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兩公分積木創造的疆土與未來——在STEAM這條路上,宏碁欽點夥伴智高
用兩公分積木創造的疆土與未來——在STEAM這條路上,宏碁欽點夥伴智高
2016.11.10 |

製造西進後,台灣讓出了玩具王國的頭銜,不過有一家積木公司,撐過巨人對手樂高的打擊,更在科學及程式教育變成主流前,就默默耕耘了20多年,現在不僅創客(Maker)愛用,連宏碁創辦人施振榮都親自上門找合作,它是台灣碩果僅存的玩具品牌智高,用兩公分積木為孩子創造大世界。

玩具,到底有什麼魔力?在大人眼中,或許只是打發時間的工具,還可能貼上「荒於嬉」的標籤,不過對孩子來說,更重要的角色可能是小夥伴、啟蒙者。美國在兩三年前開始推廣「STEM」思潮,所謂的STEM係指科學(Sic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但不少專家及教授點出偏重理工的失衡,強調藝術(Art)同樣是創意創新的基礎,便將其正名為STEAM。

這股STEAM風潮,不僅在歐美盛行,亦逐漸往東吹,中國喊出培養熱衷科學與實踐的跨學科「少年創客」,台灣也把「程式教育」列為重點,當眾人期待更活潑、靈活的教學方式,STEAM不僅影響全球的學生、教師、父母、新創圈起而響應,玩具界亦然。

圖/ 蔡仁譯/攝影

台灣玩具公司智高就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創辦人林文彬是位連續創業家,第一家公司在潭子加工區做電子錶組裝,搭上了電子業起飛的年代,經營良好,不過從師大畢業的他,一直都希望在教育領域有所發揮,他從鐘錶的概念想到,可以做一種基本元件,能因創意而組合出不同造型的玩具,但因圓形彼此不好連接,就改成正方形。更特別的是,他想到了「一凸五凹」的設計,將正方形的一面設計成凸形,可以跟其他顆正方形的凹面拼接起來,這種單點橋接的結構在3D空間裡能創造最多的變化性,就這樣,智高成立了。

智高聽起來很像知名的玩具公司樂高,而且都是以積木起家。的確,兩家公司早期在台灣本土市場有過一番競爭激烈,當時政府調降玩具進口關稅,外國品牌大舉進攻,挾著資源多、品牌強勢的優勢,代理商只能被迫選邊站,智高為了求生求變,轉為耕耘海外市場。數十年後,樂高是玩具界的不敗經典,不過,智高也在科學、實驗、教育領域闖出一片天,每年營收約4億元新台幣,八成來自外銷,表現各自精彩。

林文彬的夫人、也是現任智高董事長王麗珠回憶:「一路遇見了很多『貴人』。」某次參展結識了加拿大教材商Exclusive Educational Products,他們希望智高協助開發玩具類教具,就是這一筆訂單圈起了公司重新定位的關鍵點,接著又遇見法國代理商CELDA,「法國20年前就要小朋友上科學課,甚至要學太陽能,那時誰知道太陽能啊?」智高總經理林佳沛笑說。不過CELDA眼光精準,相信這一定是趨勢,智高就配合CELDA的教案研發各種產品,後來,法國政府積極推廣綠能,也落實在教育上,智高就做出風力、水力等一系列產品,在法國校園推行得極好,接著德國、美國客人一個個找上門,讓智高在STEAM領域闖出一片天。

智高
智高董事長王麗珠。
圖/ 蔡仁譯/攝影

現在智高的積木包括組裝型跟科技型,組裝積木能讓孩子自己打造機關、蓋動物園等,科技積木則可做出各類機器人,從中學習電動類的齒輪、馬達、綠能、感測陀螺儀等科技原理,王麗珠指著最新產品爬牆機器人說:「這款真是接單接到手軟。」利用氣壓幫浦讓機器人腳上的吸盤可以縮放,就是從壁虎而來的靈感,「你看壁虎爬行,右前方跟左後方的腳吸住牆壁,走一步,另外兩隻腳又交替,才不會掉下來。」吸睛、好玩兼具學理,因此在美國出貨僅兩個月已出貨5萬台,成績亮眼。

30年前的緣分,30年後的合作

簡單來說,積木有三個變革時期,最初從木頭開始,後來進入塑膠積木,例如樂高採上下結合,屬於造型積木,智高則是兩公分正立方體,可以用轉動,為結構積木。現在,老玩具又有新生命,就是與科技結合,成了科技積木,尤其是創客風氣興起,大人或小朋友利用Arduino等多種開發板,搭配可組裝的積木,就能實踐創意,例如在台北的Maker Faire攤位上,就看到不少創客使用智高的積木來實踐創意。

7月底炎熱的暑假,台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擠進了1,200位、來自八個國家的學生,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也在其中,他帶著孫女到處逛到處看,這些孩子用積木及馬達,打造出各式的機關設計或機器人,那是智高已連續辦了十年的世界夯機關王大賽。而近年啟動轉型的宏碁,希望藉由旗下的雲教授產品切入創客教育領域,智高就是宏碁欽點的合作夥伴。

數十年前,林文彬經營電子工廠時結識了台灣電子業「教父的教父級人物」、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與光寶集團董事長宋恭源的前老闆--繼業企業董事長邱再興,因為這層同樣師承邱再興的「學長、學弟」關係,林文彬與施振榮在30年前就彼此熟識,後來林文彬創立智高,兩人又都是中華民國自創品牌協會(PIPA)的會員,還曾一同參加將台灣品牌推向海外的「小歐洲計畫」,只是一個在PC界,一個做玩具,沒想過業務合作的可能。

一直到最近,宏碁自建雲團隊向施振榮展示雲教授方案,用樂高積木做了一些示範應用,施振榮看了,丟出一句話:「你知道台灣有一家做積木的公司嗎?」因此宏碁員工親自找上智高合作,讓雲教授的編程平台搭配積木,就能做出汽車、挖土機、機器人等科技玩具,雙方將一同赴海外推廣。

智高
圖/ 蔡仁譯/攝影

「隨著時代潮流,積木也要加東西,宏碁的雲教授就是一種虛實結合的應用。」王麗珠說。今年是宏碁成立40周年,智高正巧也是,兩者攜手合作不僅只是企業情誼,對台灣產業來說,更重要的意義是建立了一個在物聯網時代跨業攜手打天下的指標案例。

科技的啟蒙,從任天堂到機器人

智高合作夥伴艾普客總經理李佰聰就認為,「不少人進入科技業,都是小時候有一個美好的經驗,以前是任天堂,現在是機器人。」的確,孩子都希望擁有一個夢幻機器人,藉此引發他們研究及動手做的興趣,玩具也可以是啟蒙者。

為了達到寓教娛樂的目的,智高除了開發玩具硬體之外,也設計教案及課程,目前已累積了20個主題、440堂課。林佳沛表示,智高專門為教育市場設計了三個系列產品,內部對應成立三個實驗室,依序是針對幼稚園小朋友的Creative Lab,主要是創意發想,Fun Lab則是針對課後安親班、補習班,智高設計積木結合電學、電磁、氣動等的教材,另外則是針對國小到國中學童的Learning Lab,從美術學習到簡單機械、綠能,再到程式編碼,為學校打造STEAM的完整方案。

除了智高自己設計的教案,學校的老師也會開發新的課程,這麼多的知識及經驗要能流動,就得靠社群的力量,因此智高也規劃建立一個讓老師們交換教案、分享資訊的社群平台。

創立40年,「讓積木化為快樂來源」的初衷已經實現,作為二代經營者的林佳沛想做的還很多,不僅是應用在教育,還希望透過積木拉近人與人的距離,正在發展的銀髮族積木就是一例,積木有助於讓銀髮族動腦,防止老年失智,更是拉近人與人距離的方式,例如透過益智活動,讓小朋友跟老人家互動與溝通,未來將與智榮基金會合作,將積木帶進樂齡養老中心。

致力推廣偏鄉程式教育的成大資工系教授蘇文鈺曾說:「如果你在教別人小孩的同時,也把自己的小孩教好,那就是最棒的事!」林佳沛聽了這句話深受感動,由於她正與先生計劃把積木和科技教育帶進偏鄉,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她想著如果孩子能夠跟著一起參與,肯定會從中學到很多,強化城鄉差距不應該是科技的後遺症。

積木,是歷史悠久的玩具,小小幾立方公分卻因擁有能拼出無限想像力的魔法而歷久不衰,現在,結合了科技,還能打造融合快樂創意、互動體驗的大世界,「小朋友在動手做的當中,過程比結果重要,創客時代就是智高的時代。」王麗珠自信的說。

智高

董事長︱王麗珠
成立︱1976年
員工人數︱130人
主要業務︱開發及推展創意教育智能積木,業務以外銷為主,超過八成。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從「破浪者」到「心理韌性」的生存: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以AI為題,帶領青年鍛鍊面對未知的勇氣

生成式 AI 掀起的浪潮,正在重塑全球職場規則。當自動化與智慧工具成為日常,企業對人才的期待也正快速轉變,不只要會用AI更要能與AI協作。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看見了這股正在變化的趨勢,將「AI」視為青年職涯培力的核心議題,從課程設計到論壇活動全面升級。近期,更辦理「AI破浪者論壇」,邀集產業專家帶領青年從 AI 工具應用到心理韌性心法,全面探索 AI 時代的職涯解方,希望能陪伴青年不僅追上技術,更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培養學習力與行動力,學會駕馭浪潮而非被浪潮推著走。

從教育補位到心態進化,新北市政府青年局的AI世代行動課

「我們要做的就是補上教育與職場之間的缺口,」新北市政府青年局局長邱兆梅指出。她表示,新北市政府青年局雖僅成立3年,但始終以「接軌社會、接軌職場、接軌市場」為核心任務,不只是從開設課程賦能青年,更要讓青年加快速度以多樣化的姿態進入場景實戰,而「新北有課 UKO」正是這個「接軌職場」的實踐平台。

邱兆梅局長說,它是專為 18 至 40 歲青年而打造設計,串連了培力課程、職涯諮詢與實習體驗的完整職涯成長路徑,希望成為新北青年的「實戰培力基地」。因此,從AI 工具應用、數據分析到自媒體行銷,課程設計結合專案實作與專業證照,如NVIDIA DLI AI深度學習課程等,讓學習成果能直接成為履歷亮點。邱兆梅局長認為,青年需要的不只有學習知識,而是「能立即上場的實戰力」。「學校教的是知識,但我們希望青年學會行動、會嘗試,跌倒之後也能有再站起來的韌性。」這樣的精神,也成為今年「AI破浪者論壇」設計的出發點。

相較過去曾以「藝術變現」為主題,今年的新北市政府青年論壇轉向時下最熱的 AI話題,是順應趨勢,更是教育思維的延伸。「AI讓未來變得更快、更不確定。」邱兆梅局長深刻描繪了時代的變革,「在我父母親的年代,職涯像是在爬樓梯,大家都有明確的路徑。但現在年輕人面對的世界不要說樓梯,連堅固的地板都不見了。」

她坦言,現在的職涯模式更像是「衝浪」充滿高度未知性,也因此,AI 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心理挑戰。許多青年面對變化感到焦慮,擔心被取代或落後。於是,今年論壇特別以「上半場談技術、下半場談心理」的設計,將生成式 AI 的應用學習與心理韌性課題並列。

DSC01039.jpg
邱兆梅局長強調「我們要教的不只是技能,更是面對未知的能力。」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從技術到人性:AI時代青年行動力的三種樣貌

在論壇現場,來自不同領域的三位講者從各別角度,展現出對AI時代下青年可能的行動路徑的不同洞察與分析。

在AI實務應用的層面上,AI 創作者林上哲與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兩位講者皆指出,「協作」與「標準化」是進入AI時代的關鍵。李婷婷認為,與AI互動的能力就像訓練一位國中生,指令越明確、語境越精準,AI的回應品質就越高。她強調,唯有長時間餵養資料、反覆調整,AI才能成為真正理解使用者的工作夥伴。而林上哲則從企業角度指出,AI自動化若無法落地,多半是因為組織缺乏標準流程。唯有先完成SOP與工作鏈結的明確定義,AI串接與任務優化才有基礎可循。

DSC01106.jpg
AI 創作者林上哲在論壇中分享:AI 要真正落地,關鍵不在技術,而在組織能否建立明確的標準流程與工作鏈結。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至於在企業導入 AI 的實務層面上,DataDecision.ai 人工智慧科學家尹相志指出,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最大挑戰在於「不可控」。AI 無法產生完全一致的答案,對企業而言意味著風險與難以驗證的結果,因此實際上線的多為 AI 所生成、可被測試的程式,而非 LLM 本體。他進一步提醒,AI 並非萬能代理(Agent),真正的關鍵在於理解每個工具的能力邊界,並以「工作流」的概念設計系統,讓人類的品質管理與決策判斷成為 AI 發揮效能的保障。

在面對 AI 時代的個人修煉上,三位講者不約而同指出,真正的競爭力仍來自「人性深度」。尹相志提醒青年,要勇於挑戰超越自身能力的目標,因為這是機器無法模仿的勇氣與創造力;林上哲則強調閱讀與專注的重要,他認為在速食資訊的時代,願意深入思考、專注於單一主題的人,才具備「匠人精神」。李婷婷則以自身經驗呼應此觀點,指出與 AI 協作需要長期投入與耐心反覆調整。當你真正開始讓AI回覆訊息、處理日常事務時,才會發現需要調整與優化的地方,才能學習如何把腦中的 SOP 清楚轉達給它。唯有經過不斷試錯與磨練,AI 才能真正為你代勞並成為人類創意的延伸。

三位講者的分享,體現了青年局設計這場論壇的初衷:AI不只是技術趨勢,更是場人與心智的革命。從自學者、創業者到產業實踐者,這群「破浪者」讓人看見AI時代下多元的成長路徑:學習力、行動力與韌性。

DSC01384.jpg
FansNetwork AI 分身平台創辦人李婷婷指出:AI 就像一位需要引導的學習者。唯有持續餵養資料、反覆對話,AI 才能真正理解你的思考。
圖/ 新北市政府青年局

在AI解放之後,重新定義「人」的價值

邱兆梅局長分享,AI 的普及正迫使人重新思考「人」的價值。她認為,科技的進步本質上是一種解放,AI 取代的不是人,而是那 90% 重複、機械、缺乏意義的工作,讓人有機會回到核心問題:「什麼才是人類的獨特性與貢獻?」

「當這些被AI取代的事都被解放後,我們就該探索人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她說,而那才是人類真正的價值。邱兆梅局長鼓勵所有「AI破浪者」們,要誠實地面對跌倒與挫折,並專注在那 10% 無法被取代的價值上,因為那才是青年在這個時代中最關鍵的競爭力。「現在值得敬佩的,不是一路順利的人,而是一直跌倒還能再站起來的人。」她強調,「新北有課 UKO」不僅幫助青年學會寫履歷,更陪伴他們走進產業現場,從技能到心態提供完整支持。最終,能真正駕馭浪潮的,不是掌握多少技術的人,而是那顆願意持續學習、面對挑戰、勇敢破浪的心。

[由就業安定基金補助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