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能做一輩子嗎?談談社群小編的生涯規劃
小編能做一輩子嗎?談談社群小編的生涯規劃

社群小編是近幾年興起的職業,十年前在臉書尚未普及的時候並不存在,那時候流行的是部落格,由於寫作門檻較高,因此我們很少看到企業聘請「部落格專員」的類似職務。

限編輯使用 小編socialmedia shutterstock
限編輯使用 小編socialmedia shutterstock
圖/ ShutterStock

現在行動裝置日益普及,Facebook、LINE各式各樣的通訊、社交軟體滲透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用臉書看新聞、看八卦、得到消費購物等資訊,因此各大企業也紛紛重視起相關需求,招聘「社群小編」的工作職缺。

《數位時代》曾刊載過小編的薪資狀況,平均月薪落在33k,少部分的月薪在45k - 48k左右。

近期,我也受邀到各大專院校和企業去談社群小編的經營養成術,這幾次台下往往會有百來人,來自不同的領域,有媒體、新聞相關的小編,產品、品牌服務的小編,也有替別人經營自媒體的小編……我想表達的是,即便是社群小編也有分類型,遇到的狀況和問題,需要的能力都不一樣,透過本文來讓各位理解社群小編的生態,以及未來的發展性。

台灣小編常見的職業類別

簡單的來說,小編分三種不同的類型,分別是新聞媒體型態、產品公關型態、以及自媒體經營型態的小編。

新聞媒體類型的小編,負責的內容多半是把自家新聞網站的內容轉到臉書粉絲團,吸引讀者點擊閱讀。這項工作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執行起來卻很複雜,尤其是當你一天要面對成千上百條新聞,要在短短的10分鐘吸收消化,並且再撰寫要怎麼去下吸引人卻又不過份誇張的文案,很考驗小編脆弱的心。

新聞類型小編的工作型態需要接觸多元的內容,因此發展的方向也會跟內容比較有關係,未來比較有機會接觸到的會偏向內容策劃、頻道編輯,慢慢的可以負責綜合性的網站內容規劃,與其他媒體、各界專家達人洽談內容授權相關的工作,朝著內容總監的方向邁進。

社群編輯的職涯規劃.png
圖/ 作者提供

產品公關型態的小編負責的工作內容會偏向行銷相關領域,我之前曾在網路遊戲公司擔任過行銷企劃,工作的內容不會只是經營粉絲團,而是什麼都要會一點,把粉絲團當作是增加產品曝光的平台,進而吸引人來下載遊戲,維繫玩家和開放團隊之間的關係。

這份工作的小編是將公司產品介紹給消費者的一個重要關鍵,必須要了解產品也需要了解消費者心裏,才有辦法將公司產品用消費者聽得懂的語言溝通,可能會負責的工作內容偏向產品行銷,發佈最新資訊,促銷內容,舉辦實體、虛擬活動,廣告投放,客戶服務……等等, 邁向資深行銷主管,行銷總監的道路。

社群編輯的職涯規劃.png
圖/ 作者提供

自媒體型態的小編,這裡所指的不見得是自己在經營自媒體的小編,而是受僱於某些藝人、各界達人、醫師、占卜師、彩妝師、造型師…...這些小編往往要負責的事情會更多更雜,一個人就需要具備文案、修圖能力、甚至還有拍片、剪接的能力。而且也必須要熟悉新興的社群平台,比如說從部落格到臉書粉絲團,從粉絲團到Instagram或Line@,從長篇大論的文章到用幾句話跟網友溝通,再到拍照做影片都需要學習培養新的技能。

社群編輯的職涯規劃.png
圖/ 作者提供

現在新媒體不斷的在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工作職缺出現,如果用我自己來做例子,小編只是一個過程,能力達到了可以邁向內容、行銷、甚至自立門戶做品牌也不無可能,現在負責的是媒體的內容頻道,專欄作家,出書。這些在我自己成為部落客,成為小編以前都是沒有想過的事。

最後,無論你做的是那一種小編,那些在公司做的事情全都是別人的,能力你可以帶走,但其他累積的無形資源你帶不走。就好像大家可能常常聽到,某某品牌的小編很厲害,但一個成功的內容具備的條件很多,從品牌本身的知名度,到廣告預算的投放,再到實際銷售管道的廣度,這些都不是小編一個人的功力,而且離開以後,要再創造類似的成績,沒有想像中容易。

因此,我常鼓勵自己接觸的小編們在工作之餘,也要經營自己的自媒體,因為透過社群小編的工作,學會使用工具後,你應該試著去摸索出自己的個性,找出使用工具最有效或最好的方法,累積自己的品牌力。這條路不輕鬆,但累積下來的資產才是別人拿不走的。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800至1000字,兩天內會回覆是否採用,文章會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關鍵字: #社群行銷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彰化,是活的!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源創圓,看交通、建設、生活等多方面向,如何從300年中轉譯甦醒,令過去翻頁至今,創建未來!

2025台灣設計展將開展!本次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共同聊聊「圓未來之行」展覽與其背後的城市發展與公共建設,時代帶來了哪些蛻變與機會,彰化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陳昌茂處長談到:「先輕鬆聊聊彰化最為人知的印象吧,許多外地人提到彰化,就是控肉飯與肉圓,美食旅遊確實是大家的共同嗜好,但是否有其他的深度內容,能給大眾重新認識彰化的機會?『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就是一個好契機。

圓未來之行,與城市一起成長:你所知道的彰化,它是什麼?

300年來的發展,彰化的農業與工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都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半工又半農的發展成了城市獨有特色,在行政區劃及地方制度的調整下,縣市間的城鄉差距造成了資源上的落差,因此,政府近年於交通、城市規劃與建設上積極推動許多計畫,此次的展覽為的就是讓民眾看見設計中與蛻變進行中的彰化,包含:彰化交流道的農業區解編、國民運動中心興建、規劃與建設八大生活圈轉運站及全國首創的長照衛福大樓等等,從交通、建設面改善實質生活,正是此次展覽核心,透過時代回顧轉譯為當代及未來發展能量,讓彰化充滿地方鮮活的發展魅力。」

策展人何來香說起,『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以時間、轉譯、共創為展出主軸,將時間梳理成「過去─現在─未來」,包含:源(回顧記憶與成長記號)、緣(轉譯與生活)、圓(圓未來城市之貌)、合(共創未來),一如處長所說,將300年的背景梳理轉譯,在「交通、建設、生活」呈現,將其佈局為:三個室內展區X一個戶外展區,透過線上互動與實體呈現,讓彰化時代(過去─現在─未來)逐漸活起來,從低調走向鮮活光亮,「現在」,正是未來的縮影與定錨力量。

圖二.jpg
「圓未來之行」兩大重要推手:策展人何來香、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陳昌茂處長。
圖/ 彰化縣政府

四大展區表述「三源一合」:未來可以被共創,一同設計理想的生活模樣

『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共有四大展區,規劃為:源(記憶之源)、緣(轉譯之間)、圓(未來城市)、合(共創未來),同時串接著「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的脈絡線,一覽城市的成長姿態。走進展區,開始從「過去」中逐漸甦醒,壓艙石、鐵道枕木等建材文物彷若時光倒流,將觀展者帶回記憶之源,透過佈局中的架構語言,從最微觀的建築元素開始見證曾經,呈現彰化的移居風光;來到「現在」,城市逐漸有了治理與變化,交通疏通了生活與流動,當下的建設創造了更多的「宜居」,像是:「共生共享」,表述著近年的建設成果,如:交通樞紐轉運站、伸港青年住宅、鹿江綠建築,以及老屋改造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等,透過不同形式的交通、城市建設的延伸,以延續更多的綠化、永續、教育與建築示範及全齡照顧與幸福範例城市、共融場域等,舒展著彰化的此刻宜居。
而「未來」正在萌發的可能性,則以情境式劇場呈現城市建設藍圖,置身體驗充滿希望的願景,陪伴居民一起邁向未來。

圖三.jpg
員林市衛生所暨長照社福大樓新建工程拿下第23屆公共工程建築工程類金質獎,建築採全齡化無障礙、節能減碳設計。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與策展人何來香提到,「未來城市」象徵著:綻放、圓滿、快捷與新鮮,展區整體風格呈現現代、乾淨、溫暖的未來感,此區域特別設計一個共創互動環節,以大尺度的城市規劃角度出發,邀請觀展者共同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城市,透過彰交特定區為城市共創背景,觀展者能透過平板互動,依需求、喜好選定主題類型與建築,如:該區域希望如何發展?公園綠地(共融公園、生態濕地)、產業經濟(百貨商場、研發大樓)、休閒育樂(美術館、圖書館等),民眾意見將由 AI 即時生成建築並影響城市發展指數,進而反思發展過程中經濟建設與生活環境的平衡取捨,最終會將互動成果整理成報告做為縣府施政參考,此區域的未來,將是共創而生的實驗計畫之一。而代表「合」的「戶外串聯區」,則是由在地師生以自然素材共創的「魚的肚子是我們的生活」,延伸探索永續、自然、未來想像及綠色療癒,令「圓未來之行」參與民眾跨域孩童到成人,擁抱接納多齡意見,讓想像活躍充滿新鮮生命力。

彰化的蛻變,是成長留下的獨特印記──未來,由我們共創

有趣的是,『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本次展出地點為: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它不僅是彰化首間公辦的雙語學校,也確定籌設高中部,以接軌國際的教育為目標。當展區中的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交通、建設、生活相互交融與牽連,讓每個時代的彰化,蛻變都因成長而留下獨特印記。從海洋(船運、通商)而生的彰化,在展覽中扣回海洋生態的共創溯源反思。

圖四.jpg
鹿江國際中小學新設高中部,預計117年學年度正式招生。
圖/ 彰化縣政府

陳昌茂處長認為,彰化的發展不必然要同於其他城市,當然也不會是其他城市的翻版,因為彰化有自己的專屬發展模式。期待透過此次展覽與共創,讓民眾與我們一起共同體驗最宜人與舒服的生活輪廓與幸福感受以及發掘彰化未來的無限發展可能;策展人何來香笑著分享,彰化是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銀牌級城市,很期待各地民眾來參觀,重新感受彰化,並與群眾一同共創彰化。延續這樣的願景,彰化縣長王惠美也分享:「縣府其實一直在思考,如何擘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讓民眾的生活變得更好,外移的人口逐漸回流。這些交通、城市建設的規劃、執行與聆聽大眾意見,都是為了一同探索未來、共同創造大家真正嚮往的生活」。

圖五.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與縣府團隊積極規劃下一個百年都市發展願景,打造最宜居 幸福的城市。
圖/ 彰化縣政府

採訪・撰文/楊喻婷

【彰化縣政府 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