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恩出生於黎巴嫩,在巴西長大,一九七八年畢業於法國巴黎國立礦業學院,因米其林輪胎準備在巴西設廠並開設分公司,急需一位會講葡萄牙語並熟悉巴西文化的工程師,而因緣際會進入米其林,二十六歲便擔任輪胎工廠廠長,三十歲便當上巴西「營運長」。在當時巴西惡性通貨膨脹的經濟環境中,高恩累積了豐富的危機處理經驗,三十五歲移駐北美米其林,擔任其最大海外市場的執行長。這段時間內,高恩經歷整併美國品牌「BFGoodrich」的任務,也嘗到企業跨國合併所面臨的文化差異挑戰,也面臨一九九○至一九九三年整個米其林集團虧損十八億五千萬美元的艱苦期。
這段期間也是現任接班人艾鐸(Edouard Michelin)的養成期,其時不到三十歲的艾鐸被父親派到美國擔任高恩的下屬。高恩在回憶錄裡自己說明:「米其林這個家族企業若不改變型態的話,我已經到達頂天的職務……艾鐸很尊重我做為執行長與上司的權限,但總有一天他會繼承父親的位置……一九九五年他回去接任父親世襲職位後,兒子的時代來臨,當然會有自己的風格與作法……我的存在對他來說,就像是他父親的影子,這也是我必須和過去切斷的原因之一。」
就跟台灣所有家族企業第二代的接班情形差不多,艾鐸接班後很難指揮一批從小稱呼「叔叔」、「伯伯」的部隊,高恩首當其衝,但也是在離職後,高恩創造出讓世界驚異的「巴西森巴傳奇」——在更大的法國產業集團雷諾裡,坐上第一把交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