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iPod有個家多媒體液晶LCD概念起跑
讓你iPod有個家多媒體液晶LCD概念起跑
2006.12.15 | 科技

ViewSonic優派國際這家以螢幕為專長的廠商,對每位科技產品使用者來說早已耳熟能詳。過去ViewSonic推出的液晶螢幕總是中規中矩,不若韓系產品大打設計路線,也不過份追逐如反應時間或對比值等規格效能。而以「讓你iPod有個家」HD Viewdock的現身,算是 ViewSonic走向創意螢幕的首顆試金石。
的確,和iPod基座混搭的螢幕可說是前所未見,而且不能只以「加上iPod基座」來形容Viewdock。正確來說,這是顆ViewSonic首次嘗試的多媒體螢幕,包括內建低音揚聲器、USB HUB、八合一讀卡機、麥克風和三.五mm耳機插孔都一應俱全。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HD Viewdock螢幕的出現,賦予我們一個乾淨的桌面,以前為了加裝上述的多媒體周邊設備,總是有令人煩惱的線頭纏繞。HD Viewdock一方面利用多種擴充埠來解決我們的困擾,一方面把線頭集中在螢幕後方,並有收藏排線的半圓形卡榫,證明在產品設計過程中有思考如何貼近消費者的需求。
然而HD Viewdock畢竟是第一代的整合型產品,雖然打開了我們對螢幕產品的新視野,但在產品本身,尤其是多媒體效果上仍有許多改進的空間。首先我們對Viewdock的想像是──辛勤一天終於回到可愛的家中,打開家門第一件事就把口袋中的iPod插上Viewdock,輕按隨機附贈的遙控器,馬上讓輕鬆的音樂洗滌疲憊的身軀。
喔!首先Viewdock一定得接連電腦主機,使用iPod與iTunes同步連線的能力來進行播放音樂或影片。簡單來說,Viewdock的插槽就是USB連接線的變身,並不能賦予iPod獨立播放音樂或影片的能力。接著,經過筆者測試,插入iPod插槽後,得經過二十秒的時間才能偵測到iPod,反應能力上有點緩慢。
接下來,Viewdock需要兩種電力輸入提供,分別是一般電腦電源供應以及十二V的電源供應,這樣一方面可以讓使用者只選擇螢幕供電而放棄多媒體能力供應,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使用者多了些許不方便的地方。
Viewdock內建揚聲器方面,雖然附有低音喇叭,但輸出音質只能算是普通,實體音量的調整按鈕倒是相當方便,筆者建議喜好Viewdock的朋友們,還是可以延伸連接新的多聲道喇吧。另外,多媒體的讀卡機和前置三個USB 2.0埠確實相當方便好用,尤其Viewdock配合的電腦主機若是台筆記型電腦,馬上將所有外接裝置的問題一次解決。
回到螢幕本身,Viewdock二十二吋寬螢幕擁有一六八○×一○五○的解析度、五毫秒的反應時間以及七百:一的對比值,表現可說是中規中矩。除了嗜好電玩遊戲的玩家以外,大都能接受這樣的規格表現。但兩個輸入介面上表現並不算好,一個是螢幕後背的DVI和D-SUB訊號端子,凹槽過於深入,在安裝上相當不便;前方面板的OSD調整按鈕在鍵入時,由於按鍵過於扁細,有著難以按入的觸感。
整體來講,HD Viewdock仍給我們螢幕和多媒體結合的新想像,但因為這是第一代產品,多少仍有考慮未見周詳之處。有哪個族群最適合Viewsonic HD Viewdock螢幕呢?只要你擁有iPod、出門隨身攜帶一台輕便型的筆記型電腦(顯示晶片要夠強悍,否則無法輸出訊號至螢幕),其實Viewdock相當適合成為這種玩家的外接螢幕,如過你是這樣的玩家,可以考慮一下Viewdock。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成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延續開放精神助海外新創回臺掛牌活絡資本市場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成立,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延續開放精神助海外新創回臺掛牌活絡資本市場

今年臺灣加權指數的年度大盤走勢呈現強勁上揚的趨勢,根據證交所資料,臺灣資本市場表現截至9月底,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對臺灣資本市場以及鏈結全球創新能量有何指標性意義?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暨AppWorks之初加速器董事長林之晨,從業界角度剖析第一手觀點。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偕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舉辦「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展現政府打造臺灣特色亞洲那斯達克的決心。觀察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具備三大特色:法規鬆綁、聚焦重點產業、實踐市場雙向開放。

法規鬆綁!調整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來臺上市規範

深耕亞洲新創生態、關注AI、雲端、數位科技創投領袖的林之晨,相當認同本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法規鬆綁新制。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本次鬆綁重點包含:創新板採行一般板交易制度;精進創新板本國公司上市制度;優化創新板及一般板外國公司上市制度(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以及創新板、上市一般板、上櫃得互相轉板等機制。

針對上述機制升級,林之晨表示:「資本市場的制度革新是臺灣科技公司邁向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試金石。對於任何科技公司,如果想要上市掛牌,最重要的是必須擁有籌碼和流動性。一旦具備良好的流動性和優質的估值乘數,這些公司就有機會利用他們的籌碼去進行國際併購,進而擴大他們在整個區域的佈局跟影響力。」

透過法規鬆綁,林之晨也認為對於臺灣新創、優質企業走出去有絕對助力。「今年初創新板的投資人資格鬆綁之後,這此這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等於延續開放精神,也就是提升流動性的重要舉措。同時,我們也觀察到許多臺灣的創業者在海外經營,有時會因與海外公司併購或合併而可能被歸類為國外公司。如果這些公司在退場時,能夠回歸到我們臺灣自己的資本市場掛牌,這對於活絡資本市場,並讓臺灣與國際接軌都具有非常大的好處。」

聚焦重點產業,資本市場活絡AI新創機會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另一特色是聚焦重點產業,特別是半導體、人工智慧、AIoT技術、智慧製造、綠能環保、機器人、 數位雲端、智慧交通、智慧健康、生技醫療、資安安控、次世代通訊、無人機及國防航太等前瞻新經濟產業,同時成立「資本市場服務團」與「單一服務窗口」提供整合服務。

盤點相關產業正巧與AppWorks生態系與台灣大哥大過去關注的AI、數位經濟、雲端科技、次世代通訊等不謀而合。林之晨回應道,「我們開始進入所謂Agentic AI(AI代理)時代,可以說是AI 3.0,接下來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會變為Business-to-AI to Consumer,然後再進一步變成B2AI to AI2C。在這個過程中,將會產生很多AI的新創機會。」

針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關注的新興領域,林之晨認為不論是台灣大哥大自身參與這些成長的機會,或是透過投資新創,攜手他們有機會抓住在這個領域的成長,「我們對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感到欣慰,因為資本市場能支持這類產業發展,我們也期盼,未來有機會能讓這些我們支持的新創公司上市,創造流動性,並為創業者或股東創造好的報酬。」

實踐雙向開放,支持海外優質公司進入臺灣資本市場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更遠大願景是雙向開放,不僅讓臺灣的公司能走向國際,同時也要讓國際優質的資源能夠與臺灣連結,讓創新板將成為匯聚創新產業的核心樞紐。針對這方面的制度優化,林之晨認為對於臺灣的投資人,如果有機會透過這些板塊投資國際優質的新創公司,參與這些公司成長,這對於廣大的投資大眾能增加他們投資組合的多元性,並帶來未來的財富成長機會。

另一方面,林之晨也提到他們在東南亞投資的公司之中,不乏有市值已接近新臺幣一兩百億的企業。林之晨明確指出,「但我們也觀察到,許多東南亞的資本市場相對不活絡,不論是印尼證券交易所(IDX)或新加坡交易所(SGX),對於掛牌後的交易量,或者對科技股的友善度都非常不夠。」

換言之,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藉由本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推出,加上證交所將再次鬆綁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上市制度,林之晨深信此舉不僅讓臺灣公司在海外併購有強大的籌碼後盾,同時也能吸引更多在海外發展或符合科技趨勢的優質公司回流臺灣資本市場掛牌,並且讓臺灣的投資人能夠參與優質公司的成長,從而全面提升臺灣資本市場的活力與國際接軌程度。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