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TED紀錄鼓掌最久的演說,沒有用到任何圖表道具。他做了什麼?
破TED紀錄鼓掌最久的演說,沒有用到任何圖表道具。他做了什麼?

2012年3月,人權律師布萊恩.史帝文森對出席TED年度大會的一千名聽眾演說。演說結束時,聽眾起立鼓掌的時間創下TED的新紀錄,他的演說在網路上點閱率接近兩百萬人次。史帝文森在這十八分鐘內完全吸引了聽眾的注意,抓住聽眾的心神。那次的演說非常有效,當天出席者總共捐了一百萬美元給他成立的非營利機構「公平正義組織」。等於他每演說一分鐘,價值超過五萬五千美元。

史帝文森的演講沒有圖片、沒有幻燈片、也沒有道具,只用口頭敘述就感動觀眾。有些受歡迎的TED講者偏好使用投影片加強口頭敘述的效果。

我分析超過500場TED演說(時間超過150個小時),並直接訪談多位成功的TED講者,發現最受歡迎的TED演說具備九個共同的要素。只要你學會這些祕訣,就能運用在下一次演說時,並且有出色的表現。

這些是我多年來訓練企業執行長、創業家和領導者的技巧,這些人發明的產品或經營的企業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或許你永遠不會在TED大會上演說,但你時時刻刻要推銷自己!

要素2:掌握說故事的技巧

TED年度大會邀請講者來演說時,會同時發出一片石板,
上頭寫著TED十誡,第四誡是「必以精采故事穿針引線」。

說故事感動人的心和理智。

為什麼有效:史帝文森是TED有史以來聽眾起立鼓掌時間最長的講者,他的演說有65%的時間都在講故事。大腦掃描顯示,故事可以刺激和吸引大腦,幫助講者感動聽眾,也大大提升聽眾同意講者觀點的可能性。

史帝文森先講了五分鐘的故事才提出第一個數據,數據支持他的論點。他刻意講一個容易在情緒上感動聽眾、和他個人有關的故事。他說:「你必須讓這些人信任你,如果一開始講得太艱澀,距離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太遠,很難吸引聽眾的注意。我常講家人,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有親密的家人,我談小朋友和正處於困境或容易受傷害的人,這些故事全都是為了更了解問題。」

他經常面對許多在他開口之前就打定主意否決他的人,而說故事可以打破彼此之間的藩籬。他用故事吸引法官、陪審團和其他傾向不同意他的觀點的決策者。他發現,說故事是打破抗拒心理最有效的方式。

布萊恩.史帝文森
我常講家人,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有親密的家人,我談小朋友和正處於困境或容易受傷害的人,這些故事全都是為了更了解問題。

他的TED演說是說故事的絕佳範例,因為他說的每個故事都和「認同」的主軸有關。最後一個故事的主角是他某次出庭時遇到的清潔工,當時史帝文森和法官正在法庭上展開激烈的辯論。

我從眼角看到這名清潔工走過來又走過去,一直反覆踱步,最後這位黑人老先生終於一臉愁容走進法庭,在我後面坐下,很接近律師桌。大約十分鐘後,法官說休息一下,然後有名法警很不滿清潔工進法庭,跳起來衝向這位黑人老先生,法警說:「吉米,你在這裡做什麼?」

這位黑人清潔工起身看看法警,又看看我,他說:「我進來告訴這位年輕人,請把目光放在最後的勝利上,繼續加油。」

演員導演班艾佛列克將史帝文森的演說列為他最喜愛的TED演說之一,他聽過許多和社會公義有關的演說、課程和討論,可是史帝文森和觀眾的這段對話(比較像對話,而非正式的演說),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少像這樣誠實、深入、有說服力的提出來討論。」

演說最後,史蒂文森告訴TED聽眾,對人權和尊嚴缺乏基本尊重的人,不可能成為完全進化的人類。「我們對科技、設計、娛樂和創意的願景,必須結合人性、慈悲和正義。最重要的是,對於各位和我有相同看法的人,我來這裡是想告訴各位:請把目光放在最後的獎品上,繼續加油。」觀眾聽完史帝文森的演說後起立鼓掌,因為這些故事感動了他們,觸動了他們的心靈。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發現,大腦聽故事時比較活躍。塞滿文字和項目符號的投影片會啟動大腦的語言處理中心,轉化文字的意涵。故事啟動的大腦區塊更多,從語言、知覺、視覺到運動區,整個大腦都動起來了。

布萊恩.史帝文森
我們對科技、設計、娛樂和創意的願景,必須結合人性、慈悲和正義。最重要的是,對於各位和我有相同看法的人,我來這裡是想告訴各位:請把目光放在最後的獎品上,繼續加油。

這項研究對有意透過演說影響他人行為的人極為重要,既然故事可以觸發腦對腦的「結合」,多說幾個故事也是說服其他人接受你的論點的一種方式。

許多專業商務人士不敢在簡報時講自己的故事,特別是簡報內容有數據和圖表時,但如果在最高法院的法官面前成功申辯案件的史帝文森都能從故事中找到力量,那他的經驗就值得我們參考。

啟發人心的溝通者和最出色的TED講者說的故事,都屬於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自己的故事,和對話或演說主題直接相關;第二種是別人的故事,故事中的教訓和聽眾有關;第三種是和產品或品牌的成敗有關的故事。

聽眾想要一個可以加油的對象,想要被激勵,請給他們一位英雄,請用和你、別人或成功品牌相關的故事,激發聽眾的想像力。

TED筆記

你可以在演說裡加些什麼故事?想想有什麼故事可以在和他人溝通或下次演說時分享(可以是你自己的故事、別人的故事,或是與品牌有關的故事)。如果你已經做到這一點,那麼你距離登上TED講台又更進一步。對商業簡報來說,說故事就像帶領觀眾實地參訪,深入體驗。

要素3:展開對話

要百分之百真誠。但真誠卻不會自然而然發生。你沒聽錯。

一個真誠的講者需要長時間的努力。

摩根.瑞特在執法單位服務了十八年後退休,負責為中情局、聯邦調查局和美國國家安全局訓練探員,教導他們行為分析、面談和偵訊技術:「肢體語言會讓你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斷,它會讓你看出謊言和實話的差別。」

如果你不相信那個訊息,你不能強迫自己的身體表現出相信的樣子。

當然,演說和追捕嫌犯之間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畢竟在追捕嫌犯時,不適當的語調和肢體語言可能會害你喪命,後果可是比前者嚴重多了。可是這也再次證明,人們無時無刻不評判你,而最大的根據就是你走路、說話和打扮的樣子。

手勢的要點

手勢真的有必要嗎?我可以直截了當的告訴你:是的。研究顯示,想法越複雜的人使用的手勢也越複雜,而這些手勢會讓聽眾對講者更有信心。

大衛.麥克尼爾博士說:雙手決定一切。這位芝加哥大學教授是手勢研究領域的權威。麥克尼爾有關鍵證據證明,手勢、思想和語言全連結在一起。在和麥克尼爾討論過後,我非常相信大多數成功的TED講者都應證了他的理論:有紀律、思想縝密、聰明、自信的主講者都會使用手勢來為他們的思考過程開一扇窗。

根據我和麥克尼爾的討論,以及我指導全球領袖演說的經驗,你可以利用下列四點來強化你演說時的手勢:

使用手勢

首先,你要去除對使用雙手的恐懼。改善讓人覺得演說僵硬無聊的最快方式,就是把你的手從口袋裡拿出來,好好利用它們。演說時不要綁死你的雙手,它們也想要自由。

謹慎使用手勢

我剛才告訴你要使用手勢,可是千萬小心,別用過頭了,手勢要自然。如果你想模仿別人,看起來反而會像電視綜藝節目嘲諷的壞政客。避免使用刻板的手勢。不要去想你該用什麼手勢,應該讓你的故事主動引出它們。

在關鍵時刻使用手勢

將你最誇張的手勢留到關鍵時刻再用。只要不違反你的人格特質和品味,你就應該利用具有意義的手勢來強調你的關鍵資訊。

在勢力圈內使用手勢

想像你的「勢力圈」,就是從眼睛上方到你雙手大張,再到肚臍,再回到眼睛的一個圓圈。試著將你的手勢(以及眼神)控制在這個區域裡,比肚臍低的手勢不但缺乏動力,而且看起來沒有自信。在腰線以上使用複雜的手勢會給聽眾你是個領導者的信心,幫助你更容易傳遞你的思想,加強你整體的表現。

前密西根州長珍妮佛.葛蘭霍姆演說時一定將她大膽誇張的手勢限制在她的勢力圈內。葛蘭霍姆讓密西根州成為潔淨能源的先驅,並且曾在2011年的TED演說告訴大家為什麼各州應該使用替代能源。

葛蘭霍姆的雙手,不管是哪一隻,都沒有離開過勢力圈,一次都沒有。當然,她的背挺得筆直,頭抬得高高的,接觸聽眾的眼神堅定,在暗色背景中穿著反差的單色衣服等完美儀態也有幫助。葛蘭霍姆的儀表和手勢都為她的權威感加分不少。她的肢體語言是社會科學家發現最有說服力的一種,被稱為「熱烈非語言」類型。

演說搭配的手勢

假裝到你成功為止

愛米.柯迪是哈佛大學商學院社會心理學教授,她對肢體語言的精闢研究不但讓《時代》雜誌和CNN爭相採訪,也讓她成了TED講者。柯迪主張,肢體語言會幫助定義自我,我們怎麼使用自己的身體(也就是非語言訊息),可以改變人們對我們的印象。

我們都明白,意識會改變我們的身體,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會自我封閉,雙手和手臂都往內縮,蜷曲在座位裡,視線看著地上。柯迪相信反之亦然:「我們的身體可以改變我們的意識,我們的意識可以改變我們的行為,而我們的行為可以改變我們得到的成果。」

柯迪主張「自信姿勢」會增加睪丸激素,減低腦內的皮質醇,讓你覺得更有自信,更有控制力。她說這是個極小的微調,卻能造成大大的不同。自信姿勢的做法很簡單:把雙手張到最大,保持這個姿勢兩分鐘。你可以在電梯裡做、在辦公桌做、在舞台後做,但最好是在沒有人看到你的時候做!

當柯迪請學生做實驗時,她發現,低自信的人在做出自信姿勢後,身體會增加15%的荷爾蒙分泌,讓大腦變得更堅定、更自信、更自在。「所以看起來我們的非語言訊息確實控制我們的自我感覺和思想……我們的身體改變了我們的意識。」

跟TED學表達

演說前如何調整至顛峰狀態

潛能開發大師東尼.羅賓有足夠的精力帶領四千人積極投入長達四天、總共五十個小時的講座。他曾經在「歐普拉脫口秀」的特別節目裡示範他演說前的準備儀式,包括唸咒、喊話和許多動作,這很合理,因為羅賓的關鍵主張之一就是,充滿活力的動作可以改變你的精神狀態。羅賓在登上舞台前十分鐘開始他的預備儀式,他跳上跳下,扭轉脊椎,空中揮拳,站直身體伸展雙臂,甚至爬上彈跳床。

只練習講稿是不夠的,在你正式登場前,做一些生理上的準備,會大大提升你的活力,更而影響聽眾的接受度。當然你不一定要像羅賓那麼激烈,畢竟在下次銷售會前,如果有人看到你在彈跳床上蹦來蹦去還是會有點奇怪,可是,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演說前生理準備儀式仍然非常重要,因為身體的動作和表現出來的活力確實息息相關。

[18分鐘的魅力,你也可以透過言語改變自己,改變世界>>《經理人月刊》+《TED TALKS說話的力量》]

本文授權轉載自:圓神書活網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