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競爭激烈的電商平台上脫穎而出,獲得網站推薦以及在搜尋獲得更前面的排序,是重要的露出管道。不過有報導指出,電商龍頭亞馬遜獨厚自家商品,在價格搜尋和推薦商品中,優先陳列自家以及結盟夥伴的商品,而非那些最便宜的商品。
價格搜尋和推薦商品優先陳列自家商品
非營利新聞組織ProPublica調查250件亞馬遜上的熱門商品後發現,亞馬遜演算法並非想像中「公平」。
例如,在亞馬遜的推薦機制「黃金購物箱」(buy box),有3/4的機會挑選自家商品或合作夥伴商品,而非那些更低價的商品,這些購物箱的商品平均較最低價商品貴上20%。《衛報》指出,商品被放進購物箱的商家有極大的優勢,因為大多數的消費者最終都會將購物箱內的推薦商品放進購物車並購買。
獨厚自家商品的情形同樣出現在價格搜尋排序上。ProPublica發現,未加入亞馬遜合作夥伴的第三方廠商,其排序價格為「商品價格加上運費」,不過亞馬遜自家商品以及合作夥伴的商品排序價格,則僅有商品價格,消費者可能因此誤會部分產品較便宜。
亞馬遜:演算法除考量價格,還包含服務與運送速度
ProPublica指出,亞馬遜似乎透過其市場力量和專有演算法,犧牲許多賣家和消費者以換得自己的優勢,在亞馬遜的「付費才能進入遊戲」的文化,商家只能選擇支付高額費用成為亞馬遜合作夥伴,或是選擇離開平台。
這也和歐盟控告Google違反區域市場公平競爭規則的情形類似,亞馬遜可能利用市場優勢,排擠其他競爭者。
亞馬遜回應,選擇購物箱推薦商品的演算法,並非僅考量價格,還包含售後服務、運送速度等因素。不過,這與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在2007年表示「亞馬遜以非常客觀、消費者為中心的演算法,透過購物箱自動獎勵提供最低價的賣家」的說法,明顯有所出入。
對於價格排序的差異,亞馬遜回應,只要是亞馬遜Prime會員、或消費滿49美元,即可享有亞馬遜寄送免運服務(限定自家以及合作廠商商品),因此對這些消費者而言,亞馬遜9成以上的商品皆為免運,而上述部分列入運費、部分則無的價格排序結果主要是針對這些消費者。
不過,對那些未繳年費99美元加入亞馬遜Prime會員、也未達免運門檻的消費者而言,對亞馬遜的價格排序結果要看得更仔細,才不會落入演算法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