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上台灣未來!亞洲∙矽谷執行中心正式揭牌,主軸鎖定「物聯網商機」和「創新生態系」
賭上台灣未來!亞洲∙矽谷執行中心正式揭牌,主軸鎖定「物聯網商機」和「創新生態系」
2016.12.25 | 物聯網

亞洲∙矽谷正式起跑!在今年9月8日行政院院會拍版定案後,歷經三個月討論、匯集意見,選定本月25日在桃園舉辦執行中心揭牌典禮。

113億預算將啟動,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揭牌

現場不只有副總統陳建仁到場加持,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桃園市長鄭文燦等主辦團隊出席。另外也找來企業相挺,有台灣半導體協會理事長盧超群、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發展協會理事長林之晨共同背書,同時也宣佈正式成立「亞洲.矽谷物聯網產業大聯盟」,由台灣廠商宏碁、聯發科、研華和七大產業聯盟共同發起,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擔任榮譽會長,將於每季舉辦工作會議,亞洲∙矽谷執行中心將整合資源,期盼打造出系統整合商「國家隊」。

台灣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揭牌典禮_20161225_吳晴中-陳建仁
副總統陳建仁代表總統蔡英文參加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揭牌典禮,強調重要政策必須讓產、官、學、研一起加入努力,台灣才會有機會。
圖/ 吳晴中/攝影

副總統陳建仁表示,「2016年,我們看到新創團隊Appier被投資5千萬美元,甚至微軟也在台灣打造創新研發中心,而接下來的亞洲矽谷就是要推動物聯網和創新創業兩大主軸。這次的執行中心成立只是起步,儘管在研發創新的過程中會面臨失敗,但失敗是成功之母,就像發明家愛迪生,被他的朋友勸說,你一直失敗就別再嘗試了,可是愛迪生卻有不同看法,認為自己是成功兩千次,知道有哪些材料不能做電燈。因此,亞洲矽谷絕對有機會引導台灣產業升級轉型。」

企業大老力挺亞洲∙矽谷,盧超群、施振榮現身

台灣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揭牌典禮_20161225_吳晴中攝-盧超群
盧超群認為,就連現在的硬體廠商也已經越來越不「硬」,例如NVIDIA的軟硬實力都非常強大。
圖/ 吳晴中/攝影

「半導體是很『硬』的產業,大家覺得他不『軟』,可是現在的手機,所有機器都裝了晶片在裡頭,所以要推動亞洲∙矽谷是非常正確的。我們國家不只是硬體產業需要好,軟體更要好,不只有零組件,也要讓系統更好。」盧超群直言,從他個人觀點來看,不管是IoT、AI、VR技術發展,都是很快就能夠量產,「因此半導體如果只留在IC設計,那絕對會是錯的,得往前推進」。

台灣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揭牌典禮_20161225_施振榮
施振榮將擔任新成立的物聯網產業大聯盟榮譽會長。
圖/ 吳晴中/攝影

施振榮也笑說,既然大家都說他是大老,他只好倚老賣老,舉例從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再到現在的亞洲∙矽谷,產業變化一直是很快速的。未來將以市場導向發展商業策略,他對亞洲∙矽谷寄予厚望 ,希望台灣成為一個創新矽島。

新創圈發聲,林之晨盼台灣參考「洛杉磯」經驗

雖然活動現場大多的發言、仍舊聚焦物聯網商機,但仍有少數新創代表提出政策建議。林之晨就舉「洛杉磯」為例,強調它如今已是全美國創投、創業第三好的城市,成功經驗或許值得台灣參考。

台灣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揭牌典禮_20161225_吳晴中攝-林之晨
林之晨為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揭牌典禮唯一致詞的新創代表。
圖/ 吳晴中/攝影

林之晨表示,洛杉磯能打造創業生態系有三個原因:一、當地有全世界最好學校、優秀資工畢業生。以前他們畢業都要去北加州、矽谷找工作,可是其實有很多人是想留在當地,因此人才問題得以解決。二、LA成功打造出Snapchat,給當地年輕人信心。或許台灣不只要引進國際公司,如果可以在桃園打造出本土新創獨角獸,將鼓舞在地的年輕人。三、法規鬆綁。北加州政府鬆綁法規,讓南加州也可以一起適用,未來要把亞洲矽谷發展起來,法規發展是相當重要的。

龔明鑫:亞洲∙矽谷是背水一戰

四方產業界都給了建議,政府也打算播出113億預算,亞洲∙矽谷的成敗壓力,當然全落在執行團隊頭上。

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七人小組.jpg
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七人小組首次亮相,由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兼任執行長(左一)
圖/ 工研院提供

由國發會副主委龔明鑫帶隊,兼任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執行長,前科技部參事汪庭安擔任副執行長,執行中心七人小組首次對外亮相。

雖然執行中心順利啟動,但其實許多亞洲∙矽谷行動辦法、細部規範仍在草擬當中,面對今年九月行政院公佈的五大量化目標,不只桃園市長鄭文燦、半導體協會理事長盧超群都說,「龔明鑫這次真的是賭下去了。」

但龔明鑫自己相當坦然,認為這不是他個人的榮譽問題,而是台灣的背水一戰。眼前可以先做的,「說老實話就是法規鬆綁,照理說十年前就可以去做。」「所以我們必須在一兩年之內趕緊鬆綁,不然真的就來不及了。」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