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全聯可以超越全聯!專訪幕後推手龔大中,告訴你爆紅「RIP 廣告」是怎麼來的
只有全聯可以超越全聯!專訪幕後推手龔大中,告訴你爆紅「RIP 廣告」是怎麼來的

鬼月又到了,一般人類想到的都是「我的絨毛玩具千萬別在晚上變鬼娃」、「深夜時分在外遊蕩,怕的不是壞人,而是『不是人』」,這個月可以快點過就快點過,我心毛毛。

但對零售、量販店通路業者來說,可完全不是這麼回事,鬼月普渡可是年中「搶客、搶錢、搶業績」一場大戰,誰能吸引住消費者眼球,誰就站穩了下半年業績王的第一哩路。而今年,全聯廣告的第一槍,照樣打得又響又亮,引起了全台灣消費者、媒體的廣大迴響。

先來看看這支廣告在說什麼。廣告一開始,老面孔全聯先生開門見山的說:「每年農曆七月,有一群朋友需要大家的關懷。」

再來,他分別出現在溪邊、紅磚民宅、公園跟公車亭前,對著空無一人的景色說著:「這對情侶無家可歸」「他們正等待一頓溫飽」「這位媽媽捨不得孩子餓肚子」「坐在我旁邊的先生,已經很久沒有吃到好東西了」

緊接著場景轉換到辦公大樓前,全聯先生望著不斷旋轉的大門:「不管你有沒有感受到,存好心、備好料,就是在為他們做好事。」最後,全聯先生對著正在進行中元普渡的上班族們說聲:「感恩!」

廣告結束,多數觀眾的第一個反應都是:「我的媽啊,全聯先生到底是在對誰說話?」這支「無人版」廣告,引起網路各大論壇、粉絲頁討論,網友紛紛表示「這廣告好毛」「廣告預算超省」「好有創意!」等留言。

而沒想到的是,當所有人以為這就是全聯今年全部的中元節廣告時,其實真正的引爆點,根本還沒出現。

8 月 1日早上 11 點,全聯的臉書粉絲團小編發了一則動態介紹這隻電視廣告,動態裡寫著「有粉絲跟小編說他看到公園的小朋友很可愛…」,甚至也有消費者丟出「其實溪邊有人」「好像有對情侶?」「應該是有媽媽在推小孩吧?」等等發言,這支無人版廣告,貌似真的讓某些觀眾「見鬼了」。

眼見討論熱度、轉載開始發酵,當天晚上 22:26 分,全聯小編在臉書粉絲團上公布答案,動態中附上另外一則廣告連結,廣告中請所有觀眾在觀看同時按下「RIP 鍵」,就有可能看見「看不見的」。

此時眾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全聯的中元節廣告,不只拍了「無人版」,也同時拍了「有人版」,溪邊、紅磚民宅、公園、公車亭跟辦公大樓前,全都有「好兄弟」的存在!

點圖可放大

2016年全聯中元節廣告_製圖譚采文

8 月 2 日開始,蘋果日報、中時、自由等各大媒體粉絲團瘋狂轉載該則廣告,截至目前為止,該則廣告累積有 88 萬人觀看、2.7 萬人按讚及 2711 個分享,這個成績,不只把同業打趴,就算跟自己比,也堪稱是全聯史上最狂廣告。

我們不免推敲,這支廣告背後的推手到底是誰?不意外的,正是與全聯合作邁入第 8 年的奧美廣告執行創意總監龔大中、副創意總監吳至倫及文案許力心。

這次,我們專訪了這個黃金團隊,一探「只有全聯可以超越全聯」的廣告創意秘密。

Q:這支廣告的創意來源是?

龔大中表示,全聯中元節廣告從 4 年前開始操作,一路以來都是抱持著同樣的主張:「做好事,備好料。」而這個主張,其實來自於他們一開始要為「中元節」的概念定調,進而從頭開始爬梳中元節的節慶意義。

「一查才發現,這習俗的原意是要世人無償、無私的款待,那些無家可歸的野鬼們,」龔大中說明,中元節的來源其實是「目蓮救母」,故事是在說佛教裡的目蓮尊者,因為看見在死後墮入餓鬼道受苦的母親,心中百般不忍,因而向佛陀求助。

佛陀指點目蓮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供奉十方大德眾僧,這不但可以拯救在地獄裡受苦的母親,也可以解救他人,一起脫離苦海。

龔大中說,當他們發現原來中元節的背景這麼溫暖、感人,但在過往的廣告操作手法裡,卻總是以「保佑大發財」「祈福平安」「消災避兇」為主軸時,就決定「將美好的原意」找回來。

也因此,這也進一步確立廣告製作邏輯。2012 年,全聯中元節廣告第一次問世,以貞子、傑森等鬼怪形象,在這天受到世人熱烈款待為主軸,看似幽默卻又帶著濃厚溫情的故事,讓全聯的中元節披上新形象。

第二年,貞子、傑森「捲土重來」報恩。第三年,傑森跟貞子因為中元節辦桌而吃到發福,都在在引起消費者發噱。

「但做到第三年,我就知道我們不能再做了。」龔大中說,沒意思、大家也看膩了。但當創意已經立下門檻,若要再想新招,就成了創意人莫大的壓力來源。

點圖可放大

2012~2016全聯中元節廣告_製圖譚采文

龔大中坦言,其實今年在生成新廣告的過程中,「大家都覺得死定了。」而壓力即是助力,或許也是在這樣的氛圍下,催生了另一波新高峰。「這次我們想要說表達的,其實這些都是在你我的生活環境中,真的存在、不需要逃避的事情。

敬天地鬼神,是華人社會的習俗,而奧美廣告把這個傳統觀念,拉得離你我更近,推進至「若有能力,我們要更照顧那群需要被照顧的人(或鬼)。」

所以腳本的形式其實更像是「公益廣告」,讓全聯先生(代言人)到一些地方(河邊、公園、庭院及辦公大樓門口),接觸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鬼)群,輔以台詞,讓大家了解實際情況,最後再請你伸出援手。

雖然整個廣告的呈現「毛毛的」,也有點黑色幽默,但由於導演羅景壬拍攝手法拿捏得非常精準,再加上「存好心、備好料」的精神主張有打中消費者的心,所以有更多消費者的回饋是「溫馨」「感動」,也確實達到廣告主想要的效果。

Q:本來就想過要拍「有人版」跟「無人版」?

龔大中說,原本的版本是「完全無人版」,只有全聯先生跟空景在說話,但到了提案前幾天,他們突然靈機一動想到,在網路上可以有更多熱搜討論的,大部分都是那些疑似「有拍到鬼」的 MV、廣告或電影,「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自己來操作,直接拍攝一個「有人」的版本?」

所以兩版同時進行的提案雛形,儼然成形。後續更精準的討論,要在電視廣告上第一波先曝光「無人版」,第二波則是隨機播放「有人版」,製造有些人看到、有些人沒看到的「假象」。等到有些討論熱度之後,再兩天後才在粉絲團上「公布真相」。

至於如何按下「RIP」鍵,就會召喚出「看不見的朋友」?吳至倫則幫我們提供了解答。

「我們在網站上串流兩個版本的影片,一個是有人版、一個是無人版,觀眾進網站的時候,兩個版本會同步播放。」吳至倫說明,在正常情境下都是播放無人版本,但只要按下「RIP」鍵,就會叫出有人版本,造成「看不見的朋友」突然出現的「錯覺」。

Q:這種操作手法,不怕玩笑開過頭,有人真的被嚇到而生氣?

許力心表示,奧美廣告自始至終對於全聯中元節的廣告定調,一直以來都是「存好心、做好事」,她認為「當廣告背後是要鼓勵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精準控制演繹創意的方法。」

也因此,他們與同樣是合作 8 年的廣告導演羅景壬反覆推敲、討論,在每個環節上的討論都非常謹慎,「畢竟我們不想砸了任何人的招牌,更不想破壞彼此的信任關係。」

無極限的創意,讓龔大中三人又打了漂亮一仗。我們再續問,明年要怎麼辦的同時,吳至倫笑著回答「現在也會擔心明年被搞砸!」

但或許現在「挫著等」也沒關係,因為這種為自己設下高標準的終極壓力,或許正是廣告人迸發精采創意的推進器。

延伸閱讀:

  1. 全聯廣告創意推手龔大中:要有好創意,得先有嚴謹的邏輯
  2. 全聯小編究竟有多強?台灣通路業的社群修羅場!

製圖 / 譚采文
首圖來源 / 全聯福利中心官網

@@ACTIVITYID:612@@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月刊

關鍵字: #全聯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博弘雲端打造金融業專屬 AI 解決方案 賦能金融產業實現智慧轉型!
博弘雲端打造金融業專屬 AI 解決方案 賦能金融產業實現智慧轉型!

從流程再造、智能客服到科技防詐,AI 正在一步步改變台灣金融業的樣貌。根據金管會「金融業者及周邊單位應用人工智慧」調查結果,金融業者導入AI與生成式AI的比例已從29%提升至33%,顯示金融業對AI應用的需求正持續升溫,而AWS亞太(台北)區域的正式啟用,更將加速這股成長力道,讓AI躍升為金融創新的核心引擎,推動整個產業快速邁向新局。

在這股潮流下,博弘雲端作為台灣第一家與AWS簽署台北區域戰略合作協議(New Region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Agreement,SCA)的雲端解決方案專家,如何協助金融業快速導入創新AI應用,讓「智慧金融」能夠真正落地在各個金融場景中?

對此,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副總經理陳亭竹給出的答案很明確:關鍵在於從痛點出發,讓金融業能夠以更低的門檻達成數據上雲與導入AI應用的目標。

標準化 × 客製化,雙管齊下加速金融AI真正落地

陳亭竹進一步指出,金融業在推動雲端與AI應用時,普遍面臨合法合規、AI倫理風險、人才不足與組織變革等四大挑戰。對此,博弘雲端提供產業客製化AI解決方案,滿足金融業在AI與數據應用上的多元需求,進而加速AI應用落地。

「要讓AI應用在金融業真正落地,雲服務業者的客製化能力是關鍵。」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技術處長孫正忠強調,因為每家金融業對上雲和AI應用的需求並不相同,甚至對AI 技術的要求與精準度都有不同期待。而標準化產品雖能快速導入,卻難以完全貼合每位客戶的營運場景與精細需求,唯有結合客製化服務,才能真正滿足金融業在AI與數據應用上的高標準,並符合大型金融客戶的嚴格驗收要求。

因此,博弘雲端推出產業客製化AI解決方案,建構在標準化解決方案的架構之上,進一步依照客戶需求進行微調。不僅能讓 AI 回答更加精確,也能更貼近終端客戶的實際需求,無論是篩選資料、優化決策,甚至提供行銷策略建議,都能展現更高的效益。

除了透過客製化服務滿足金融業者AI與數據應用上的多元需求,博弘雲端亦推出標準化產品驅動金融產業AI革新。從”AICOM”提供的新世代雲智能管理功能,賦能金融IT部門一站式管理雲端資源、即時掌握AI訓練資源運用狀態;到”LEMMA”提供的 AI企業知識代理,藉由LLM (大型語言模型) 摘要與整理重點、大幅減少人工查詢資料的時間,這些產品不僅加乘金融業者採用AI的效益,更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關鍵方程式。

RD099049.jpg
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副總經理 / 陳亭竹表示:要讓AI應用在金融業真正落地,雲服務業者的客製化能力是關鍵。唯有結合客製化服務,才能真正滿足金融業在AI與數據應用上的高標準,並符合大型金融客戶的嚴格驗收要求。
圖/ 數位時代 拍攝

售前 × 數據雙團隊,一站式滿足數據處理和AI應用需求

金融產業的AI應用百百種,博弘雲端不只提供產業客製化解決方案,更透過技術團隊的深度參與來強化客製化程度。首先是售前技術團隊,該團隊整合公司多年服務大型客戶的經驗與專業人才,能在專案初期便與客戶進行需求訪談與技術交流,並據此繪製完整的系統架構圖,確保AI應用精準契合需求,大幅提升專案成功落地的機率。

其次是數據團隊,涵蓋數據工程師、數據分析師與數據科學家三種不同職能,能與售前技術團隊的需求分析與架構設計緊密銜接,一站式滿足金融業從數據處理到應用的完整需求。

博弘雲端台灣AWS事業處業務資深處長郭仁傑進一步說明二個團隊的具體運作模式。售前技術團隊在完成需求分析與架構圖後,數據工程師會協助金融業將地端資料搬遷到雲端資料倉儲,並確保數據的正規化與可用性;接著由數據分析師統整數據並建立戰情室、商業智慧分析等應用,幫助客戶快速掌握營運數據;最後由數據科學家根據實際應用情境選擇或開發適合的AI模型,實現提升營運效率或優化客戶體驗的目標。「經過概念驗證與專案的執行,金融業普遍能提升5倍以上的資料處理效率,運用AI提升10~50%不等的生產力」,郭仁傑強調。

RD099024.jpg
「要讓AI應用在金融業真正落地,雲服務業者的客製化能力是關鍵。」博弘雲端台灣暨東南亞事業中心技術處長 / 孫正忠強調
圖/ 數位時代 拍攝

攜手 AWS 與生態系戰略夥伴,全面備戰金融業轉型需求

除了內部團隊的緊密協作,博弘雲端也積極深化與AWS和第三方夥伴的合作關係,加強解決方案的廣度與深度,確保能更全面回應金融業多樣化的需求。

「客戶至上一直是博弘雲端的企業文化,」陳亭竹表示,博弘雲端很早之前就洞察到金融業數位轉型的商機,加上AWS當時正如火如荼推進亞太(台北)區域的落地,因而與其展開台北區域戰略合作協議的討論,並於2025年7月正式簽訂,成為台灣第一家簽署該協議的AWS核心級諮詢夥伴。

「這是一份區域級的合作協議,必須要有足夠紮實的市場經驗和具代表性的客戶導入案例,才能獲得AWS的認可與信任,」陳亭竹強調,這份協議不僅代表AWS對博弘雲端實力的高度肯定,更意味著博弘雲端可以進一步放大服務能量,串聯更多生態圈夥伴,全面支援金融業的數位轉型。

由於金融業在上雲時,對資安防禦、效能監測、數據管理等面向,可能都有不同需求,博弘雲端自成立以來,便持續與不同領域的夥伴攜手合作,包括Palo Alto Networks、Databricks及MongoDB等國際級解決方案廠商,滿足金融業在上雲時的特殊需求。而隨著與AWS簽訂台北區域戰略合作協議,博弘雲端得以進一步擴大合作生態圈,為金融業打造更完整的雲端與AI解決方案,全力加速其上雲與創新進程。

專業技術建立信任,博弘雲端成金融業轉型首選夥伴

憑藉卓越的客製化服務能力、與AWS的緊密合作關係及多元的生態圈夥伴,讓博弘雲端在金融領域展現亮眼成果,不只在技術面持續採用創新科技賦能金融業成功轉型,更透過技術專業力獲得客戶高度信賴,某大型金融業客戶在數據上雲專案結束後,主動表示希望繼續合作。

郭仁傑說明,博弘雲端自3年前開始,即協助該客戶將地端數據逐步上雲,並導入Data Hub建立完善的資料治理(Data Governance)機制。隨著數據上雲後的效益逐步展現,不僅吸引同集團內其他子公司與海外據點相繼啟動數據上雲計劃,更將合作期間展延至7年,藉助博弘雲端的技術與服務能量,持續深化雲端與AI應用,推動整個集團的數位創新藍圖。

1757919697308.jpg
郭仁傑說明,博弘雲端自3年前開始,即協助該客戶將地端數據逐步上雲,並導入Data Hub建立完善的資料治理(Data Governance)機制。
圖/ 數位時代 拍攝

目前除了金融業之外,博弘雲端在製造、零售和公部門也累積了豐富的雲端技術導入經驗。展望未來,博弘雲端除了持續與AWS維持緊密合作、不斷精進雲端技術能力外,更將全面強化在資安託管服務 (Managed Security Services Provider, MSSP) 與技術生態圈的戰略布局,並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成為台灣雲端服務業進軍國際的領航者。不僅向海外輸出台灣的成功經驗,更將成為驅動東南亞地區數位轉型的關鍵力量。

更多金融業上雲案例:立即與博弘雲端專業團隊討論

https://www.nextlink.cloud/contact/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