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創業之星]買二手車怕踩地雷? 整合車輛資訊數據,SAVY提供最真實的健康狀況!
[Meet創業之星]買二手車怕踩地雷? 整合車輛資訊數據,SAVY提供最真實的健康狀況!
2016.05.19 | 創業

在美國,二手車市場相對成熟且龐大,每年有超過4200萬台的二手車交易,數量是新車市場的2.5倍以上近乎3倍。然而,當前在美國購買二手車時,買家們卻有一個共通的問題──不知道如何正確的挑選一台合適的二手車。

觀察現今在美國想購買二手車的人,為求保險,通常第一步會先向汽車原廠、二手車商或是車主購買一份汽車歷史報告,內容大致包含二手車的肇事紀錄、保養狀況、相關保險等,但對一般大眾而言,現有的汽車歷史報告並不是非常容易閱讀與理解,報告中所提供的資訊也不夠完整,因此,單從一份汽車歷史報告中,難以得知一台車目前的健康狀況。

因此,在購買二手車前的第二步,便是與賣家相約試乘,不過對於不了解車輛的一般大眾,在短短十幾分鐘的試乘中,不僅無法評斷車況,也無從得知二手車是否有其他潛藏性問題,尤其當二手車經由不斷轉手的過程,經歷超過一個車主的時候,更造成了資訊不透明的狀況。

讓車輛資訊更透明

看到了龐大二手車市場,與其隱含的問題與需求,SAVY團隊推出了產品──AutoInsight,希望利用數據分析的技術,用提供報告的方式,幫助在美國有買二手車需求的買家,用更簡單、容易的方式了解二手車的狀況。

團隊的共同創辦人共有四位,其中三位Victor傅懷磊、TY汪庭宇、Abner陳厚鈞是臺大資工系的學長學弟關係,都有軟體技術的相關背景,其餘一位共同創辦人YH趙育萱,原本是在另一個創業團隊中,因緣際會之下在Appworks認識了TY,發現彼此的創業市場、技術背景十分相似,之後便決定加入SAVY團隊共同創業。

而事實上,會鎖定二手車報告作為創業題目,除了來自團隊成員間長時間的討論之外,也與TY在美國攻讀資工博士班時的經驗有關。當時,TY發現了許多周遭的朋友都不知道如何正確的挑選二手車,於是身為汽車愛好者的他,便主動出面幫助了許多同學、朋友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也發現了二手車市場的需求。

圖說:共同創辦人由左至右YH趙育萱、TY汪庭宇、Abner陳厚鈞,攝影:賀大新。
(圖說:共同創辦人由左至右YH趙育萱、TY汪庭宇、Abner陳厚鈞,攝影:賀大新。)

AutoInsight掌握了資料分析的核心技術,使用不同來源的資料,提供買家二手車的整合性資料分析報告,首先,內容包含分析一台車過去的汽車歷史報告,再者,利用語意分析與機器學習的技術整合美國的汽車社群與論壇,從當中專家及過往消費者的建議,擷取出不同車款的使用情況,而最直接、最特別的服務是,SAVY團隊利用硬體裝置OBD(On-Board Diagnostic),在AutoInsight的報告中,提供買家二手車當下最真實的健康資訊。

直接讀取汽車原始資料

硬體裝置OBD是一個現有的微型車用資訊擷取系統,可比擬為專屬於汽車的USB,在每一台車上都有一個OBD孔,使用上非常簡單,只要買家在試乘的過程中,把OBD插入汽車的接孔中,十至十五分鐘之內就能讀取出汽車的原始資料,包括引擎狀況、排氣氣管狀況等,在讀取之後交由SAVY團隊進一步分析,便會即時將資料傳送到買家手機中的AutoInsight App,幫助買家檢測汽車最真實的車況。SAVY團隊說:「AutoInsight是除了找專業技師檢測之外,最簡單、最快速能得知二手車資訊的方式!」

雖然車廠同樣能透過OBD孔檢測車況,但一般而言,車廠只能檢驗出汽車的重大問題,對於零件的耗損並未提供分析,因此AutoInsight提供的是遠超過車廠的資訊,藉由種種的分析,幫助買家了解一台二手車過去的資料、現有的車況問題,甚至預測未來二手車可能產生的故障與對應相關花費,包含折舊費、保險費、燃料費等,避免買家買了一台便宜的二手車,事後卻要花大錢修理它。而根據整合分析,報告最終會提供買家一個二手車的合理價錢做參考。

圖片來源:AutoInsight網站
(圖片來源:AutoInsight網站)

在 2015 年年底,SAVY 團隊已針對美國數百位的國際學生進行產品試用,得到了珍貴的回饋,也更加確定 AutoInsight 所提供的服務能解決在美國當地購買二手車時會遇到問題。

深入美國在地社群

SAVY團隊目前已經與兩家美國的大公司合作,分別是美國最大的汽車社群之一Edmunds,以及美國專門提供汽車歷史報告的公司VinAudit,從合作之中,SAVY 團隊取得了美國近四千萬輛台以上的汽車資料進行分析。

目前AutoInsight主要鎖定的目標客群是美國的學生,次要的客群則是剛出社會的職場新鮮人,兩者的共同特質是──經濟條件並不雄厚卻需要汽車代步,因此購買二手車便會是他們的首要之選,而AutoInsight恰巧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當前AutoInsight的商業模式是販售報告予以使用者,但仍在嘗試階段,未來會依據用戶的回饋繼續優化產品,希望在2016年能擴展出一定數量的使用者,累積口碑與曝光,深入美國的在地社群。

【創業快問快答】

問:最常被客戶或投資人問起的事情?您會如何回應?

答:對於我們產品的發展,首先服務的目標是C2C買賣車的個人用戶,接著以第一階段所累積的使用者基數與所累積的經驗為基礎,下一步會與車商或相關產業的大公司開始洽談合作。

問:長遠來看,公司想成為一家何種類型的公司?下一步的目標是什麼?你們如何完成?

答:我們期待成為一家data driven company,由基礎服務切入,幫助使用者解決問題來搜集真實數據,再由所累積的資料為基礎,發展延伸應用。

問: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簡單分享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感想?

答:創業教會了我們如何用最小成本來驗證市場。新創初期資源都十分匱乏,但也逼迫了創業家想出各種非典型的方式來驗證你的產品及瞭解市場。

創業至今以來的心得是,身為一個創業家會非常深刻的體會什麼是堅持。沒有真正創業過的人,很難體會身為創業家所付出的勇氣跟毅力,也很難體會到創業家所面臨到各式各樣的壓力,甚至是家人與朋友的不諒解。沒有足夠的勇氣跟毅力,是難以在創業的道路上持續的邁進,然而台灣也正需要這一群人的努力,才有機會創造出新的道路。對所有白手起家的創業家都致上最大的致意。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SAVY施睿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名稱:AutoInsight
公司成立時間:2015年6月
平台上線時間:2016年4月
平台網址:autoinsight.io
App下載:Android
團隊人數:技術研發團隊6人、商業行銷團隊3人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