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Watson科學家:不應把AI理解為人工智慧而是「擴增智慧」
IBM Watson科學家:不應把AI理解為人工智慧而是「擴增智慧」
2016.10.28 | IBM

這位IBM院士說,不應該把AI理解為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而應該理解為Augmented Intelligence(擴增智慧)。

2016年的科學界有發生了一件具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全球慶祝人工智慧60周年。見證了人工智慧60年歷史的IBM院士、Watson/M首席科學家Grady Booch在上週首次來到北京,在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進行了分享。

Grady Booch深入參與了IBM認知運算系統的策略,這既包括了IBM Watson也包括擴展和超越Watson的系統,現在他是Watson/M的首席科學家,前不久還被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協會(IEEE)授予了IEEE電腦先驅的稱號。

在接受鈦媒體採訪中Grady風趣地說,「『這個M』代表了英文詞Mystery,即神秘的意思。」這項神秘的研究現在還不方便透露,但可透露的是他正在從事的工作叫「體現認知(Embodied Cognition)」,也就是把IBM Watson的能力以工程化方式擴展到萬事萬物裡。

擴增智慧與認知運算

Grady Booch於1977年畢業於美國空軍學院的工科專業本科,後於1979年獲得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Santa Barbara分校的電子工程專業碩士,基本上生活在1956年開始的人工智慧時代。在談及過去60年人工智慧的未來時,Grady Booch強調, 不應該把AI理解為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而應該理解為Augmented Intelligence(擴增智慧)。

所謂擴增智慧與人工智慧的區別,這也代表了IBM認知運算的觀點。 Grady Booch表示,人工智慧是認知運算和系統的一個理論基礎,但是認知運算和系統要比人工智慧的範圍更廣。認知運算與系統具有理解、推理和學習的能力,而且它是建立在大資料分析的專業和能力之上。但是認知運算不會取代人類,也不會取代人類的專業能力,只會加強人類的認知能力,因稱之為「擴增智慧」。

IBM Watson是繼IBM深藍超級電腦系統之後的下一代超級電腦,曾於2011年登陸美國老牌益智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並贏得了挑戰。這之後,IBM繼續發展Watson的認知運算能力。2014年初的時候,IBM宣佈為Watson創建一個新的業務集團,透過雲端服務模式向商業使用者交付認知運算能力,並於2015年底推出了「認知商業」品牌戰略。

如今,IBM進一步提出應該把「人工智慧」理解為「擴增智慧」。

Grady Booch
IBM Watson/M首席科學家Grady Booch

科學家眼中AI的未來

眾所周知,在全球AI歷史上曾經歷過起起伏伏,最近數年AI一度陷入了寒冬期。那麼,理解了AI走出這一寒冬期的原因,就有助於理解AI的未來。

Grady Booch認為有兩大變化推動了AI走出最近一個寒冬期。首先是出現了巨大的資料處理和運算。晶片、電腦、伺服器、網路和儲存等基礎硬體在近年來的大發展,讓學術界和實業界可以輕鬆實踐過去八十年代提出的AI理論和演算法。比如GPU圖形處理技術在近幾年的發展,讓現在的開發人員可以快速實踐大規模的機器學習和深度神經元網路。

其次是出現了巨大的市場需求。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對自動化的需求越來越高。不論是大型企業降低成本和員工數量的壓力,還是優化和提升大型商業基礎設施的需求,自動化的商業運營已經現代企業追逐的主要策略。而隨著智慧硬體與物聯網的發展,全球出現了數以十億計的終端聯網裝置,這些都需要以智慧的自動化方式來處理。

因此,巨大的計算能力和巨大的市場需求推動了AI走出上一個寒冬,這兩大原因其實也在深刻影響著未來AI的方向。因此要預測未來AI的趨勢,就要問未來的運算方向在哪裡,因為AI只是計算的一部分。Grady Booch表示有四大因素互相影響,決定了未來AI的方向:物聯網和數以億計的智慧終端機設備、PB級的資料、AI演算法的進展以及人與機器關係的改進。

把認知計算裝進萬物中

談到AI的未來,這也與Grady Booch現在正在做的事實非常相關:Embodied Cognition,體現認知。所謂體現認知,就是把IBM Watson的能力「裝進」人們身邊的物體和空間裡,從智慧手機到智慧家電、從服務機器人到製造工廠、從會議室到手術室等等,讓認知運算無處不在。

Grady Booch介紹說,實際上在50年代就有AI專家提出了運算會讓人類進入一個非常美妙的世界,那時運算的樣子將是存在於人們身邊熟悉的事物中,就像現在物聯網那樣,這被稱為「Intimate Computing」(親密運算)。 Grady Booch認為在未來世界中,隨著Intimate Computing和認知運算的發展,人們隨身攜帶的將不是手機而是一種認知運算裝置,無論在家裡還是在車上,人們都透過這個裝置與世界不斷互動、親密接觸。

把認知運算裝入人們身邊熟悉的事件中,這可能是一件巨大的工程。據鈦媒體瞭解,IBM Watson已經與希爾頓酒店合作了迎賓機器人,機器人背後的所有推理能力都由IBM Watson提供。而如果把IBM Watson裝進一個會議室裡,那麼會議記錄、幻燈片自動翻頁甚至翻譯工作等都可以由聰明的機器人來完成。

Grady Booch談到的這些並非都是想法或實驗,IBM已經開始把Watson具象到了具體的產品裡。IBM最近與Whirlpool惠而浦展開了合作,把Watson嵌入到惠而浦的家電產品裡——一個惠而浦洗衣機能直接與惠而浦烘乾機「合作」,讓烘乾機「瞭解」何時將期待洗好的衣服以及調優洗衣流程,同時還能學習人們的生活習慣從而自動下單購買清洗劑、濾芯等耗材。

Panasonic松下也正在探索與IBM Watson的合作,其中一個方向是把IBM Watson用於智慧家庭安全防護。也就是用松下的安全防護攝影鏡頭和感測器來探知房屋內的動靜,包括屋內的物體運動、開關門和窗子等行為,再用Watson的認知運算能力來分析圖像、影片中出現的到底是闖入者還是只是鄰居家小孩誤射入了一個足球,如果是闖入者的可能性很高,還能自動通知員警和安防人員。

在談到人與機器的關係時,Grady Booch強調說儘管現在我們事實上處在人類歷史上非常獨特的一個時期,開發出來的機器與系統能夠取代人類的部分工作,但這也讓個人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從事創造性工作。過去,美國90%的人口都從事於農業相關的活動,而大規模自動化以後只有2%~3%的美國人口從事農業工作,這樣就能夠把這些人解放出去從事更具有創造性的工作。

這樣的話,個人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創造,好好的享受生活、戀愛等等,這可能才是人與生活的重要方面。

雖然是一位著名的電腦Geek,但Grady Booch認為自己深具文藝復興思維和氣質,人文精神始終是他思考的重點與出發點。

本文授權轉載自:鈦媒體

關鍵字: #IBM #人工智慧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對居家整聊室來說,經營的核心,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不只照顧客戶,也照顧團隊。這家全台首創的專業收納公司,不只替別人「整聊」生活,更懂得先把自己內部「整聊」好。創辦人鄭博元與黃恩頡深知,品牌要長大,不能只靠熱情與經驗,還要有一套能承接人、事、客戶與未來的管理方法。因此,他們在沒有IT人力編製的情況下,借助叡揚 Vital CRM專業夥伴的力量建立更有溫度、更有秩序的管理方式。

市場需求驅動家事服務崛起,居家整聊室搶佔先機

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生活卻苦於時間有限,這種兩難的困境促使居家清潔、到府收納等家事服務產業蓬勃發展,著眼於市場需求成長,居家整聊室於2017年成立,成為到府收納服務市場的先驅。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表示,公司成軍初期專注在到府收納服務,之後為因應整聊師人力有限且缺乏標準化流程的挑戰,於2018年開辦整聊師認證課程,每年培訓近2,000位整理收納專才,累計學員數已突破萬人。隨著專業度與口碑的提升,居家整聊室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自2024年起陸續與信義居家及多家大型居家服務平台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為這些合作夥伴提供專業的整理收納服務。

3F0A2811.JPG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以數據導向策略,讓團隊從顧客互動到轉換都具備可追蹤與可優化的依據。
圖/ 數位時代

在年營收與客戶數量逐年成長的同時,居家整聊室也迎來新的營運挑戰,「如何深化與既有客戶的互動,提高顧客回購率,成為我們的關鍵課題,」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說,當時公司經常接獲舊客戶的主動詢問,引發團隊重新省思,在舊客經營上該如何從被動回應轉為主動經營、吸引更多回頭客使用服務?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傳統使用Excel表格管理顧客互動的方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業務需求。

導入Vital CRM,以系統強化客戶經營力

居家整聊室最初在設計Excel表格欄位時,其實參考了RFM客戶分析模型,希望這份表格能兼具記錄與再行銷的功能,但實際執行上卻免不了面臨人工輸入資料的挑戰,包括資料正確性與即時性難以保證、缺乏統一的資料記錄邏輯、同仁自行添加欄位等。

這些問題導致Excel表格最後僅剩下基本的記錄功能,很難從中篩選符合特定條件的客戶進行再行銷,也不容易對新進業務同仁進行教育訓練,因為他們雖然能取得客戶名單,卻無法辨識客戶的最新狀態和互動歷程。

為此,居家整聊室決定導入CRM,以系統取代人工作業,提高舊客經營的效率與成效。鄭博元表示,在評估多款 CRM 系統時,叡揚系統開放式 API 設計最能對應他對未來系統整合的藍圖規劃,亦能有效解決既有手動流程導致的資訊落差與溝通延誤等問題。後續功能驗證階段,他發現 Insight 模組的分析設計具備清晰的管理理論依據,進一步展現系統的專業深度與實務價值,加上叡揚在業界的口碑與多產業服務經驗,最終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3F0A2745.JPG
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運用數位工具解決團隊營運痛點,進一步開啟全新的商業想像與合作契機。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1》聚焦深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創造4大效益

居家整聊室採兩階段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擴大系統應用成效。第一階段聚焦於強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第二階段則拓展至全面性的數據整合,串起客戶從初次加入會員到最終完成交易與付款的完整作業流程。

黃恩頡進一步說明,第一階段的應用以業務和管理團隊為主,業務團隊透過Vital CRM瀏覽客戶資料與商機名單、詳實記錄每次客戶互動歷程,或根據特定條件篩選目標客戶發送簡訊、主動創造接觸客戶的機會。管理團隊則藉由Insight報表中的關鍵指標,如:轉換率、客戶RFM分數等,定期檢視業績進度及目標達成情況,實現數據驅動的精準管理。

居家整聊室不只提昇顧客回購率,更創造三大管理效益。第一、提升團隊的業務能力。由於Insight模組將商機、消費、負責業務和互動行為整合在一起,使管理團隊可以用數據掌握業務同仁的工作績效,而不是依賴主觀感受,不只溝通變得更順暢,還能據此樹立行為標竿,讓業務同仁更清楚該怎麼經營客戶才能提升業績表現。

第二、保留完整客戶資料,避免因人員異動而造成客戶流失的風險。

第三、為新進業務員打造最佳學習曲線。透過Insight數據分析結果,新進業務員能夠清楚知道成交率與業績目標間的關聯性,提升了主動聯繫客戶的意願和積極程度。此外,還能彈性調整新進業務員手中名單的新舊客戶比重,使其先與舊客戶聯繫、磨練互動技巧,之後隨著專業度提升,再逐步增加新客戶比重。

第四、合理配置顧客資源,最大化商機轉消費的比例。例如,將高品質新客名單分配給超級業務員(Top Sales)、根據轉換率調整業務手上的新客名單等,實現客戶資源的最佳配置。

3F0A2691.JPG
居家整聊室善用數位工具落實經營策略,從資料管理、人才培育到資源配置,全面強化商機轉化力。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2》以Vital CRM為核心,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

居家整聊室邁向第二階段的應用,即以Vital CRM為核心,整合品牌官網、會員系統、對話機器人、訂單系統及整聊師派單APP等營運系統,讓數據可以自動拋轉至不同系統中,省去不必要的人工登打作業,大幅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鄭博元詳細說明如何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他表示,人們經由官網或LINE加入會員後,相關資料會直接匯入Vital CRM,方便業務同仁與新會員聯繫,一旦新會員決定使用服務、也就是商機成功轉化為訂單後,Vital CRM就會將必要資訊拋轉至排班派單系統,自動進入後續服務流程,包括安排居家整聊師到府服務、產出付款連結等,當客戶點選連結完成支付,相關資料隨即回傳至CRM系統,自動更新為結案狀態,形成一個完整閉環的服務旅程。

3F0A2660.JPG
鄭博元(左1)指出,叡揚CRM Insight模組展現教科書等級的邏輯結構,精準對齊團隊管理需求,成為最終導入的關鍵契機。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居家整聊室除了持續深耕到府收納領域,更計劃將自身數位化成果升級為商業解決方案,賦能更多家事服務同業啟動數位轉型。鄭博元強調,導入CRM的價值,不僅是解決內部團隊在舊客經營上的挑戰,更為公司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商業大門,日後,若能成功將現行「以Vital CRM整合客戶服務流程」的應用機制轉化商業模式,相信將有機會開拓更寬廣的市場版圖。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