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ASIA BEAT]中國下一個十年的機會,外國來的和尚有飯吃嗎?
[2016 ASIA BEAT]中國下一個十年的機會,外國來的和尚有飯吃嗎?
2016.03.18 | 創業

繼2014年台北舉辦第一屆亞洲創業大賽ASIA BEAT之後,2016第二屆ASIA BEAT由中國廈門接棒,以「風險投資與市場進入」為主題,由atwork愛特眾創承辦、台灣資策會與新加坡媒體e27等多方協辦,於3/17-3/18兩日在廈門嘉庚劇院盛大展開!

圖說明
(2016 ASIA BEAT亞洲創業大賽@廈門,蘇筱筑攝影。)

2016 ASIA BEAT亞洲創業大賽以「風險投資與市場進入」為主題,因此主題論壇從多種面向切入創投與資金等兩大議題,除了從中國創投環境放眼至全球投資現況,亦從Fintech、IoT、VR/AR等不同領域看資金挹注現況與趨勢。

中國知名天使投資人蔡文勝:「迎接中國創業與投資浪潮吧!」

圖說明
(隆領投資董事長蔡文勝主題演講,蘇筱筑攝影。)

同時為隆領投資與美圖秀秀董事長的蔡文勝表示,過去在2011年時,中國創業主要是複製美國的模式,因此新創會以要做「中國的Yahoo!」、「中國的Google」為創業目標。舉騰訊QQ為例,當時便是參考美國ICQ的創業模式,但現在美國ICQ已經消失無蹤,而騰訊QQ卻在中國持續發展至今已有8億使用者。
騰訊QQ的例子正說明中國創業已擺脫過去複製美國的模式,進而發展出中國式創新,一如騰訊QQ不只是通訊軟體,而發展出綜合新聞資訊、互動社群與娛樂產品的社群平台,因而發展出與美國ICQ截然不同的命運。

圖說明
(隆領投資董事長蔡文勝談中國創業迭代,蘇筱筑攝影。)

蔡文勝舉例,科技雜誌《WIRED》在2016年4月份雜誌以雷軍為封面人物,並以「It’s Time to Copy China.」為標題,文中指出矽谷的時代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將是中國製造的時代,說明世界將開始學習中國式創新,現在正是中國創業最好的時代!

新創公司要如何拿到中國VC的投資?

新創公司一定要找創投拿錢嗎?蔡文勝認為不一定,但少了資金的新創成長較慢,也更容易被競爭對手超越,因此新創應該適度善用資本力量加速公司成長,至於該如何拿到中國VC的投資,蔡文勝提出三點如下:

  • 找到與趨勢相符的創業方向:創業題目與未來趨勢相符更能吸引創投注意。
  • 檢視能力與資源是否匹配:蔡文勝以自身經歷分享,創業初期他看到別人獲得投資時,會認為自己比對方更優秀、更值得被投資,為什麼VC不投?但他後來理解,創投一定都是認為團隊有獨特能力才選擇投資,因此新創應該以現有的資源盡最大的努力,把產品做好、累積使用者後便能得到創投認同。
  • 具備優秀的創業能力:優秀的創業能力可分為快速學習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與「忽悠」投資人的能力。因應網路快速發展,快速且能應變的學習能力更是創業者能否掌握最新市場動態與技術的關鍵。現在很難倚靠個人能力而成功創業,因此創業家應具備組織管理能力,吸引多元優秀人才加入團隊。「忽悠」投資人的能力我們或許可以解讀為社交力與提案力,如何在眾多新創中吸引投資人掏錢,除了顧好產品本質,發展出與創投互動、提案的能力也很關鍵。

除了蔡文勝的演說,大會也安排了由動點科技執行長盧剛主持提問,與隆領投資董事長蔡文勝、峰瑞資本共同創辦人李丰、英諾天使共同創辦人李竹等人的對談,探討中國創業環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綜合整理如下:

圖說明
(2016 ASIA BEAT高峰論壇,蘇筱筑攝影。)

過去至今,中國成功企業的成功關鍵因素是什麼?

蔡文勝:中國網路創業可以分成三期,第一期的成功創業家多是2000年從美國回來的海歸派,因為有海歸背景以及最新的專業知識,因此創業容易成功。第二期是2003年到2008年的網路發展階段,2003年由於SARS蔓延導致大家避免出門而在家上網,造就網路人口快速增長。由於網路人口持續增長,讓網路服務開始發展到民生消費領域,這時更瞭解使用者、更接地氣的本土派崛起取代海歸派,一如馬雲與雷軍的崛起。

過去十年發展的創業領域,有哪些可能是未來不會存在的?又有能些能持續發展?

李丰:中國過去20多年的產業發展都以「增量」為主,現在要從增量轉為「存量」。增量的意涵便是創業者發展服務時,以追求最大使用者數量、最多資源、最廣通路等以量取勝的思維。從2014開始,由於人口結構改變、投資產能過剩等問題,增量開始轉為存量思維,即大量使用者並不一定能帶來最大效益,而是從更提升效率、發現價值等質量層面去發展。
因此,未來發展品牌、技術都會是為新創增加質量的發展關鍵。從產業面來說,人工智慧將是產業發展趨勢,而過去曾被熱議的金融科技雖然現在較為冷卻,但由於中國政策開放支持,金融科技與醫療產業都會是未來創業能有所發展的領域。

有人說2015是穿戴裝置元年,2016則是VR/AR元年,請問怎麼看VR/AR發展?

李丰:長期來說VR/AR領域相當被看好,但今年的發展將會偏向概念化與泡沫化。新的技術要改變任一模式的本質,都必須佔據使用者的時間,如同我們將過去盯著電腦的時間轉移到時時刻刻都滑著手機。然而VR/AR至今最不為使用者接受的原因在於滯後與暈眩問題,因此使用時間無法拉長,在技術尚無法完全解決滯後與暈眩問題前,VR/AR很難被主流市場接受進而形成規模化應用。

李竹:相較於VR,沒有造成暈眩問題的AR更有可能先進入主流市場。

近來許多中國公司走向國外,外國人才與新創來到中國是否有發展機會?

李竹:美國的移民文化讓美國企業能適應多元文化,開發出全球通用的產品服務。雖然中國不是移民國家,但必須有創新文化,歡迎外國人才加入。目前國際上的科技巨頭在中國都尚未取得成功,或許從外國來到中國的新創,可以透過中國龐大的人口與資金市場,成為下一個獨角獸!

關鍵字: #創新創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