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Facebook執行長馬克·佐克伯曾在10月時示範旗下虛擬實境公司Oculus VR裝置的社交功能嗎?不僅在VR世界中可以透過彼此的虛擬人物互動,還可看見對方大笑、生氣、驚訝等表情。而現在,Oculus收購眼球追蹤技術新創The Eye Tribe,可望大幅改善VR裝置互動性,讓虛擬世界的互動更貼近現實生活。
Oculus下一代VR裝置可能加入眼球追蹤技術
Oculus創辦人Palmer Luckey在2015年就曾表示,眼球追蹤技術對VR科技的未來是「關鍵的一部分」,他們打算將此技術應用於下一代的VR裝置。
想增加VR裝置互動性,眼球追蹤技術顯然是不可或缺的一塊。在Oculus先前示範的社交互動功能上,該技術不僅可更容易了解人們的表情,讓虛擬世界中的溝通更有效率,此外,VR中的顯示場景也可隨眼球移動而變換,更貼近人們「看見」世界的方式。
最早披露這次Oculus收購消息的科技專家Robert Scoble更表示,眼球追蹤技術能在根本上改進VR和AR。
其中,The Eye Tribe開發的「注視點渲染技術(foveated rendering technology),」能只針對人們注視的地方產生最完美的影像,降低VR所需的電腦運算性能。傳聞Oculus即將推出無線VR頭盔「Santa Cruz」,透過此技術,便能不受無線裝置運算能力的限制,得以播放每秒更多畫格、更複雜的影像。Robert Scoble甚至認為,眼球追蹤技術將帶來一個主要依靠眼球控制的全新作業系統。
另外,也有傳聞指出,Oculus下一步可能推出追蹤手部動作的感應器,如此一來,不用再為了追蹤動作而在房間四周安裝感應器或攝影機。
曾推出199美元的眼球追蹤裝置,可安裝於任何電腦
The Eye Tribe過去曾推出99美元的眼球追蹤裝置開發套件,以及199美元的消費性產品The Eye Tribe Tracker Pro,讓消費者可將該裝置安裝到筆記型電腦或其他電腦上,即可透過移動眼球登入電腦、滑動頁面等。
在The Eye Tribe產品展示影片中可看見眼球追蹤應用實例,例如,彈奏樂器時,透過眼球移動便可自動滑動樂譜或文字,也可隨時暫停撥放影片。該技術同樣也適用於車載系統。
Google今年也收購眼球追蹤公司
The Eye Tribe在2011年成立,當時4名創辦人都還是就讀於哥本哈根IT大學的4名學生,其目標為透過眼球追蹤技術簡化和提升使用者體驗,在被Oculus收購前便已成功融資530萬美元(約新台幣1.7億元)。
近來幾間主要的VR廠商(包含Facebook、Google、HTC和Sony)都在尋求更好的互動模式, 顯然Oculus不是唯一想將眼球追蹤技術用於VR的公司。Google在10月收購另一家眼球追蹤技術新創Eyefluence,傳出可能將虛擬實境整合至旗下媒體服務,如YouTube、Google Play等。
資料來源:TechCrunch、Upload、VentureB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