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d之父陷入掙扎?Google 32億美元收購的NEST新品進展停擺、陷入人事紛擾
iPod之父陷入掙扎?Google 32億美元收購的NEST新品進展停擺、陷入人事紛擾
2016.03.28 | Google

以智慧型恆溫器、煙霧感測器聞名的 NEST,2014 年風光宣布被 Google 以 32 億美元(約新台幣近 1000 億)天價收購,不到半年 NEST 又用 5.5 億美金買下雲端網路攝影機 Dropcam。兩個市場上最火熱的智慧型硬體產品,加入全球最龐大、最具野心的科技公司之一,強強聯手,掀起波瀾壯闊的智慧家庭革命,看似理所當然。


NEST 最成功的產品之一——恆溫器

只是,2 年過去了,NEST 進展近乎停擺,沒有發表任何新品,僅針對原有兩款產品進行升級,營收也遠低於預期,當初歡欣迎接的 Google,似乎也開始顯露不耐。美國媒體《The Information》日前採訪 NEST 創辦人、同時也是蘋果 iPod 之父 Tony Fadell,同時加上來自前員工的爆料,鉅細靡遺描繪 NEST 的起伏與難關。

「宛如暴君統治」,Tony Fadell 罵走 50 名員工

Tony Fadell 坦言,Dropcam 100 名員工約有半數都已離職,甚至直言「很多員工的表現不如我們想像中的出色⋯⋯很不幸的,那實在不是一支經驗豐富的團隊。」


NEST Cam

NEST 與 Dropcam 之間的矛盾在收購後就已浮現。《The Information》指出,Tony Fadell 在 NEST 與 Dropcam 的整合上不斷糾結,最終拖了一整年,才推出了智慧型監視器 Nest Cam。Tony Fadell 也擱置了 Dropcam 推出自動偵測門窗是否關閉的新品計畫,打算以 NEST 自己的 Pienna 取而代之,不過也始終只聞樓梯響。此外,團隊成員噤若寒蟬,與從前 Drpocam 鼓勵工程師分享意見的文化大異其趣。


NEST 共同創辦人、蘋果 iPod 之父 Tony Fadell(照片來源:OFFICIAL LEWEB PHOTOS

同時,《The Information》指出,Dropcam 創辦人 Greg Duffy 曾要求直接向 Tony Fadell 匯報,卻得到對方「你還不夠格(You haven't earned it.)」的回應。幾個月後,Greg Duffy 便離開了公司。他形容,在 Tony Fadell 的領導下,NEST 宛如「暴君統治的官僚世界(tyrant bureaucrat),阻礙所有進步的可能」,與當初被收購時他盛讚 Tony Fadell 是「產品先驅」相較,評價有如天壤之別。 Greg Duffy 甚至在《The Information》報導刊出後在 Twitter 上發表疑似諷刺 Tony Fadell 的言論:「如果你想扮演國王,記得穿上真正的衣服」還附上「國王的新衣」故事的維基百科連結。

《財富》:NEST 在「平台」止步,難以構建智慧家庭生態系

外界無法準確估量領導風格與公司成長的相關性究竟有多深,但 NEST 除了人事紛擾之外,至今表現確實也只是差強人意。《財富》雜誌指出,《The Information》的文章實際上藉由 NEST 點出了「智慧家庭」產業的盲點。

無論是好是壞,智慧家庭是一套生態系統,但有數不清的公司把它做成了平台。

比方說,NEST 本來預計推出一款代號為「Flintstone」的家庭中樞裝置,為其物聯網安全系統打頭陣。130 名工程師為此日以繼夜工作,但從外觀設計到 Flintstone 該怎麼與不同的電子裝置連結,Tony Fadell 都猶豫再三、無法下定決心,不斷砍掉又重練。三年過去,有工程師戲稱 Flintstone(原意為「打火石」) 已經變成「Tombstone(墓碑)」。

《財富》認為,Tony Fadell 希望牢牢掌握萬物聯網後的最大優勢——數據資料,而不願與智慧家庭的先決條件——開放標準,並與所有開發者共享資訊,這也讓 NEST 只能在「平台」的範圍止步,無法構建生態系。

Google 天價收購 NEST,是天作之合還是夢魘一場?


Amazon Echo

就在 Google 收購 NEST 與 Dropcam 的同一年,亞馬遜也發表了智慧聲控助理 Echo,像是「住在盒子裡的 Siri」,使用者只要對它呼喚,就能完成叫車、訂披薩、找餐廳等瑣事,被暱稱為「家庭小精靈」。

電商巨人推出這款產品在歐美市場大放異彩,本應更加「智慧」的 Google、蘋果反倒有些顏面無光。《The Information》也披露了 Google 計畫推出的四款新產品,包括急欲與 Echo 競爭、代號為「Chirp」的智慧型語音助理,NEST 本來希望可以參與研發,但遭到 Google 拒絕。

據稱 Google 已對 NEST 下最後通牒:今年秋天務必發表新產品。

NEST 的收購對 Google 來說是不是一場「夢魘」,專斷的領導方式最終能不能複製出同樣橫掃世界的奇蹟,在在考驗著 Tony Fadell 的下一步。

參考資料:

@@ACTIVITYID:489@@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精密檢測不只是工業專利!蔡司以AI渲染視界,打造個人化視力保健
精密檢測不只是工業專利!蔡司以AI渲染視界,打造個人化視力保健

在 AI 與高科技製造加速革新的當下,「精準」成為創新的關鍵基礎。對德國百年光學品牌蔡司(ZEISS)而言,精準不只是企業核心,更是一種跨時代的技術信仰;從半導體晶圓製程的光學檢測,到醫療、顯微技術及太空探索,蔡司始終以精密科技撐起產業尖端應用,穩坐全球光學領域的領導地位。

如今,這份對「清晰看見」的堅持,也走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面對數位設備普及所導致的長時間用眼,以及高齡社會帶來的視覺健康挑戰,蔡司運用百年技術基礎與創新服務,再次深刻詮釋「看見」的初衷,致力為每一個人帶來更清晰、更健康的視界。

AI科技結合視力保健,打造個人化的視覺體驗

蔡司近期推出的「NSLY 視界人格測驗」,即是一場以 AI 為基礎的創新嘗試。使用者只需在導覽角色 Ziris 引導下完成一系列問答,系統即能根據互動回應分析其性格特質,配對出對應的「視界顏色」與蔡司代表角色。

透過這種趣味且具備數據基礎的互動設計,蔡司不僅讓大眾對自身視覺需求有了初步認識,也進一步深化「NOBODY SEES LIKE YOU 渲染視界 如你所見」的品牌理念——每雙眼睛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同時,藉由科技導入參與式體驗的作法,也可能成為健康科技推廣的新趨勢。對視力保健而言,更是翻轉過往「有症狀才就醫」的被動模式,轉向從興趣出發的主動參與。

蔡司
透過 Ziris 導引互動,體驗專屬「渲染視界」的AI測驗,揭開個人視覺風格的第一步。
圖/ 蔡司

「蔡司優視力體驗」,重新定義配鏡流程

除了AI互動測驗,蔡司更以數位化技術改變以往傳統的配鏡流程。透過「蔡司優視力體驗」,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光學解決方案,這套流程結合精密檢測與個性化設計,涵蓋以下三大核心步驟:

  1. 視力表現分析:透過專業設備深入了解個人視覺需求與用眼習慣,作為後續設計依據。
  2. 精準量測眼部數據:運用高科技儀器精密測量眼球位置、角度與瞳距等眼部數據,確保鏡片設計與視線軸心精確對位。
  3. 鏡片與鏡框定位:根據臉型結構與視覺行為模擬,精準取得鏡片安裝位置與鏡框配戴參數,優化視野穩定性與長時間配戴的舒適感。

同時,這套配鏡流程能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需求,從兒童近視矯正到熟齡族群的多焦點鏡片,皆可提供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讓每一副蔡司鏡片都是個人專屬的最佳視覺工具。

蔡司
結合精密檢測與個人化設計,蔡司優視力體驗重塑配鏡流程,讓清晰視界有感也有據。
圖/ 蔡司

科技與永續並行,推動視力保健的社會責任

除了技術創新領先業界,蔡司也以積極行動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推動視力保健的普及與永續發展。近年來,蔡司透過多元形式落實這項承諾,展現品牌對視覺健康議題的長期投入。

其中,「光勢力行動車」計畫即透過全台巡迴,結合現場講座與互動體驗,深入各地社區推廣正確用眼知識與標準配鏡流程。降低了視力教育的門檻,也有效擴大了健康資訊的觸及範圍,讓視力保健成為更容易被理解與實踐的日常習慣。

此外,蔡司亦透過「蔡司光廊 ESG 計畫」串聯公益與永續,號召民眾回收閒置鏡片,賦予其第二生命。這些鏡片經重新整理後,將被用於公益義診與教育資源,在落實循環經濟之際,也為弱勢族群提供視力保健資源,讓「看見」這件事不因社經條件而產生落差。

專業支持與合作,打造完整光學服務鏈

在推動視力保健普及化的過程中,蔡司亦持續深化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的合作,建立從技術、教育到應用場景的完整光學服務鏈。

在學術領域,中山醫學大學視光學系系主任孫涵瑛分享,蔡司長年在光學技術上的專業累積,為視光實務提供穩固的科學基礎,有助於提升檢測效率與準確性,並強化教學與臨床操作的連結。

而在應用端,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齊廷洹則從影像創作者的角度出發,指出無論是記錄風景還是進行公益拍攝,視覺品質始終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條件。透過與蔡司的合作,讓影像更忠實呈現情感,也讓公益理念得以被更多人「看見」。

透過這些橫跨學術與實務的合作關係,蔡司進一步擴展光學技術的應用場域,從健康照護延伸至教育、影像、文化等多元領域,深化其作為專業夥伴的價值角色。

蔡司
蔡司持續深化與各領域專業人士的合作,從健康照護延伸至教育、影像、文化等多元領域。
圖/ 蔡司

以AI與精密技術深刻詮釋「看見」的價值

從工業檢測到視力保健,蔡司以百年技術積累與創新思維,持續探索「看見」的更多可能性。透過「NSLY視界人格測驗」、數位化的「蔡司優視力體驗」以及永續發展計畫,蔡司不僅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的科技實力,更深化了「清晰看見」的價值內涵。

未來,蔡司將持續以精密技術為基石,推動視覺健康與科技創新的雙向發展,為人類帶來更清晰、更美好的世界。

現在,邀請您從個人視角出發,參加《渲染視界 如你所見》NSLY視界人格測驗,就有機會抽中日本沖繩雙人來回機票!立即測驗: https://zeissvisexperience.pse.is/Businessnex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