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生] 當自拍變成了一種病
[冒牌生] 當自拍變成了一種病
2016.08.27 |

我們每天滑手機會看到各式各樣的自拍,朋友的、明星的、貓貓狗狗、甚至陌生人的自拍無處不在,在我們閱讀的這一分鐘裡,全世界有數百萬張自拍正在產生。

圖說明

照片來自:Shutterstock,攝影:Yulia Mayorova

根據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顯示,許多愛分享自拍照的人可能代表有某方面精神疾病的徵兆。研究學者指出他們調查了800位18歲到40 歲的群眾,最後得到一個結論,經常在社群平台(FB、IG、Twitter等)貼出自拍照的人,個性偏向自戀、衝動……甚至到反社會的性格。

這種種行為可能引發未來更多問題;研究更指出,自拍產生的精神異常可能比我們想像中嚴重,甚至於太過關注自己的外表,自我物化,最後可能導致憂鬱症或者飲食失調。

摒除自拍可能產生的精神層面問題,美國NBC記者/ 主持人 歐塔·卡比(Hoda Kotb)就曾因為自拍所產生的物理性傷害成為史上首個醫學案例。

歐塔·卡比今年52歲,是美國NBC的知名記者和主持人,得過許多新聞獎項,如日間艾美獎最佳晨間節目, 新聞及紀錄片艾美獎傑出雜誌類重大新聞報導。為了拉近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她也有在經營自己的社群平台,從facebook到Instagram再到Twitter通通都有。歐塔·卡比每天都會上傳精彩的生活照片,從照片中也不難發現,她特別喜歡自拍照,而且永遠都有著完美的角度和潔淨整齊的牙齒,但卻也因此付出了代價。

圖說明

翻攝自Hoda Kotb的Instagram

「醫生問我有沒有打網球或乒乓球,我都沒有,可是我常常舉著手機自拍。」她接受ELLE雜誌採訪的時候說:「當你自拍的時候,手臂會舉得很高,而且為了完美的臉型,手腕必須需要彎曲到一種不可思議的角度,再按10下、20下、30下、40下!」

她得了自拍肘。就像許多職業網球選手打了太多網球會形成網球肘,運動選手某部位過度使用就會容易造成肌腱、關節發炎的道理一樣,自拍多了也會形成手腕和手肘的負擔。可是,Hoda Kotb並沒有因此停止自拍,她表示自己右手不舒服就會換左手,兩隻手的手肘都很痛的時候,就請別人來拍。總而言之,她會將自拍進行到底。

Hoda Kotb得了自拍肘,但好在她不是只有傳自拍,在網路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永遠同一個角度,同一個表情,千篇一律的打卡發文,背景不清不楚,有些甚至拍得超糊,照片根本看不出來她去了哪裏,而且還不一口氣發完,隔了幾小時再來一次,對閱讀者來說也是一種凌遲。

自拍是一種自我的展現,當你擁有一杯咖啡和美景,拿起手機紀錄自己的生活無可厚非,但還是要記得好好享受眼前的那杯咖啡和美景;因為沒有一張照片是值得你那麼痛苦的拍下去。
一個人若是在走路的時候老想著該如何去走,最後就會很容易被自己絆倒。拍照也是一樣,不要為了拍而拍,不要為了炫耀而拍;用照片來分享生活,但不是被自拍制約生活。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800至1000字,兩天內會回覆是否採用,文章會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