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不必是超級英雄!
創業者不必是超級英雄!
2017.01.10 | 創業

哈佛商學院教授蒙哥馬利(Cynthia Montgomery)的名著《策略者》(The Strategist:Be The Leader Your Business Needs)中提出,許多商業書籍甚至投資人都期待甚至誤導,偉大公司的創業者或執行長就該是個大膽有為、充滿冒險精神、有信心帶領公司走入新領域的策略家與管理者,如同電影裡的超級英雄。

期待成為英雄通常也是創業者自己的夢想,如果不是想突破平凡,就無須冒著失敗的危險出來創業。創業家必須要設定公司的策略,當然成為一個優秀的戰略者也的確需要具備信心。但信心有時也會膨脹成過度自信,在看過許多成功企業者面臨嚴峻環境下仍能轉敗為勝,便很容易轉換成為自己的勇氣,誤認為只要自己夠努力,認為自己的團隊只要透過良好的管理與大膽的願景,沒有達不到的目標。蒙哥馬力將這種積極的樂觀稱為「超級經理人的神話」,或者說是,「超級英雄神話」。

她舉了美國水龍頭製造商馬斯科(Masco)的例子,馬斯科公司在水龍頭產品的創新優勢讓他主導了當時美國衛浴設備產業,連續29年維持盈利增長後,1986年執行長馬努吉安(Richard Manoogian)決定做出更有膽識的攻擊策略,進軍混亂無比的傢俱製造業。他的策略中,在傢俱製造業裡沒有龍頭老大,馬斯科長年在衛浴設備的龍頭地位,對於也是居家設施的傢俱業肯定能揮軍成功。想成為偉大的企業必須冒險,而擴張產業,捨我其誰?

蒙哥馬利指出,在哈佛大學這個為世界頂尖優秀的企業家開出的領導課程中提出這個案例,在說明了傢俱製造業的狀態後,她詢問這些頂尖的經營者是否馬斯科應該揮軍傢俱製造業?竟然一面倒的都認為當然要。似乎做個決策者,哪裡有挑戰就代表那裡有大收穫。比起產業的困難他們更重視該產業是否已經有強大的行業領導者?沒有,那還等什麼?

但結果大大的挫敗這些頂尖的企業家,案例顯示在經過大力併購、擴張產業規模、建立通路,總計投入了20億美元的努力下,馬斯科還是在三年後宣布退出傢俱業,估計虧損了6.5億美元。逼使被視為30年來在衛浴產業最優秀的執行長馬努吉安低頭認錯,承認未曾思考傢俱業行業環境問題而造成大錯。蒙哥馬利更進一步發現,事實上從1946年的曼格(Mangel)公司開始,超過12家公司在不同的年代都曾經嘗試著要在傢俱製造業成為龍頭,但幾乎慘敗,而馬斯科只是另外一個滑鐵盧的公司。

超級英雄,是你公司需要的策略制定者嗎?蒙哥馬利問著哈佛策略課的學員們。

很不幸的,創業者的超級英雄神話確實存在,而且為數不少。我接觸的創業者中就看到不少勇氣可嘉但卻螳螂擋車的案例。

2014年有位台灣創業者透過朋友找上我,討論投資的可能性。這位創業家令人一見就喜歡,長相俊帥熱情有活力。正當三十壯年有國外留學經驗並已經在中國工作將近十年,可謂學經歷俱佳。他告知在當前App的洪流吸引了他,讓他也投身了App創業一年,而且決定戰場設在競爭激烈的中國。

做什麼呢?我問。

交友App。

這個答案讓我倒抽一口氣。為什麼是交友App呢?

因為目前中國的交友App做得還不夠好,沒有辦法把想因為興趣純交友的功能做到極致,而我的團隊可以做到。中國這麼多網友,我們有信心只要把App做好一定有分眾市場!

我們的台灣帥哥說得很嚴肅,一點也不開玩笑。但他說得越正式,我就越害怕。

你知道中國的交友網站乃至App多如牛毛?陌陌、同城、遇見、百合,每個都是幾億幾千萬的重量級對手?我還是想勸告。

他們雖然大,但有很多使用上的缺失。你看,這是陌陌的問題,遇見也是……我們認為純交友一定有市場,我們的團隊非常有信心。台灣團隊比大陸強的就是在使用介面上更友善。戰爭雖然嚴峻但是純交友這塊市場還沒有人占領,我們有把握在這裡成為龍頭……

多像蒙哥馬利書上描寫的超級英雄啊。以寡擊眾,雖然在劣勢中還是積極尋找定位,做出攻擊型的策略。而且帶領團隊永不服輸。

積極很好,這是創業者必須的基因。但戰略與領導的意義不是只有積極與自信,除了你的團隊組建創造出核心競爭力以外,你還必須知道你要進入的行業的競爭因素。比如說,這個行業現有者的競爭關係,你跟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你客戶跟你的議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造成的壓力,產業替代品是否出現……這些都造成你會不會在這個產業出人頭地的重要力量。

我問他,微信的擴張預估將會將所有正常的交友社群一網打盡,而這個產業替代品根本把原先的交友App趕盡殺絕。他對我越來越嚴肅的問題越來越難以回答,從他黯淡的眼神看來,我知道他已經知道這個市場遠非當時所想的那麼樂觀,可惜已經籌資投入了500萬人民幣,回頭太難。

當然我並沒有投資這個團隊。但基於關心還是保持聯繫,而他所帶領的團隊也確實如期的讓這個交友App問市。但結局果然如同猜測一般,在經歷三個月的努力發聲中還是敵不過中國網路紅海的滔天巨浪,很快便悄無聲息。後來團隊改組改做其他項目。這個交友App靜靜沉入,彷彿不曾留下痕跡。

我堅信所有創業者都是勇敢的鬥士。但期待自己是勇氣十足的超級英雄並不能讓自己掌握市場。
建言有三個:

  1. 你要很清楚知道你所在的產業存在著哪些影響競爭的力量,研究並找到你的對應之道,才能叫做策略。

  2. 等你弄明白你的對應策略可以在產業找到安身的方法,並且執行成功,才能叫做定位。

  3. 還有不管你在產業的位置多領先,都不要低估產業環境的變化,寧願謙卑,別妄想自己是公司或產業的超級英雄,才有資格說自己是戰略家。

這些建言,並非我的創建。

而是書本案例與實務的投資中,教導我的無上智慧!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800至1000字,兩天內會回覆是否採用,文章會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兼顧創新與客戶需求,蔡司半導體以微影跟數位雙引擎助半導體客戶成長卓越
兼顧創新與客戶需求,蔡司半導體以微影跟數位雙引擎助半導體客戶成長卓越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蔡司半導體製造科技(ZEISS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ZEISS SMT)一向低調但卻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花費30餘年時間投入研發,與全球最大的晶片微影設備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合作推進極紫外光微影(EUV)技術,協助台積電等客戶將電路微縮至奈米甚至埃米級的精細尺度,打造更小、更快、更省電的晶片,靈活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

從EUV微影光學系統開始,ZEISS以光罩檢測與驗證、先進封裝與失效分析完善服務

「目前最令人振奮的進展是高數值孔徑EUV(High-NA-EUV)技術。」蔡司半導體技術長暨產品策略負責人Thomas Stammler博士表示,這項技術將幫助晶圓製造商邁向2奈米甚至埃米級製程,更好滿足人工智慧(AI)晶片等高效能應用需求。

蔡司半導體提供的服務不僅止於微影光學領域,隨著製程複雜度提升,蔡司因應客戶需求將產品服務範疇逐步擴展到光罩檢測、製程控制,以及先進封裝與失效分析等跨領域解決方案,協助半導體客戶創新與持續產業變革。

ZEISS SMT
蔡司半導體技術長暨產品策略負責人Thomas Stammler博士分享蔡司半導體的最新產品技術進程。
圖/ ZEISS SMT

例如,蔡司半導體推出光罩檢測與驗證系統–AIMS® EUV–協助晶圓製造廠模擬EUV設備的真實運作條件,判斷光罩上有那些關鍵缺陷,缺陷修復後還可以協助驗證是否有修復成功,確保光罩品質,進而保障良率與降低生產成本。

隨著先進製程逼近物理極限,產業轉向先進封裝尋找新突破:無論是以3DIC進行堆疊、還是以Chiplet進行模組化設計,都讓晶片可以在效能與能耗之間找到新平衡。蔡司看準這波趨勢,不僅提供異質整合相關設備,更將其在醫療影像、顯微鏡等領域累積的技術力,延伸到半導體檢測,讓解決方案更具差異化,也能快速回應市場變化。

化180年經驗為創新基礎,以數位化驅動持續創新

蔡司半導體為什麼能成為艾司摩爾EUV與High-NA-EUV微影設備的光學系統獨家供應商?答案來自近180年的技術底蘊與持續創新的企業文化。

「近180年的累積,讓我們能挑戰極端工藝,例如打造原子級平整度的EUV鏡面。」Thomas Stammler進一步解釋,蔡司半導體不僅傳承傳統光學工藝,也擅於跨域創新,將演算法應用於光學設計、利用AI提升檢測精度,並透過數據串聯製程控制。

事實上,蔡司半導體早在許多年前就將數位化與人工智慧技術融入研發設計、生產製造與產品服務等環節,持續優化核心競爭力。舉例來說,為了讓EUV設備鏡面達到原子等級的平整度,蔡司半導體在設計階段便透過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模擬、修正與驗證,確保鏡面平整度符合預期;此外,也將人工智慧與數位化科技應用在光罩檢測、修復、量測,確保產品功能有利於客戶發現與修復缺陷、進而提升良率等。

以客戶需求為核心,鏈結供應鏈資源與力量成就共好

「我們的數位化應用不僅是單純的優化產品,而是支持客戶共同研發,解決真正的營運痛點。」Thomas Stammler進一步指出,台灣半導體客戶具備技術領先地位,需要在地團隊與客戶進行定期且密切的互動溝通以確保創新模式與客戶需求一致。「我們有很多前瞻技術測試與驗證都是從台灣開始,這也是我們會持續加碼台灣投資的原因之一。」

台灣蔡司半導體總經理范雅亮面帶微笑地解釋:「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具關鍵地位,台灣團隊的角色不僅僅是銷售與售服,更參與研發與應用工程,鏈結全球資源,快速回應客戶問題,同時,確保技術解決方案與客戶需求一致。」

ZEISS SMT
台灣蔡司半導體總經理范雅亮表示,蔡司半導體的全球在地組織架構讓團隊成員可以快速回應客戶與市場需求。
圖/ ZEISS SMT

這份承諾,不僅是技術合作,亦體現在人才培育。為了讓在地團隊與德國總部保持同步,蔡司半導體建立跨國人才交流機制:不只是派台灣工程師到德國進行長期訓練,也讓德國專家定期來台灣與團隊共事,形成雙向交流的人才循環。「透過雙向交流模式,台灣工程師能第一時間掌握最新技術脈動,同時把在地客戶需求回饋給德國研發團隊,加速解決方案的落地。」范雅亮如是說道。

為了向台灣半導體產業生態圈傳遞:蔡司半導體全面布局「前段製程到後段封裝」並提供相應產品服務,於SEMICON Taiwan 2025國際半導體展期間,以論壇跟專家座談等多元形式與台灣生態圈互動,以全球資源、在地合作的方式,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生態圈一同前行。

展望未來,蔡司半導體不僅會持續投入技術創新,也會從各個面向深化與台灣的連結,協助客戶持續突破極限,邁向卓越成長。

更多資訊歡迎官網了解:蔡司半導體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