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惠普為什麼要進行組織重組?
孫振耀:菲奧莉娜領導惠普的時候,採取高速增長的方式,公司得以迅速獲得超過八百億美元的規模,但同時也帶來組織結構複雜的問題。馬克上任後,他的首要任務是在高速增長和企業獲利之間找到平衡點,菲奧莉娜是透過規模優勢讓惠普迅速做大,而馬克的任務是找到好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有效降低成本,讓公司在現有基礎上真正做強。
每年採購金額維持百億美元
記者:惠普重組計畫中已明確宣布全球裁員一萬四千五百人,中國區會有裁員嗎?
孫振耀:由於組織架構發生了變化,中國區在人事安排上自然會有所調整,中國的裁員會遠小於一○%,由於中國市場本身就是前端,中國惠普八五%的員工都是在做服務和市場銷售,這部分是不會削減的,需要整合的,主要是在行政、IT、財務、法務、政府關係等部門。
記者:組織重組對於惠普在中國的業務以及投資等會有什麼影響?
孫振耀:會更加務實、更重視開發具潛力的重要市場。中國是目前全球發展前景最好的區域市場,經過完善的評估和規劃後,會繼續加強在中國市場的投入,每年還有超過百億美元的採購在中國完成。
成本結構將趨於優化
記者:與以往調整相比,這次重組有何不同?
孫振耀:之前的組織結構調整,大多是為了在合併康柏後,如何更好地利用兩家企業的優勢,但是這次調整後的營運模式將圍繞由業務集團所轄的市場通路和客戶群來組織。這種模式將使各個業務集團有清晰的端到端責任機制,同時也保持產品與銷售之間的協調一致,以此來優化成本結構。
記者:惠普的PC部門利潤一直較低,而且不斷有傳言說要賣掉,惠普將如何強化中國的PC業務?
孫振耀:馬克曾經一再重申,公司將繼續加強產品及服務組合的獨特優勢,重組後,PC業務的重點是降低成本。其他則不一樣,印表機還有數位產品,就需要開發更多的新技術、新產品,投入更多的研發資金。每一家公司都可以在市場中找到它的優勢和發展模式,我們認為PC業務成本還可以降低,也只有當成本降低,才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獲得的空間進行競爭。
記者:你經歷了惠普四任總裁,見證了惠普的多次重大變革,包括與康柏的合併以及現在的全球重組,對此你有什麼感受?
孫振耀:如果要總結,就是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第一次經歷變革的時候,內心當然會有失落,所以心態很重要。在我的職業生涯中,經歷換了十八個老闆,頭幾次換,當然是有失落感,但是換了十八次就會總結出來一個簡單的道理:沒有一個老闆是十全十美,企業發展到不同階段就需要不同的人來領導,就採用需要這個階段最適合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