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就能找情人!交友App小確幸大商機
打開手機就能找情人!交友App小確幸大商機
2016.03.15 | Yahoo

圖說明

隨著時代不停演進,戀愛、交友的方式也不斷在變,也許你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也會有一位網路情人。時至今日,交友的方式已經從面對面聯誼,轉變為虛擬世界的網路交友。交友App不但滿足人們需要的私密性,同時也符合現代人以手機填補零碎時間的行為模式。這類App的興起反映什麼趨勢?又如何影響了我們的交友行為?

在資本主義推波助瀾下,聖誕夜、情人節……這些日子,好像都在提醒沒伴的你,一個人有多孤單。過去,如果你想為自己找個伴,除了在平日生活中張大雙眼、豎起雷達,也許還得勤跑聯誼或到交友網站頻頻更新個人檔案和日記。但是智慧手機的出現,徹底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尋找另一伴變得更容易了。不論白天或深夜,當你空虛、寂寞、覺得冷,點開交友App,各型各款的男男女女就會將自己最好的那一面展示在你眼前,只等你按下「Like」,打開兩人之間的那扇窗。在這個時代,想要找情人,就跟用Uber叫車、上Airbnb找住宿一樣,隨時隨地、不費吹灰之力。

網路交友更重隱私

開始談交友App之前,我們必須了解它的前身:交友網站。在智慧手機出現之前,網路交友風潮,幾乎與網路商用化同時誕生。只是,相較於第一支上市的網路股Netscape以瀏覽器幫助世人尋訪新大陸,網路交友服務則是讓人們與螢幕另一端的陌生人直接產生交集,同時也相對講求隱私。

1995年4月21日,美國交友網站Match.com上線,並且讓第一批使用者享有終身免費會員。靠著人類與生俱來對追求異性的驅動力,Match.com的會員人數急速攀升,隔年10月,註冊人數便突破10萬人,四年後付費會員數已經超過15萬人。Match.com隸屬於美國網路集團IAC旗下的交友集團Match Group,Match Group中的網路交友服務多如繁星,從針對大眾市場的Match.com、OkCupid、Tinder,再到主打黑人交友的BlackPeopleMeet.com和專攻50歲以上熟齡男女的OurTime.com都有,不放過任何一個市場,可以想見網路交友的魅力與潛在商機。

在台灣,網路交友服務也算起跑得早。2000年,PChome Online交友頻道率先上線,是全台第一個推出交友服務的入口網站。兩年後,Yahoo奇摩交友頻道也跟著問世。而緊追著Yahoo奇摩的腳步,由張家銘、林志銘、林東慶、舒宇凡等四位師大附中同窗好友在2003年創辦的愛情公寓,經過多年耕耘,躍升為台灣最大交友網站。不僅在2011年轉虧為盈,母公司尚凡資訊還在2013年掛牌上櫃,成為台灣第三個公開發行(IPO)的網路公司。

手機改變了交友行為

不過,隨著科技進步,曾經風光一時的交友網站,也不得不面臨來勢洶洶的智慧手機軍團。Match.com執行長山姆.楊岡(Sam Yagan)同時也是OkCupid共同創辦人,他在接受《Forbes》採訪時表示,回顧過去20年,網路交友的經營模式大約可以分為三個時期:搜尋、演算法和智慧手機。最初,網路交友重視的是如何透過年齡、地理位置、外貌特徵等條件過濾,搜尋到心儀的對象。第二個時期,則是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編寫出一套演算法來推薦適合的人選。「可是到了現在,使用者不再需要交友服務提供他們更多、更好的配對人選,他們希望能夠更快、更方便地跟對方在現實生活中面對面。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其實是『線下』(Offline)。」他說。而在這個階段中,智慧手機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智慧手機連結起線上交友和線下約會。」

同樣的情況當然也在台灣發生。以網站起家的愛情公寓,觀察到智慧手機發展趨勢,從2011年底開始投入研發交友App,並且在隔年依序推出iOS和Android版本。到目前為止,已經擁有iPair、SweetRing、WeTouch這三款App。而三款服務針對的族群也不太相同,iPair針對的是25到35歲、想找約會對象的白領上班族,SweetRing是以找結婚對象的嚴肅婚戀交友為主,WeTouch則專攻15到25歲學生族群。

網站和App的使用者行為有何差異?尚凡資訊總經理林志銘表示,愛情公寓早期是以社群為主,網友喜歡在上面寫日記、寫文章,分享自己的心情。可是由於手機螢幕大小有限,不適合出現長篇大論,需要轉換成Facebook和Instagram這樣「圖加文」的模式,所以沒辦法做太深入的交友。「但是網路交友其實可以做很深。你要認識一個人,可以讀他的文章,進而了解他的生活型態。因此原本使用愛情公寓網站的這群人比較感性,相較之下,用手機交友的這群使用者就比較理性。他們運用這個工具來快速篩選,找到對象就可以開始聊天。」

另外,網站使用者的使用型態是挑出一段時間坐在電腦前,單次使用時間長。而App使用者多半是利用搭公車、搭捷運的零碎時間打開手機,滑滑看有沒有出現欣賞的對象。乍看之下,使用頻率的確是變高了,但是每一次的使用時間卻縮短。如何才能讓使用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對的人?這時候就得仰賴App中的「Like」或「Yes/No」等功能,幫助使用者迅速做出選擇。

成功關鍵:介面設計和交友環境

交友App的商機有多大?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BISWorld調查,光是美國,2015年交友服務營收估計就達24億美元(含線上和線下)。其中交友網站占了48.7%,位居第一,近幾年才開始蓬勃發展的交友App則搶下第二名。此外,行動應用數據及排名服務商App Annie去年也發布了一份App報告,統計出2010年7月至今的App下載量。根據這份報告,在蘋果App Store中,營收成績最好的前十大App,光是交友軟體就占了三名。

交友行為轉移到手機雖然已是不爭事實,但是怎樣才能從眾多App中脫穎而出?對於多數交友App使用者來說,以下兩點是決定交友App生死的必要條件:操作介面是否簡潔易用?交友環境是否安全?

說到操作介面,箇中翹楚絕對是Tinder。2012年才正式推出的Tinder,雖然不是最早踏入交友App者,卻是目前最受矚目的App之一。Tinder大幅簡化設計,打開App之後,僅會顯示配對者的照片、暱稱、年齡以及與你的相對距離。如果對方是你的「菜」,只要往右滑即可,反之則往左滑。當雙方都對彼此感興趣,就可以開始聊天。在Tinder上,找伴像是一場遊戲。能不能玩、要不要玩,取決於你和對方的外貌。

交友環境則是另一重點。對於真正想認識另一半的使用者來說,詐騙、直銷、拉保險、援交等訊息都會將他們推離App,因此大部份的App都會特別加強社群管理。例如尚凡資訊就透過機器演算和人工審核這兩道步驟,過濾App中的惡意分子。Beetalk行銷公關經理陳琪嬑表示,Beetalk設有24小時全天候查緝客服小組,會在最短時間內主動發現違規和處理來自用戶的檢舉,以維持安全、乾淨且健康的交友空間。Paktor台灣區公關經理吳乃恩則指出,Paktor是以Facebook好友數做篩選基礎,使用者必須擁有超過50個好友才能註冊,以防止假帳號。另外也有檢舉功能,一旦被檢舉是假帳號,經查證屬實就會被刪除。「直銷與詐騙每個交友App都有,真的要預防其實有點困難,畢竟越多人使用就越多,所以我們是使用檢舉機制。」

儘管手機讓交友變得更方便,但是回頭看過去20年,改變的其實只有雙方最初相識的媒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始終細膩複雜,再厲害的演算法也派不上用場。「我認為交友App和FB交友或是其他各種方式的交友,甚至是我那個時代的『交筆友』大概都有類似的問題。這些都是自己呈現出最好的一面來吸引未知的對方。但是這些美好的一面,往往只是第一步。後續問題往往就不是App能幫上忙的,恐怕也是App不會管的事情,」從1996年起開設愛情社會學課程的台大社會學系教授孫中興說,「不管用什麼方式認識,這只是開始。最後還是要回歸現實生活上的互動來經營關係。」

那些年,我們一起經歷的網路交友...

  • 1995年
    交友網站Match.com上線。
    圖說明
    最初會員需繳9.95美元月費或60美元年費,隔年10月,註冊人數就達10萬人。目前在全球25個國家提供八種語言服務,2014年推出App。

  • 1998年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成大博士生「痞子蔡」在BBS上邂逅同校外文系女孩「輕舞飛揚」。沒想到兩人相戀後不久,女方卻不幸病逝。

《電子情書》(You’ve Got Mail)
兒童書店經營者凱瑟琳與連鎖書店老闆喬是商場上的死對頭,一碰面就吵架,殊不知對方其實就是自己時常以email談心的網友。

  • 2000年
    PChome Online推出旗下的交友頻道
    成為台灣第一個提供交友服務的入口網站。推出三年,會員數即逼近29萬人。
    eHarmony上線
    至今會員已經遍及150多個國家。根據2012年數據,eHarmony聲稱每天平均有438位美國會員因為該網站結婚。

  • 2001年
    Ashley Madison上線
    圖說明
    主打婚外情交友,匿名用戶數超過4,300萬人。2015年爆發個資外洩事件,引起用戶恐慌。

  • 2002年
    Yahoo奇摩交友頻道上線
    上線後,一星期內登錄交友檔案就超過1千筆。2010年Yahoo奇摩宣布關閉服務,與愛情公寓合併。

  • 2003年
    愛情公寓成立
    圖說明
    不論介面和功能都針對女性市場而設計。2012年推出App,隔年上櫃。
    世紀佳緣成立
    截至2014年,註冊用戶數超過1.2億人,是目前中國最大交友服務。2011年在納斯達克上市。

  • 2005年
    《愛狗男人請來電》(Must Love Dogs)
    離婚幼教老師莎拉在姊妹的慫恿下使用交友網站,想為自己找尋下一次真愛,想不到第一個約會對象竟然是自己的老爸,但後來還是透過網路找到真愛。
    《網交陷阱》(Hard Candy)
    32歲攝影師傑夫曾犯下少女姦殺案,他透過網路釣上14歲清純少女荷莉。原以為是大野狼吃掉小紅帽的故事,卻是小紅帽設下的陷阱。

  • 2006年
    《惡人》
    厭倦平凡生活的女店員光代在交友網站結識寡言年輕工人祐一。祐一坦言自己曾失手殺害女網友,並決定自首,但光代卻希望抓住僅有的幸福,和他一起逃亡。

  • 2009年
    Grindr上線
    圖說明

至今註冊用戶數超過1050萬,是目前全球最大男同志交友社群。2016年1月被中國崑崙萬維集團以現金收購。

  • 2010年
    《非識不可》(Catfish)
    攝影師亞尼夫在網路上認識八歲天才小畫家艾比,隨後對她的姊姊傾心。想不到長途跋涉會網友的結果,卻迎來謊言破滅。

  • 2012年
    Tinder上線
    以直覺簡潔介面著稱,2015年推出付費版。與Match.com同屬美國IAC旗下的交友服務集團Match Group,2015年該集團在納斯達克上市。

  • 未來
    虛擬實境......?
    機器人......?
    ......?

網路交友想法大不同 — 全美民眾網路交友意向調查

網路交友是認識朋友的好方法:2005年44% → 2013年59%

在網路上交友的人都很孤獨可悲:2005年29% → 2013年21%

資料來源:Pew Research Center

本文出自:@@BOOKID:126688@@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不只守成,更下一城!看kure.fit、Fullicon、華夏玻璃如何用亞馬遜讓傳產翻轉成國際潮牌
不只守成,更下一城!看kure.fit、Fullicon、華夏玻璃如何用亞馬遜讓傳產翻轉成國際潮牌

台灣上市櫃公司高達七成為家族企業,其中,中小企業佔比高達95%,在二代傳承創新的過程中,不僅面臨信任、制度、認同等管理議題,還必須透過創新思維與數位平台工具打造與持續深化市場競爭優勢,方可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生存、茁壯,甚至是成為產業變革者。事實上,這也是kure.fit、Fullicon與華夏玻璃積極透過品牌重塑、擁抱創新科技,以及透過跨境電商佈局全球市場的原因,並且成功在詭譎市場中屢屢創新突圍、締造佳績。

不只是傳承,更透過品牌經營讓家族企業酷起來!

成立於2019年的kure.fit是一間專注於女性健身器材與居家運動的品牌,透過亞馬遜美國站、英國站與中東站進行產品銷售,2025年上半年度,創下美國銷售年成長率358%好成績。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認為其中的關鍵是:「提供客戶高價值產品與服務,並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快速拓展站點創新局。」

亞馬遜全球開店
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分享品牌打造經驗時,提到父親常說「服務」是家中工廠發展最關鍵的因素,這也是他創業以來一直銘記在心的價值。
圖/ 數位時代

黃永沅的創業故事——kure.fit 的成立——與家族企業息息相關。他說:「我父親黃泰翔擁有敏銳的市場嗅覺,幾乎你想像得到的消費性居家電子產品,我們家都生產製造過。為跳脫傳統製造思維、進一步擴展全球布局,2019 年回到家族公司後,我開始積極導入數位化與數據化手法以維持市場競爭力,同時也嘗試建立品牌,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進軍海外市場,讓 kure.fit 在 2024 年憑藉可調式啞鈴組、壺鈴、加重手環等商品大幅提升營收獲利。」

他坦言,選擇亞馬遜全球開店,是綜合研究過市場及相關條件的必然之選。「台灣具有高度彈性的製造實力,卻苦無與全球用戶直接接觸的機會;而亞馬遜正好打開了這扇窗,讓我們能用最經濟、高效率的方式快速測試、修正與擴張,對新品牌來說,是極具價值的通路。」

他進一步補充:「上一代累積的資產讓我擁有比較多的機會探索與試錯,而亞馬遜全球開店則讓我可以用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布局全球市場。」例如,透過參與亞馬遜全球開店官方團隊為賣家提供的在地支持計畫與課程,kure.fit獲得一次性的帳號健檢、選品分析、營運問題排除,以及 1 對 1 經理輔導,大幅提升全球布局與品牌行銷的能力。

類似的二代傳承與創新旅程也發生在保健收納藥盒創新品牌–護立康(Fullicon)-身上。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認為:「二代不是只能接班,相反的,可以透過自有品牌創業、以亞馬遜全球開店將產品服務推向全球各地,創造嶄新的營收獲利。」

把時間回溯到2019年,為解決OEM與ODM客戶削價競爭亂象,李承樺在家人與客戶的支持下,啟動自有品牌–護立康(Fullicon)上架亞馬遜拓展業務,爾後,透過產品設計、功能強化、專利佈局與亞馬遜全球開店擴展國際市場業務,不僅成功將藥品收納盒打進日本站前三的成績、創下4.8/5的高消費者評價,更榮獲亞馬遜全球開店2024年度傑出賣家–「最速全球布局轉型獎」–的肯定。

亞馬遜全球開店
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分享,加入亞馬遜之後,透過世界級的品牌與市場資訊,他更了解專利的重要,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專利已經成為Fullicon營收來源一環。
圖/ 數位時代

對台灣百年玻璃製造商–華夏玻璃–來說,傳承固然重要,但是,唯有突破既有框架才能創造第二成長曲線,因此,成立自有品牌–SOUL ONE,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銷售自有產品以深入了解北美消費者輪廓,例如對玻璃製品的需求與偏好,進而提供最佳產品服務,為前進北美零售商店市場做最佳準備。

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進一步解釋會加入亞馬遜、以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北美等國際市場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品牌形象佳、是北美消費者喜愛的購物網站;其次是可取得消費者回饋聲音以及後台提供豐富的市場洞見,讓團隊成員可以快速調整產品、包裝與行銷等策略;最後是透過功能強大的亞馬遜物流(FBA)機制輕鬆擴展全球業務。」

從上述的kure.fit、Fullicon與華夏玻璃SOUL ONE的布局,可以清楚看到:二代不僅是傳承與守成,更是主動出擊與翻轉市場的關鍵推手,讓家族企業經營也可以很酷且創新。

亞馬遜全球開店
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於專訪時指出,作為企業核心的決策者,在面對爆炸的資訊與選擇時,更應該專注而冷靜,謹慎為公司營運做出最適切的選擇。
圖/ 數位時代

亞馬遜全球開店助二代繼承者高效打造品牌與布局全球業務

亞馬遜全球開店不僅讓企業以自有品牌布局跨境電商,更有助於企業重整商業邏輯、發揮OEM、ODM與OBM的經營綜效。對此,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面帶微笑地解釋:「我們公司–益麟企業–的業務分成三塊,分別是負責台灣市場的業務部門、以官網與參展等方式經營的OEM與ODM外貿部門,以及由我負責的、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的全球電商部門;其中,電商部門的營收雖然僅占公司整體營收的一小部分,但帶來的成效遠超乎預期。」

首先是產品開模與製造後即可直接(透過電商)銷售,不像過去必須花費1到2年的時間跑市場與找客戶;其次,可以直接傾聽客戶心聲以加速產品功能的迭代與優化,例如方便關節炎患者取用藥品的彈跳保健盒設計等;最後則是挹注外貿業務發展。李承樺表示:「我們有韓國客戶因為看到亞馬遜的Fullicon藥品收納盒而主動找上門、向外貿部門下單,開啟跨業務單位的合作綜效。」

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則直言:「做工廠最怕離消費者太遠。」需要像亞馬遜全球開店這樣的外部夥伴提供協助,讓kure.fit可以突破區域限制、深入了解各個市場脈動,為每一個產品找到新出路。例如,亞馬遜商機探測器與選品指南針等官方選品工具讓kure.fit可以同時掌握產品類別與市場資料以高效布局新市場,如將女性健身器材銷向中東等新市場,讓品牌營運穩健邁向全球市場。

「企業的創新轉型旅程是一個又一個關鍵決策交織而成,亞馬遜提供的數據資料讓我們可以更精準且有憑據的下達各項決策,以更有責任感與使用感的方式推進二代傳承與創新。」關於亞馬遜全球開店帶來的綜效,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如是總結。

總的來說,二代接班不僅是傳承,更是品牌重塑、通路重組與文化再定位的新起點,在這個過程中,與亞馬遜全球開店這種世界級企業合作,不僅有益於簡化傳統外貿的繁雜談判流程,更讓台灣企業可以更精準且高效的方式布局全球、透過出口電商快速回應市場需求,進而加速創新步伐與鏈結業務績效,讓台灣企業走出新路、演變為令人驚豔的「酷」品牌關鍵。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