辦人翟㓋鋒:在加入BLOCKS之前,我幫過包括Google在內的很多大公司做產品,那時候的薪水是現在的2、30倍,那時候有房貸,其實現在也還有,所以這個決定其實蠻可怕的。過去10年我都在大公司,當初被BLOCK團隊的想法與背景吸引,我考慮了很久,雖然我以前的專案都很成功,但在此之前,我有看過可以改變人們生活、世界的東西?

我告訴自己,我的履歷上已經有很多很漂亮的公司,未來我可以找到更好的公司。但我又問自己:我的人生追求的是什麼?加入新創公司我要冒什麼險?這個險是指職業嗎?職涯發展嗎?我的公寓嗎?我的工作收入嗎?那麼,這些對我來說重要嗎?我以為冒險很大,但其實仔細想想這個風險沒有想像中的大,我告訴自己如果我不加入,我失去的將是「讓人們生活改變」的風險,這是我職涯中很重要的決定,選擇創業,你願不願意冒險很重要。

延伸閱讀:
全球10大創新物聯網企業Particle執行長訪台,宏碁、廣達、英業達都有興趣
[創業一堂課]Maker的東西方文化差異:你能不能接受失敗的風險?
仁寶成立以來「最小的客戶」!模組化手錶BLOCKS,為何讓台灣ODM大廠也買單?

關鍵字: #宏碁 #廣達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