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自己爆料?傳Model 3玻璃將使用太陽能瓦片技術
馬斯克自己爆料?傳Model 3玻璃將使用太陽能瓦片技術

本週,伊隆·馬斯克又洩露了一點口風,特斯拉要給 Model 3 配置一種特殊的玻璃,採用與SolarCity聯合發布的太陽能瓦片相同的技術。

而在不久前,馬斯克就曾透露特斯拉內部有一個專門研發生產玻璃的團隊,而媒體Electrek 曝出這一秘密的玻璃專案名為「Tesla Glass」,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啟動,特斯拉正在為這個專案招兵買馬。

這個特殊玻璃到底為什麼這麼神秘?值得期待嗎?

高度保密專案「Tesla Glass」

由於保密程度,我們對於這一專案了解得不多,不過特斯拉很有可能在開發平視顯示器(HUD)或頭戴式數據顯示。

HUD將傳統儀錶盤的數據顯示在擋風玻璃上,除了時速、轉速等信息,還會有自動駕駛系統工作狀態這些數據。由於特斯拉一向在汽車領域走未來風,而且Model 3將不會帶有儀錶盤,這樣一來配有HUD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特斯拉
圖/ Shuttersotck

「Tesla Glass」這一專案由公司設計工作室負責,這裡還進行著特斯拉汽車設計和部分高階工程學專案,並會由公司專案經理Mike Pilliod和Kate Kuzina帶領。而且Pilliod曾是蘋果的首席材料工程師,負責的大多是和玻璃觸控螢幕有關的專案。

雖然消息更傾向於HUD,不過也不能排除是頭戴式數據顯示的可能,因為特斯拉也曾經被曝出在Vermont的工廠使用Google Glass。

平視顯示器汽車HUD_shutterstock_346945877.jpg
圖/ Shutterstock

更多猜想

不久前特斯拉和SolarCity聯合發布的太陽能瓦片,是要做太陽能車頂嗎?

事實似乎並非如此,畢竟車頂的面積就那麼大,根本不能產生多少電,所以不是主打太陽能功能。馬斯克沒怎麼賣關子,他在Twitter上發布了一條暗示的推文,表示在太陽能瓦片可以加入加熱元件,清除屋頂的積雪。

所以猜測這種加熱配置也完全能夠用在Model 3玻璃上,讓車輛自動清除積雪還無需耗能。

在Model 3之前的特斯拉車型中,汽車玻璃已相當輕巧,不僅大大提升了電動汽車的效率,而且改善了熱絕緣性,以便阻止熱能流失,更好地控制車內溫度、提高電池壽命。

如果Model 3能在這些方面錦上添花的確不錯,不過特斯拉更該注意的是玻璃缺陷問題。

Model S和Model X的車主曾投訴過擋風玻璃相當脆弱,會出現裂痕。而由於玻璃工藝的複雜性,修復又有很大的難度,所以車主迫切希望特斯拉能提升玻璃的耐用性。

另一個猜想是,或許特斯拉會給玻璃加上一鍵模糊的功能,就像是在SpaceX總部辦公室使用的那種,需要透光的時候變成透明,想保護隱私的時候可以模糊,這種形式在家裝中已經相當多見了。

謎底揭曉還需時間

Model 3預計在2017年下半年發貨,售價為35,000美元,目前已經達到了四十萬的預訂量。特斯拉表示已預訂的車主依舊可以升級包括內飾、電池到車頂在內的硬體和配件。

相信馬斯克也是想藉此向股東表明,和SolarCity的合併是有利於整個公司,而非僅僅是開拓新能源領域。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關鍵字: #太陽能 #特斯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AI貫穿保險價值鏈、提升用戶體驗,國泰重新定義保險科技
AI貫穿保險價值鏈、提升用戶體驗,國泰重新定義保險科技

國泰未來保險體驗日(Cathay InsurX Day)是國泰金控攜手國泰人壽、國泰產險,所舉辦的台灣金融業首場以保險科技為主軸的產業盛會,打造產壽險對話平台,從台灣保險產業特性出發,以技術 + 場景 + 人性三大視角,重新定義台灣的保險科技。

國泰金控資深副總經理孫至德在開場致詞中,特別提到根據國泰多年的觀察,發現客戶需要的是數位結合實體的保險體驗,因此我們希望結合數位平台與業務員能力找到新的經營模式,同時運用科技讓體驗變得更方便、透明。國泰金控副總經理林佳穎也分享,國泰持續透過場景金融、數位體驗、AI賦能三大關鍵做法,期待能成為「以金融為核心的科技公司」。她強調,保險業不是單打獨鬥,需要更多跨域協作,面對充滿挑戰的未來,「我們更要Run Faster,Better Together」,才能在挑戰中找到新機會。

3.jpg
圖/ 國泰金控

過去,保險業的數位轉型多聚焦在「流程更快速」與「服務更便捷」等領域,但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與代理式人工智慧(Agentic AI)技術崛起後,國泰金控旗下國泰人壽與國泰產險勇於嘗試、將AI全面滲透核心業務流程,讓 AI 不再只是單點輔助,而是貫穿保險價值鏈、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

以 AI 重塑保險全流程:國壽以 Agentic AI 提升體驗與效率

「我們的目標是以 AI 重塑保險全流程應用。」國泰人壽數據暨人工智慧發展部協理莊淑儀以理賠流程為例解釋,國泰人壽早在許多年前就透過數位與 AI 等技術協助理賠同仁加快服務與受理、登打、派件與審理的速度,例如,以 OCR(光學字元辨識)醫療文件擷取與 ICD(國際疾病分類)/手術選碼優化登打效率、以 CRSS(理賠風險識別系統)風險分級識別理賠浮濫與詐欺等高風險案件並將之派送給可以審理的同事,以及透過智能工作台與 AI 骨折判讀加快與優化審理流程等。然而,保險陪伴客戶的時間是很長的,隨著保戶年齡逐漸提高,再加上超高齡社會來臨,理賠案件數量持續攀升,需要更多 AI 與自動化強化效率與正確性。

國泰人壽的做法是在既有的 AI 基礎上,加入GenAI 與Agentic AI等技術,以 AI全面升級理賠流程。首先是以「DocAI Agent」突破傳統 OCR 覆蓋率低與高維運成本的限制,僅需一個月調校,即能快速適配不同醫院表單,維持原本的正確率並將覆蓋率由50%提升至近100%,大幅縮短登打時間。其次是透過「Abnormal Agent」打造圖形資料庫(Graph DB)建立理賠關係網,快速標示高風險關係案件提供判斷依據及建議後續的應對方式,加速理賠人員的決策。最後是藉由「Review Assistant Agent」協助整理病歷、醫療單據、診斷證明…等複雜且可能甚至上百頁的文件,並快速歸納出重點,幫助理賠人員快速找到關鍵資訊進行交叉查證,大幅節省審理時間。

莊淑儀指出,光是理賠流程,國泰人壽已打造30個以上的AI Agents,目標是協助理賠人員化繁為簡、更快完成相關工作。在善用科技提升流程體驗的思維下,國泰人壽沒有特別打造額外的AI平台,而是將AI Agent整合至現有理賠流程各個環節,讓同仁們可以在一個介面完成所有工作,兼顧便捷、好上手與效率提升。

除了理賠,國泰人壽也將 AI 應用延伸至商品知識管理,打造業務員的行動智慧助手,從保障缺口判斷、個人化商品推薦到業務員智能對練等流程,都有AI Agent協助提高同仁效率,讓客戶的保險體驗更便利且完善。舉例來說,隨著保險商品高度複雜化,國泰人壽推出「商品知識助理」,協助業務人員快速查詢 3,000 多檔的商品保單條款及規範、醫療行為理賠項目,幫助業務員更快速採取行動,也能將時間與心力投入在更有價值的保戶互動與服務。

「我們不會為了 AI 而 AI,而是建置AI Agent 生態圈,高度整合與重塑理賠、商品服務等核心流程,藉此提升用戶體驗與營運效率。」莊淑儀進一步解釋,國泰人壽不會單純以投資報酬率(ROI)評估AI成效,將以風險控管、流程優化、員工效率與客戶體驗四個構面衡量 AI 對公司影響的廣度、深度和商業價值,並勇於在新的商業模式上進行嘗試,確保每一次的 AI 投入都能為國泰帶來有意義、有實質效益的進步。

圖4.jpg
圖/ 國泰金控

從數據到智能,國泰產險以AI強化核心競爭力

國泰產險同樣積極透過數據與AI極大化競爭優勢。國泰產險督導吳香妮指出,面對火災、地震、颱風等難以預測的風險,需要數據與AI驅動的產險保護傘填補損害,把衝擊降到最低,讓生活、經濟與社會能持續穩定運轉。在具體實務上,國泰產險是從「Enrich加值服務」、「Enhance AI輔助風險決策」,以及「Empower生成式AI賦能」這三個面向切入。

台灣交通事故逐年攀升、平均1天發生1,100件交通事故,其中,大車事故發生率是小車的2.2倍,致死率比起小車高達6倍等現況後,國泰產險開始思考,除了提供大車事故後的理賠支援,還可以從事前提供哪些服務?也因此催生了業界首創的「CarTech智能車險加值服務」,透過跟運輸業者與學校等單位的合作,針對車險承保前、中、後提供相應的風險辨識、預警與防治等加值服務。國泰產險與陽明交通大學合作建立全台首個「運輸業者健檢」流程,透過駕駛行為及行車環境等多元數據建置AI模型,即時洞悉駕駛行為及風險分析,並提供運輸業者客製化的風險改善建議,實踐以數據及AI優化損害防阻。吳香妮強調,我們的目標是不僅提供理賠,更要守護客戶,提供超越價格的價值服務。

產險的核心業務之一是再保險,國泰產險的作法是運用AI及數據,化被動為主動,以AI輔助風險決策。過去再保險業務仰賴經驗法則、手動整理資料與透過國際再保險公司提供既有方案,現在則透過數據與AI驅動,主動精準拆解業務目標,以28項風險因子預測風險發生機率與損失金額,自動輸出並比較多種方案,從中探索最適合的再保險規劃。

國泰產險也將AI導入內部流程,解決長期困擾員工的報告製作痛點,包含資料查找費時、人工編寫品質不一、專業術語翻譯困難等。透過一鍵生成報告服務的三個GenAI模組,為員工省下6到7成的手動作業時間,將時間與精力聚焦在更具策略價值的工作,以新世代人機智慧協作模式提升效率與創造嶄新競爭力。

圖5.jpg
圖/ 國泰金控

從國泰人壽與國泰產險的實作,可以清楚看到:對國泰而言,AI不僅是新技術導入,更是保險價值鏈全面進化的核心動能,將以數據與AI驅動服務實踐用戶體驗的優化,持續引領台灣保險科技體驗走向新世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