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軟體工程師都有用投影片介紹程式碼的經驗,不過製作簡報可不只有複製貼上這麼簡單,如果沒有善用簡報製作技巧,密密麻麻的「程式碼」讀起來可能就像「亂碼」一樣,很難讓觀眾抓到重點。
目前擔任線上金流服務公司 Klarna 工程部門負責人的 Uri Nativ,在簡報分享平台SlideShare和大家分享簡報製作秘訣。針對程式碼簡報技巧,Nativ不斷強調:「不要把簡報當作程式開發環境(IDE)和 console。」下次報告時,不要再將把程式碼原封不動搬到投影片中,只要遵循Nativ建議的5條準則,即可讓簡報中的程式碼一目了然。
準則一:使用等寬字體
等寬字體(monospace)意即每個字元的寬度相同,相較於比例字體(proportional),排版較整齊,會讓程式碼更好閱讀。在示範投影片中,Nativ即使用了 Courier New 字型。

準則二:加大字體
Nativ指出,給觀眾看的程式碼簡報,和自己用電腦螢幕看程式碼,完全是兩回事,也因此需重新調整字體大小,要盡可能加大簡報中的程式碼。如果一行程式碼已經超過投影片寬度,可以適時換行、縮排,想辦法讓程式碼變更大就對了。


準則三:聰明的語法標示
不用像程式編輯器一樣,每種標籤都要套上不同顏色,在簡報中,只需在想特別強調的地方使用語法標示(Syntax highlighting)。例如,重要資訊用黃色,次要資訊用一般白色,其他地方可用灰色帶過。

準則四:使用刪減號
貼上完整程式碼無助於觀眾理解,簡報中僅需保留與主題相關的段落。善用刪減號省略和主程式無關的段落,可讓觀眾將重點放在想介紹的主題(如特定演算法),而不會埋沒在看似和其他樣版類似的程式碼中。
準則五:善用螢幕註解
「做簡報時,永遠把自己當作在會議廳最後一排的觀眾。」Nativ指出。也因此,當希望觀眾將注意力放在螢幕特定區域時,不建議使用指標過小的雷射筆,而是直接用顏色、圈圈、方塊、箭頭等螢幕註解,告訴觀眾應該注意哪個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