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從愛哭小女孩變身創業家,Women’s Startup Lab創辦人:拒絕既定人生,擁抱不一樣
[專訪] 從愛哭小女孩變身創業家,Women’s Startup Lab創辦人:拒絕既定人生,擁抱不一樣
2016.06.01 | 創業

在以白人男性為主的矽谷創業圈中,女性的身影一向很稀少。出生於日本廣島、18歲就到美國求學工作的Ari Horie在2013年創辦矽谷女性創業加速器Women’s Startup Lab,不只要以實際行動提高女性創業比率,也要為新世代的女性提供一個不一樣的人生選項。
「我創業時已經40歲了,在那個年紀,我已經知道一個女人default的人生是什麼。Ari Horie說,女人要負責懷孕、撫養孩子、照顧家庭,還要看護自己和配偶家中的老人,可是從來沒有人問過「嘿,你真的想做這件事嗎?」

18歲以前,她是出生在日本廣島的堀江愛利,18歲那年,她踏上美國,親身體驗截然不同的風土民情,後來更選擇留在異國創業。現在,大多數人都叫她Ari Horie。

今年44歲的Ari Horie,不僅身兼母親、妻子、女兒等三種身分,還是矽谷女性創業加速器Women’s Startup Lab創辦人暨CEO,致力於協助有志創業的年輕女性,更在2014年獲選為CNN「十大具有遠見的女性」(10 Visionary Women )。雖然在不同文化和角色之間切換,但是她總是顯得爽朗自在、游刃有餘。

接受《數位時代》採訪當天,Ari Horie才剛結束Girls In Tech在AppWorks之初創投舉行的小型座談會,三小時後,她又要趕往三創參加另一場公開活動。而這些,只是她為期兩周的亞洲行中的微小片段。

緊繃的行程,讓Ari Horie忍不住在採訪剛開始時,就笑著對記者說「實在有點累了」,但是言談中仍然難掩興奮和熱情。是什麼信念支撐著她?「人生很短,你總有一天會死,所以你要去思考什麼才是重要的事。而我想要對世界做出一些改變。」

Women’s Startup Lab創辦人Ari Horie
圖說:Women’s Startup Lab創辦人Ari Horie。圖片來源:Women’s Startup Lab提供。

Ari Horie的人格養成,必須回溯到母親的教養。「我小時候很愛哭內向,」操著一口流利英語的她回憶。日本社會崇尚一致性,在單親家庭成長、又是獨生女的她,成長背景不同於其他孩子。為了培養她擁有強悍心智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對她說:「你注定會跟其他人不一樣,所以請你擁抱你的不一樣。」因此,當班上所有小學生都背紅色書包時,母親反而買了一只粉紅色書包給她,用實際行動強迫Ari Horie做一個勇於不同流俗的人。

獨立思考,擁抱不同

18歲時,Ari Horie決定到美國交換學生。她說,當時很多同學去交換學生是為了學英文,但是母親對她說,學英文事小,不該是你的重點。既然要去美國,你就應該學習「如何成為美國人」,「他們笑的時候,你就跟著笑。他們如果要去海灘,你就一起去玩。要從體驗中學習。」受到母親的影響,Ari Horie努力讓自己融入美國文化。畢業之後,她選擇留在美國工作,曾在IBM擔任互動行銷與產品上市經理,後來則任職於新創公司。

經歷了兩、三家新創之後,網路泡沫期來臨了。當時的Ari Horie將大部分心力都投注在工作上,忙得沒日沒夜。「我心想,哼,如果我這麼認真工作,幹嘛不成立公司?」於是在那之後,她創立了自己的公司,同時也成為全職媽媽,展開在家工作的生活。不巧的是,此時,對她影響重大的母親因病辭世了。

「那個時刻我突然頓悟了。生命真的非常短暫,不管你多有名、多有錢,這些東西最後你都帶不走。那麼人生到底是為了什麼?你總有一天會死,在你死前,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經歷了一番思考,她告訴自己,在僅有的時光裡,她要為世界做出一些改變。因此在2013年,她創立了Women’s Startup Lab,決心為女性創業家盡一份力。

協助女性創業,能對世界做出什麼樣的改變?Ari Horie指出,女人一方面想成為大家眼中的「好女人」,另一方面又擅長於照顧家人,因此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就走上這條道路。「我不常談女人生養小孩、照護長者的事,這些事聽起來微不足道。可是以大架構來說,生命就是這樣發生的。下一代出生了,長者生病了,結果怎麼樣?這些通通都指向女人。我覺得很不公平。」

改變下一代的價值觀,不過default人生

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下,女人如果想要成立一家新創公司絕非易事。Ari Horie雙手一攤,神色嚴肅地說:「真的不容易。」因此,她希望透過促進女性創業來改善社會環境,讓女性取得更具影響力的地位並且改變下一代的價值觀,另外,也要讓這群創業者成為其他女性的成功典範。

Women’s Startup Lab不僅為女性創業家規劃工作坊、提供紮實訓練和指導,還會為創業家媒合矽谷投資者或創投。最特別的是,他們將主導權放在創業者身上。從投資策略到商業模式,通通都是以創業者的構想為優先,「我們對於『不出場策略』也抱持開放態度,因為我們想要重新定義成功。」三年下來,Women’s Startup Lab已經有40位畢業生。

今年夏天,他們還將推出為期兩周的Global X計畫,邀請9位創業者加入,同時也積極向台灣創業者招手。「我們希望找到已經具有traction的團隊,除此之外,我們也很看重創辦人本身的特質。希望她心智成熟、心胸開放,願意和其他人合作交流。」

Women’s Startup Lab創辦人Ari Horie與創業者交流
圖說:Women’s Startup Lab創辦人Ari Horie與創業者交流。圖片來源:Women’s Startup Lab提供。

當一家公司有女性加入,會產生什麼改變?Ari Horie認為,女性擅長連結,重視協作,而且不會信口開河,也不會在沒把握的情況下做出承諾。長期看來,女性比較懂得如何支出金錢,回報率也比男性好。

女性創業是為了替社會盡一份心力

此外,相較於男性常以「救火英雄」的形象出現,女性擅長的是「預防火災發生」。「男性相對不重視細節,然後當問題發生時,他們會現身救火,好像自己是超級英雄。不過,如果有女性在,火災其實比較不容易發生。」她指出,如果以數據來看,有女性在的新創團隊,不僅公司成長狀況比較穩健,「也不會因為愚蠢的事情造成財務損失。」而就創業動機來說,兩性也不太相同。她認為,女性通常會因為想要「為社會盡一份心力」的感性理由創業,但男性會因為「覺得很酷」而決定創業。

根據Ari Horie觀察,這幾年下來,不僅有更多女性加入創業生態圈,對於女性創業的公眾討論也越來越多。此外,也有更多投資者願意花心思關注女性創業者,盡可能出資投資。

不過,她也坦承,矽谷目前還是有相當嚴重的階層問題。她指出,當生態圈剛開始發展時,所有人都會搶進,這時候沒有明顯的層級區分。但是當生態圈逐漸成熟,位居金字塔頂端的人就能決定整體的規則。「矽谷已經是相當成熟的生態圈了,大部分的權力和資源都由男性掌控,這正是需要改善的地方。」

採訪結束後,步出會議室的Ari Horie正巧遇上AppWorks合夥人林之晨。兩人還沒聊幾句,她便指著牆上掛的三幅創業家照片,並以開玩笑的語氣對林之晨說:「為什麼那些照片全都是男人呢?你們應該要放一些女性啊!」說完又是一陣大笑。走在前頭替女性創業者披荊斬棘,就是現在Ari Horie時時刻刻掛在心頭的重責大任。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深根台灣35年!KLA頂尖技術和人才, 如何引領全球半導體未來?
深根台灣35年!KLA頂尖技術和人才, 如何引領全球半導體未來?
2025.09.01 |

2025年是KLA在台灣成立的第35年。這家來自美國的半導體檢測和量測設備領導企業,在全球擁有15,000多名員工,2024年營收達109億美元,專精於晶圓製造中最關鍵的檢測與量測技術。在AI驅動半導體製程要求日趨嚴苛的今天,KLA正扮演著「良率守門員」的關鍵角色,其先進檢測技術的重要性也反映在與客戶的緊密合作關係上—在台積電2024年供應鏈管理論壇中,KLA憑藉卓越的技術協作與生產支援能力,榮獲「Excellent Technology Collaboration and Production Support Awards」肯定,展現了其在半導體製程控制的技術領導地位。

KLA Senior Vice President暨KLA台灣總經理Rollin Kocher強調:「KLA的競爭優勢源自於我們對技術卓越與品質的不懈追求。在AI晶片製造需求比以往更為復雜的時代,客戶尋求的不僅僅是設備,而是能夠協助他們迎接未來挑戰的技術夥伴。」

1990年在新竹起步,到成為全球最大的客戶服務據點之一,KLA台灣35年來以技術深度結合企業韌性,創造了超越市場預期的競爭優勢。35年來,KLA台灣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在技術突破、客戶協作與人才文化三個面向上的持續深耕,逐步建構起難以撼動的競爭優勢。

從技術突破開始,KLA台灣35年創新不輟的秘密

過去35年,KLA台灣的核心競爭力始終建立在對先進製程控制技術的深耕與創新。隨著AI晶片節點逼近原子尺度,並大量導入2.5D/3D與異質整合封裝架構,單靠傳統光學或電子束檢測已難以掌握奈米級變異。KLA透過將機器學習與AI演算法深度整合到缺陷檢測、復判、量測與製程數據分析平台,協助晶圓廠在關鍵步驟即時定位並分類缺陷,進而提升高效能AI晶片的良率、時脈與功耗表現。

1756695098037.jpg
KLA在先進製程控制技術持續突破與創新,建構難以撼動的市場競爭優勢。
圖/ KLA

面對先進封裝市場的快速擴張,以及AI應用逐漸從雲端延伸至行動與邊緣裝置的趨勢,KLA亦結合etch、PECVD、PVD等晶圓處理設備與完整製程控制解決方案,橫跨前段製造、晶圓級封裝到組裝與基板製造,成為客戶實現下一代AI晶片與系統級封裝藍圖不可或缺的技術合作夥伴。

不只是供應商,KLA如何與客戶建立35年夥伴關係?

KLA台灣TSMC事業群總經理Hawk Wu分析,技術領先、高績效團隊與堅持不懈的企業精神是保持領先的三大關鍵。35年來,KLA與客戶建立的不僅是供應商關係,更是技術夥伴關係。顧客堅定信任,讓雙方即使在全球級難題下也能合作突破,團隊與客戶連月努力終攻克技術難關。這種客戶夥伴關係的深度讓KLA能更精確感知市場需求,開發「真正符合客戶需要」的技術解決方案。

留住人才35年,KLA台灣的企業文化有何特別?

在KLA的發展歷程中,企業文化是最核心的競爭優勢。公司的五大核心價值包括堅持不懈(Perseverance)、積極進取(Drive to Be Better)、高效團隊(High Performance Teams)、誠實正直一致性(Honest, Forthright and Consistent)與不可或缺(Indispensable for Customers)。完善的人才發展機制也確保優秀員工在組織內多元發展。技術人才可跨產品業務、技術支援、市場銷售、應用製程或軟體研發等多樣選項,培育與傳承是競爭力關鍵。這樣的人才文化,造就今日KLA穩定的核心戰力和優質的團隊環境。

35年後的今天,KLA台灣已成為亞太區最具規模的技術研發與支援基地之一,與台灣半導體產業建立了深度的合作夥伴關係,服務範圍跨足晶圓代工、記憶體及特殊製程,穩居檢測量測領域領導者。

1756695099391.jpg
KLA以完善的人才發展機制培育優秀人才多元發展,造就穩定的核心戰力。
圖/ KLA

新世代共鳴:價值驅動與職涯歸屬感

June Yeh是KLA的應用開發工程師,從材料科學系畢業後直接加入KLA。June特別認同KLA的企業文化:「同事們都專注於技術本業,我們可以把精力完全用在解決問題和創新上,這種單純的工作環境讓我能夠專心發揮專業能力。更重要的是,公司真正實踐『堅持不懈』的價值觀,即使面對困難的技術挑戰,團隊也會一起堅持到底。」

另一位應用工程師Bryan Fu則從不同角度分享他的觀察。這位清大材料科學系畢業、曾在其他大規模的半導體製造商任職過一年半的工程師直言:「很多公司新人都要自己想辦法學習,但在KLA台灣完全不同,主管很願意跟員工分享市場現況和產品及客戶的訊息,這種開放的資訊分享讓新人成長很快。」

在近期的員工滿意度調查結果,目標設定、團隊關係、主管支持、成長學習和包容等領域獲得KLA台灣的員工高度認可。這種積極投入的工作文化,成為KLA廣納頂尖人才的重要因素。

「在KLA,每位員工都專注於解決複雜且深刻的問題。」Rollin Kocher表示,「兼具深厚專業基礎與以客戶導向的服務模式,正是我們與眾不同的關鍵優勢—也是難以複製的核心競爭力。」

延伸對談:KLA台灣的實務觀察

Q:什麼樣的人才是「核心戰力」?

A:我們需要能「同時理解技術與理解人」的人。KLA的應用工程師角色需直接面對全球頂尖半導體客戶以解決複雜問題,也要用服務業心態應對現場變化,兼具「高科技」和「服務業」的雙重能力。

Q:為何KLA有同甘共苦的工作氛圍?

A:我們相信團隊合作,在關鍵專案的緊要關頭,整個團隊包括高階主管都會全力投入,大家共同迎戰挑戰。久而久之,KLA內部形成高度互信、互助文化。

35年的厚度,為下一個世代蓄力

經歷技術突破、客戶信任、人才文化三大核心競爭力淬煉,KLA台灣已為AI時代的半導體升級打下厚實基礎。對不同世代的科技人才而言,這裡是實現技術理想與職涯發展的最佳舞台。

值此35週年,KLA台灣即將啟用台灣總部新竹辦公室與全球最大訓練中心。同時,持續積極招募設備客服、製程應用、產品裝機、演算法、系統和軟體工程師!詳情請關注KLA CAREERSKLA台灣Facebook專頁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